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方法可以知道一顆行星是否有外星生命
一顆行星的可居住性,不僅僅是要看它位於適居帶的地方,一項新研究暗示,行星的內部溫度也扮演著大角色。
適居帶
估算一顆行星的可居住性,主要是依賴科學家所謂的" 適居帶(Goldilocks zone) 「。這個適居帶指出行星就位在離太陽適當的距離,因此能夠支持生命。想像從經典神話故事的金髮女孩來拜訪我們太陽系,而不是三隻熊(行星是比吃粥更加有趣)。金星太熱,火星太冷,而地球呢?地球剛剛好。
但一項新研究顯示,一顆行星支持生命的能力,可能實際上是在這個世界形成時,由它內部的溫度經由地幔對流(mantle convection)所決定的。地幔對流是由於加熱和冷卻所造成的地面下岩石漂移的過程,一顆行星可能一開始很極端,但最終會成為更穩定的溫度。而這個,結合它位於適居帶,將決定它會如何適合居住。
可居住性
研究作者暨耶魯大學地質學與地球物理學教授Jun Korenaga說:「如果你把地球過去數十億年演化的所有科學數據聚集起來,然後試著了解,你最後會了解地幔對流對於內部溫度是相當不重要的。」
Korenaga斷定在地球找到的關鍵成分,像是海洋和大陸,是不會存在的,如果地球不是在適當的溫度。當行星開始形成時,最初的溫度影響它的適居性,超過一旦行星形成時它自我調節溫度的能力。因此基本上,地球位在太陽系適當的地點是不夠的。地球是夠幸運的,當它在45億年前形成時,也有適當的內部溫度。
如果korenaga的計算證明是正確的,它意味著科學家所發現位於適居帶的一大堆系外行星,可能不是原先所想的適合居住。這也暗示著,當我們持續找到可能適合居住的行星,要找到在這些行星上的生命可能更加困難。

TAG:趣味說 |
※外星人並非是碳基生命也不生活在類地行星,人類尋找方向一開始就錯了
※火星——鄰居行星孕育這外星生命很有希望!到底是真是假?
※話說,這顆系外行星的「心」與地球幾乎一模一樣,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這種恆星很小,但它的行星系中卻可能存在生命
※肉眼能看到系外行星?用這個方法就可以!
※一個跟我們一樣擁有小行星帶的恆星
※人類有三種方法預防小行星撞地球,但最好的一種讓社會倒退幾十年
※這個行星上沒有生命,但它卻暗示著一種令人激動的巨大可能
※兩顆行星有可能共用同一個公轉軌道嗎?
※行星上生命的起源,也許只是因為一具屍體
※一個背光冥王星的新照片顯示可能是雲在矮行星
※「地球兄弟」這麼多?六顆行星都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它可能是一顆被捕獲的系外行星
※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比鄰星b」才能算是一顆真正的宜居行星?
※這些星座都是「獨行星人」
※如果有一天小行星撞地球 這種生物很可能安然無恙
※比邻星周围的行星可能不止一个
※比鄰星周圍的行星可能不止一個
※它是紅矮星卻擁有行星,是岩石行星也屬於類地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