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處暑時節遵農諺,節令水果可治病

處暑時節遵農諺,節令水果可治病

處暑時節遵農諺,節令水果可治病


黎崇裕 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劉志龍名醫工作室


農諺一:處暑石榴正開口,秋分菱角舞刀槍


處暑時節遵農諺,節令水果可治病



石榴乃是處暑時節的節令水果,據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榴受少陽之氣,而榮於四月,盛於五月,實於盛夏,熟於深秋。丹花赤實,其味甘酸,其氣溫澀,具木火之象。故多食損肺、齒而生痰涎。酸者則兼收斂之氣,故入斷下、崩中之葯。或雲∶白榴皮治白痢,紅榴皮治紅痢,亦通。」因石榴酸能生津,故而具有生津液、止煩渴之用。因此秋季常出現咽喉乾燥、煩渴不休、津液不足者可多食用,另外乾燥綜合征、糖尿病患者亦可常食之,而石榴的溫澀之性又可用於治療腹瀉、痢疾、崩漏、經期延長等症,因而此類患者亦可多食。


另外石榴子多,有多子多福之意,因此不孕不育或孕婦亦可經常食用。但時珍有雲「多食損肺、齒而生痰涎」,這是因為石榴中果酸含量很高,吃多了對牙齒和腸胃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因而處暑時節的石榴雖好,但不可貪食,一天最多半個或一個石榴足矣。

農諺二:處暑的核桃白露棗,霜降的柿子紅山坡



處暑時節遵農諺,節令水果可治病



核桃的養生功效,現在大家基本是耳熟能詳,核桃又被稱之為胡桃,羌桃,它與扁桃、腰果、榛子並稱為世界著名的「四大幹果」。核桃仁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每百克含蛋白質15~20克,脂肪較多,並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以及胡蘿蔔素、核黃素等多種維生素。


《本草便讀》云:「胡桃,產胡地。其形如桃,外有肉,胡桃乃其核也,故一名核桃。味甘性溫,入腎與命門,能溫補下焦,攝納元氣。其質潤,其皮澀,故能潤肺腎,澤肌黑髮,治虛寒喘嗽久不愈者,與補藥相併服之。性能制銅,胡桃與銅錢同食即成碎粉,凡誤吞銅物者多食自化。又食酸齒齼者。細嚼胡桃即解,此又物理之不可測者也。」因核桃入腎和命門,又形似我們人類的大腦,而且具有潤肺腎的作用,因此民間常說核桃有補腦之功,其實核桃除了上述功效外,還可以治療心腹疼痛、腎結石、夜尿頻繁、小便無力、皮膚瘡癬等,因而具有上述癥狀或年老體弱之人、經常用腦之人在處暑時節可以多食用核桃,作為滋補調養之品。

農諺三:處暑見紅棗,秋分打凈了



處暑時節遵農諺,節令水果可治病



處暑時節,新鮮的棗大量上市,此時是食用紅棗的最佳時節,《本草匯言》:「沈氏曰,此葯得天地沖和之氣,甘潤膏凝,善補陰陽、氣血、津液、脈絡、筋骨、骨髓,一切虛損,無不宣之。如方龍潭治驚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守,或中氣不和,飲食無味,四體懶重,肌肉贏瘦,此屬心脾二臟元神虧損之證,必用大棗治之。」


因而具有面色萎黃、月經量少、心慌心悸、睡眠不安等症者此時都可以多食用紅棗,紅棗是一味葯食兩用之品。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家小兒體瘦,此時亦可多給小兒食用之。當然紅棗雖好,多食亦不可過量,一日三顆棗足矣。

農諺四:處暑葡萄白露菜,不到秋分不種麥



處暑時節遵農諺,節令水果可治病



葡萄同樣是很好的時令水果,具有「水果之神」的稱號。《本草綱目》云:「葡萄,其圓者名草龍殊,長者名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看名紫葡萄。《漢書》言張騫使西域還,始得此種,而《神農本草》已有葡萄,則漢前隴西舊有,但未入關耳」。由此可見葡萄的藥用其實早在神農本草經時代即已開始。

現代認為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腎經。具有補氣血、強筋骨、利小便的功效。主治氣血虛弱、肺虛咳嗽、心悸盜汗、煩渴、風濕痹痛、淋病、水腫、痘疹不透等,《本草經百種錄》云:「此以形為治,葡萄屈曲蔓延,冬卷春舒,與筋相似,故能補益筋骨。其實甘美,得土之正味,故又能滋養肌肉。肝主筋,脾主肉,乃肝脾交補之葯也。」因此在處暑時節食用正當時,通過葡萄滋潤作用,可對抗秋老虎的燥熱、耗氣傷陰之性。



處暑時節遵農諺,節令水果可治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客 的精彩文章:

感冒經方常用證型和代表方三
補中益氣湯治舌頭髮澀案
炎熱的夏季來個冬季養生三勿
客家人的客家養生三字經
端午養生之葯食兩用話粽子

TAG:中醫客 |

您可能感興趣

二十四節氣農諺之白露
經常比天氣預報還準的氣候農諺都是誰發明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