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旅行|到上海一定要慢慢逛,這裡有幾條絕佳線路

旅行|到上海一定要慢慢逛,這裡有幾條絕佳線路

題圖來源:Yestone.com 版權圖片庫

上海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知友

作為上海人,一直覺得「別去外灘」這樣的說法更偏向一種地域優越感,因為反正小時候去了不要去了,因為現在都是遊客了,所以才說不好玩,不要去。

如果對歷史建築感興趣,不去外灘簡直不可能。

如果實在嫌人多,也可以在對岸浦東的濱江大道隔江眺望一下。

記得數年前有個下午我和好友一起趴在那裡看外灘——當年隔壁中國銀行大樓想要造得比和平飯店高,最後硬是被改了圖紙,低它一頭,還宋子文奠基來,有什麼用,猶太人就是厲害;浦發銀行小時候還是市政府大樓呢,從滙豐銀行手裡搶來的,後來外灘重新規劃,市政府要搬走,滙豐想把樓要回來還不行,最後高價出給浦發;友邦保險以前是字林西報社哎,出版時間最長的英文報紙了,也是停刊以後大樓被接管,嘖嘖嘖;盛宣懷這麼厲害,通商銀行還不是變成了飯店……

總之就是一人一句或八卦或感嘆,仲有江面上輪船嗚嗚,簡直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這些建築,配合其歷史,真的值得看。何況現在基本上不是銀行就是酒店商鋪,穿著稍微得體一點基本上通行無礙,還可以挑一家吃個飯,雖然在那個位置基本上就不用考慮性價比了……

城隍廟也有它的妙處。

閨蜜非上海人,婚前父母來滬,被婚慶噱得去城隍廟逛了一圈,抱回來各種傳說中的物件。這些很市井的小玩意兒大概除了城隍廟其他地方還真找不到,甚至還有馬桶!馬桶!買回家當小凳子坐大概也別有一番風情……

如果不怕人多嘈雜,可以隨時打了雞血一樣對各種小販商鋪充滿好奇心,去逛一圈感受下煙火氣十足又有點戲劇化的老城廂未嘗不可。至於小籠饅頭……南翔饅頭店肯定是排隊排到世界盡頭,二樓貴价堂吃或者去綠波廊也是個選擇。

雖然上海人肯定會哀嘆現在最正宗的南翔小籠只有去嘉定古漪園啦,可是那麼遠,何必呢。

反正我覺得,既然是第一次來上海,那些久仰大名的地方,固然可能會有各種失望,但是想去就去好了,反正很近又很方便,如果第一眼就沒對上,轉身走人也不耽誤。

另外看到有人推五角場,補充介紹下,五角場是當年國民黨定下的上海市中心,所以那裡的路名都是政 x 路、國 x 路、民 x 路……後來改掉了很多,但還是有所保留,非常有意思。

當年的市政府大廈在體育學院里,市圖書館在同濟中學,市博物館在長海醫院,另外還有肺科醫院裡的葉家花園(但因為是肺科醫院以至於我始終沒敢去……lz 可以戴個 N95 口罩進入……),有興趣的話可以走一遍。

各種保護建築優秀建築里個人最愛的是上海作協(俗稱愛神花園),從樓體陽台到花園雕塑都美,但是讓不讓進看運氣,地址是巨鹿路 675 號。另外上海最適合散步的區域如下圖:


差不多是建國路以北,襄陽路以西,華山路以東,巨鹿路和華山路以南這一塊。

如果要去近郊,推薦有當年遠東第一教堂的佘山——雖然教堂也已經是 80 年代大修後的了。


知友|聞佳

基本同意 @毛十八 的答案。據此補充幾句。

首先我覺得到上海,就是要閑逛的。在不同風格的街區閑逛,沒事坐下來喝點東西,吃頓飯,路邊各種有趣的設計師店與生活方式店,梧桐樹的影子映在玻璃木門上,推門一進一出才是上海。

住在外灘,就抽點時間轉轉周圍。這一帶整飭一新的老建築除了外灘第一排,還有整條圓明園路。

和平飯店和華爾道夫現在內部修得挺好,去逛逛也成。

有人推薦了浙江中路,其實四川中路也差不多,沿線都是未經整飭、照常生活的老房子。適合住在外灘的人早晚瞎轉。對藝術感興趣的話,外灘美術館也是不錯的一站。

對建築有興趣,可以去找鄔達克與上海建築的書,這類書都有照片和地圖。鄔達克之於上海,就像高第之於巴塞羅那。他在上海留下了許多好房子,都座落在現在上海或最繁華或最風雅的地帶,轉一圈,也就是在上海閑逛之意了。

毛十八給的西區步行區域不錯。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安福路 - 復興中路 - 永福路 - 武康路 - 湖南路 - 餘慶路這一區。

烏魯木齊路上有各種面向外國人的雜貨店,香料香檳一應俱全,有位開店的湖南阿姨(不知道籍貫有沒有記錯)人稱 Lady Avocado,名氣大得很。

另外紹興路 - 襄陽路 - 汾陽路 - 東平路 - 衡山路一帶也很好閑逛。

設計師店鋪和有趣的茶店酒吧比較密集的推薦富民路。

這裡自從上了 lonely planet 以後店鋪開得更多了。沿富民路至新樂路、東湖路也是很好的閑逛地帶。

外灘、鄔達克路線和西區沿線的各種餐廳咖啡店麵包店就不介紹了,體量太大。

拿麵包店來說,好麵粉好黃油無添加伺候的歐式麵包,上海在國內城市裡肯定算多了。對遊客來說,很多地方整體素質都還不錯。看著順眼坐下來,都能找到拍照發朋友圈的點。


上海有哪些冷門且特色的老弄堂?

知友|黃振

推薦一條線路,從復興西路開始到餘慶路。(附上手繪地圖)

途中紅色標記的是梧桐樹路,一到秋天的時候街道兩旁都會落滿梧桐葉,而且這條線路在淮海中路附近的小馬路,周邊有很多歷史名建築和小眾情調的餐廳和民宿店。


從復興西路開始走:

復興西路 24 號 麥琪公寓
復興西路 34 號 會樂精舍(衛樂公寓)
復興西路 44 弄 玫瑰別墅
復興西路 62 號 修道院公寓(湖南街道辦事處)

西班牙式建築,並不是因為是修道院,只是因為取名為:The Cloister(譯為修道院)

復興西路 193 號 3 號樓 上海市房地產科學研究所

英式花園住宅,紅色雙坡屋頂,黃色拉毛牆面。

復興西路 293 復興西里

走進武康路:

武康路 40 弄民國總理的官邸(唐紹儀舊居,門牌號為 1 號,裡面走進去是一個弄堂)

建於 1932 年,弄堂屬於西班牙風格的獨立式花園住宅。原由董大酉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建成時為比利時與法國商人合資組建的義品銀行產業。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曾在此居住。

武康路 99 號正廣和老屋

劉靖基舊居,位於武康路和復興西路路口,建於 1928 年,英國鄉村別墅式花園住宅。原為英商正廣和洋行大班住宅。同宋子文沆瀣一氣的唐海安一度居住在此。

武康路 113 號巴金故居

這座小樓始建於 1923 年,曾為蘇聯商務代表處,從 1955 年起,巴金和女兒李小林一家就住在這幢三層小洋樓里,巴金在此樓居住了 40 多年,並寫下了《隨想錄》。目前巴金的後裔還居住在這個屋子裡,故居是開放的。

武康路 115 號密丹公寓

建於 1931 年,裝飾藝術派風格的公寓住宅,法商賚安洋行設計。民國時期為義品放款銀行使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1921-2007)曾居住於此。

武康路 117 弄 1 號周作民舊居

建於 1943 年,中西式混合風格花園住宅,著名建築師範能力設計。原為金城銀行總經理周作民(1881—1955)舊居。

武康路 117 弄 2 號李及蘭舊居

建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西班牙風格花園住宅。原為國民政府軍事參謀部參謀次長李及蘭(1904—1957)舊居,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原上海市市長曹荻秋曾居住於此。

武康路 240 號開普敦公寓

湖南別墅的對面,湖南路武康路交叉口,是當年的英國公和洋行設立在上海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當代的滙豐銀行上海分行、海關大樓、渣打銀行等建築,都是公和洋行建築設計事務所的作品,簡練動感的造型、清秀流暢的線條。

武康路 274 號鄭洞國舊居

建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晚期,現代派建築,局部帶有裝飾藝術派特徵。

1950 至 1952 年,抗日名將、原全國政協常委鄭洞國(1903—1991)曾居住於此。

武康路 390 號原義大利領事官宅

平緩四坡瓦頂一層東、西,南三面均有敞廊,兩邊設弧形環抱台階,檐頂為盔形山牆,設落地窗和陽台,這樣的地中海式建築風格在上海已經瀕臨絕種。地中海風格主要指模仿希臘、義大利、法國南部等地區風格而建的洋房。

武康路 393 號黃興故居

前期部分建於 1912 年,新古典主義建築樣式。後續部分建於 1933 年,裝飾藝術派風格。1912 至 1916 年,近代民主革命家黃興(1874—1916)曾居住於此。

黃興過世之後,「黃公館」幾經易主,1932 年蔡元培、吳稚暉等在此創辦上海國際圖書館,它是日內瓦中國國際圖書館的分館,也是中國第一家國際專業圖書館,1937 年遷往北京。這裡還曾是上海電影廠的辦公樓。

武康路 395 號北平研究院舊址

建於 1926 年,巴洛克風格花園住宅。由李石曾創辦的、在中國近現代文化、教育和科學領域發揮過重要作用的北平研究院鐳學所、藥學所、世界社和世界中小學等曾在此辦公。

武康路 858 號東美特公寓(武康大廈)

這座公寓由法商萬國儲蓄會於 1924 年投資建造,請匈牙利設計師鄔達克設計。這是一座典型的法國文藝復興建築式樣的大樓,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築。

武康大樓猶如等待起航的巨輪般,以前曾叫諾曼底公寓。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早期作品。著名電影藝術家鄭君里、趙丹、秦怡、孫道臨等曾居住於此。(目前世界上僅存 2 個,現在也還是公寓,可以走進去看看,門口需要門卡,可以讓住在裡面的阿姨和叔叔幫忙開門)。

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於 1948 年冬遷居於此,房間里陳列著國內外友人贈送的石刻擺件和風景油畫,牆上則掛著孫中山和一些她與中外名人的合影。

因為武康路以前是福開森路,屬於法租界的領地,在這條路上漫步著許多法式、西班牙式及其他歐洲式的建築,多以住宅為主,現在大部分住宅都以博物館陳列館的形式慢慢開放,有些也改成了旅舍或者餐廳,可以慢慢去探索。(我是去年秋天的時候去的,看到挺多建築在內部裝修。)

我比較推薦秋天去,可以看落葉。

題外話:關於餘慶路,大部分遊客覺得餘慶路並沒有什麼特別,甚至還有些冷清,只是把餘慶路作為過渡到衡山路的一條小馬路而已,但是作為老上海人老法師,要告訴你,餘慶路一定要去一下嘍,因為餘慶路兩邊可是上海市委各部級的保留住宅區,所以你會看到沿線兩邊的住宅區都有鐵絲電網和警衛巡邏,推薦的是餘慶食堂,在淮海中路進入餘慶路的方向,一直走,你會在下個路口看到一個很不起眼的建築,門口沒有標誌,裡面就是像食堂一樣的,憑券購買,傳說是特供的,東西並不便宜但是憑券購買也就無所謂了,東西的質量比外面賣的稍微好點。

如果沒有券的童鞋,我的建議是可以在食堂門口看看有沒有拿券的阿姨或者叔叔之類的,和他們求求情,看看他們能不能賣點券給你。(po 主沒試過,但 po 主表示裡面的東西味道和質量確實和外面不太一樣。)

前方高能!

由於之前在忙工作,很久沒有更新,非常抱歉,為了表達歉意,這次還整理出了,我很早以前徒步(有些是自行車啦)的一些線路圖和攻略給大家參考~

中山公園 - 愚園路 - 江蘇路 - 華山路 - 徐家匯:

預計耗時:1-1.5 小時

亮點:愚園路

理由:典型的上海馬路,兩側都是幽深的弄堂和小樓,而路邊的梧桐都是生長了半個多世紀的。

推薦:汪公館(愚園路路 136 弄 31 號)現為長寧區少年宮

徐家匯 - 衡山路 - 淮海路:

預計耗時:1 小時

亮點:衡山路

理由:白天的衡山路其貌不揚,甚至有些安謐,但是生長在上海的同志們一定知道,晚上的衡山路可是非常熱鬧的說,上海最早的酒吧一條街,各種露天的 bar 和巷子里的 lounge,是夜生活的去處之一。早上去的話也有風味,各式建築和梧桐,精品店和特色餐廳星羅密布,每條延伸的小馬路都是上海市委各級的保留住宅區。

推薦:香樟花園(衡山路 2 號甲)、衡山電影院

延安西路 - 新華路 - 淮海路 - 華山路 - 徐家匯:
預計耗時:1.5 小時

亮點:新華路

理由:新華路的建築主要是以外立面的雕塑裝飾而聞名的,路上有上海民族樂團等,還有很多小資情調的特色店,比如只賣各式啤酒的阿姨啤酒店(在上海小眾比較有名,裡面的啤酒品種很齊全,而且價格蠻有趣的,有的賣的比外面便利店的便宜有的卻賣的比外五星酒店裡面貴。)

推薦:新華路 329 弄 32 號乙,前瑞典公使館(由鄔達克設計)

徐家匯 - 建國西路 - 建國中路 - 建國東路 - 西藏南路:

預計耗時:2 小時

亮點:建國路

理由:這條路太經典了,沿線全部都是租界風情,各式老建築,都可以做一個都市旅遊地圖攻略了,一天都玩不夠,滿滿都是故事。

推薦:其實推薦得有太多了,但是又不知道該推薦哪個,都各有千秋吧,po 主假裝文藝推薦一家書店吧,漢源書店(紹興路 27 號),屋主是爾東強先生(文青大概都知道吧,上海攝影藝術家),非常有特色的老上海書店,旁邊有紹興公館,風情和風景挺好,不過菜真的不太好吃。

Btw:其實這條路大家走到建國東路就會看到田子坊,然後對面就是日月光啦。

淮海中路 - 汾陽路 - 東平路 - 烏魯木齊路:

預計耗時:45 分鐘

亮點:東平路、汾陽路

理由:東平路不多說啦,看過《大城小事》的一定會問這個不就是在東平路拍的嘛~「最佳上海風光片」,東平路雖短,但是完全可以看成上老上海的一段縮影。汾陽路原為畢勛路,街道兩旁全是遮天的法國梧桐樹,汾陽路之於上海,就如同維也納之於歐洲,曾是上海的音樂之路,彙集了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等,街道兩旁琴行和樂器行並列排開,路上行人或提琴,或背琴,是假裝文藝青年的好地方~

推薦:汾陽路 79 號,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
汾陽路 150 號,原是司比爾門的私家花園後為白崇禧的官邸,現為德國寶萊納餐廳
東平路 8 號,蔣介石故居愛廬,法式花園住宅,是結婚時,宋子文為宋美齡準備的嫁妝
東平路 1 號,1931 年建,德式花園別墅,原為席德懿私宅,後為上海音樂學院附中,現為席家花園酒家
東平路 11 號,1921 年建,宋子文私宅(另一處在岳陽路 145 號),孟莎式坡頂住宅,法式建築,有大露太和花園。現為「Sasha"s」酒吧,《大城小事》的取景地。

海倫路 - 溧陽路 - 四川北路 - 多倫路 - 山陰路:

預計耗時:1 小時

亮點:多倫路

理由:虹口區原是上海的公共租界,也有許多文人墨客居住於此,當然還有猶太人~

推薦:地鐵 4 號線海倫路出站,一路慢慢走,並沒有特別濃郁的租界風情,更多的是上海市井的生活。


回復「旅行」可查看「日報·旅行合輯」
「閱讀原文」
下載「知乎日報 App」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影視|異空間怪物、人體寄生、冷戰競賽、超能力少女,啥都有
心理|分清「不開心」和「可能有問題的抑鬱」,不要嚇唬自己
機場安檢要過 X 射線?即使不說輻射也很難讓人放心
為什麼經濟學家不喜歡黑色的天鵝?
小事|西天取經的背後是一場爭奪銀河系霸權的陰謀

TAG:知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去旅行,一定要跟這樣的人一起
去旅行,一定要跟這樣的人一起。
青海湖是一個很天然原生態美的地方,旅行這一條路要用一輩子去走
一生一定要有一次這樣的旅行!
旅行路上,你需要這樣的歌單
這個夏天去旅行,你一定要知道這些
又是一年秋好處,這些旅行地一生能有幾回遊!
旅行路上,你需要這樣的歌單,去填補你在路上的枯燥!
為什麼去倫敦旅行一定要低頭走路?這便是答案!
女生去藏線旅行為什麼一定要帶上雨傘和裙子,沒想到是這樣的!
一件襯衣的變形記,無論旅行還是上班,這是我見過最好看的穿搭
十一假期出去浪,這些超級實用的旅行好物一定要帶上!
到義大利旅行,請一定不要錯過這些地方
出門旅行,別再穿連衣裙,現在流行穿襯衫,走到哪美到哪
攻略:這個暑假去雲南旅行,你一定不要錯過這8個地方!上
盤點世界上五大「鬼城」,沒有人敢到這裡旅行定居,有一個在中國
這些沒去過別說你愛旅行的世界奇觀,真的一輩子一定要去一次
女人這輩子,一定要有一次這樣的旅行
女人這輩子,一定要有一次這樣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