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僧入獄,寇員外死而復生有何深意?

唐僧入獄,寇員外死而復生有何深意?

文/萌書生



唐僧入獄,寇員外死而復生有何深意?


《西遊記》第九十六回「寇員外喜待高僧,唐長老不貪富貴」與第九十七回「金酬外護遭魔毒,聖顯幽魂救本原」講到了唐僧師徒入獄和寇員外行善齋萬僧卻慘遭強盜殺害,然後到地府任職兩件事。


吳承恩先生非常重視這兩件事,因此用兩回來寫。那麼,這兩件事情重要在哪裡呢?我們分別來看:


唐僧師徒入獄:


原著中,天竺國地靈縣寇員外曾發下宏願,要齋僧萬名,才做圓滿。但地靈縣為小縣,僧人並不多,寇員外離齋僧萬名只差四名。唐僧師徒的到來,恰好圓了他齋供萬僧之數。寇員外見到唐僧師徒喜出望外,聞聽他們的來處後更加高興。唐僧也不負所望,幫寇員外做了圓滿道場。之後,寇老婦人也想齋供唐僧師徒半月,可唐僧取經心切,婉言拒絕。寇員外無可奈何,只好送唐僧師徒上路。由於寇員外家境殷實,堪比王侯。因此,送行時奢華的排場而露富,被縣裡一夥強盜盯上。這伙強盜搶了寇家且殺死了寇員外。寇老婦人難以抑制心中悲痛,謊稱強盜是孫悟空是兄弟,然後報官,官府要緝拿唐僧師徒。

再說唐僧師徒早晨繼續向西行路,正巧碰上打劫寇員外家的強盜。這夥人還想在唐僧師徒身上再劫一把,孫悟空讓唐僧先走,自己留下來對付強盜。他用一個定身法,將三十來個賊全部定住後,叫師父回來,又把賊全捆了起來,讓他們交待自己的罪行。這些賊供認了昨晚打劫寇員外家的事實。唐僧聽了大吃一驚,好在打劫寇員外家得到的金銀服飾都在,便想讓八戒和沙僧將這些東西送回,以此回報寇員外半月齋僧的厚恩。悟空將盜賊鬆了綁,這些人都落草逃生去了。



唐僧入獄,寇員外死而復生有何深意?



這時,緝拿唐僧師徒的官兵來了。豬八戒還以為是逃跑的強盜拿了武器,又來殺他們。孫悟空悄悄對沙僧說,師父的災星又要到了。結果,「贓物」俱在,真盜賊又給放跑了,唐僧師徒有口難辯,於是被捕入獄。


之後,孫悟空想到了唐僧的牢獄之災,原著道:「漸漸天晚,聽得樓頭起鼓,火甲巡更。捱至四更三點,行者見他們都不呻吟,盡皆睡著,他暗想道:師父該有這一夜牢獄之災,老孫不開口折辨,不使法力者,蓋為此耳。如今四更將盡,災將滿矣,我須去打點打點,天明好出牢門。」

孫悟空到了寇員外家,模仿寇員外的聲音嚇唬寇家大小,之後又嚇唬縣裡的官員等等。第二日,唐僧師徒出獄。


八百里之外便是靈山,唐僧即將圓滿,妖魔鬼怪盡除,可為何出現了牢獄之災呢?這一點與禪宗修鍊的「破三關」有關。


「破三關」,三關指的是第一關破本參;第二關破重關;第三關是破牢關。「破本參」指開悟;「破重關」指見性;「破牢關」並非是牢獄之災,而是證道,唯破此關,方能成佛。吳承恩先生此處寫唐僧入獄暗語「破牢關」,有「破牢而出」的意思,也就是說唐僧完全具備成佛的條件了。



唐僧入獄,寇員外死而復生有何深意?


寇員外死而復生:


寇員外慘死之後,地藏王菩薩在地府給他安排了工作,原著道:「行者即別了,徑至翠雲宮,見地藏王菩薩。菩薩與他禮畢,具言前事,菩薩喜道:寇洪陽壽,止該卦數,命終不染床席,棄世而來。我因他齋僧,是個善士,收他做個掌善緣簿子的案長。」


寇員外陽壽已盡,本該命終。假如唐僧師徒不來此處,寇員外也就死了。可寇員外許齋萬僧,專敬佛教。這樣的一位寇員外能死嗎?不能。他若死去,是佛教的一大損失。先不說傳播佛法,就說這「敬佛卻不長壽」一事也很難說得過去。為此,佛教要給寇員外加陽壽。加陽壽一事不是隨便能搞定的,要麼善士自請,要麼仙佛主動出面到地府給他加陽壽。可作為善士,他會自己祈求加陽壽嗎?不會;仙佛出面,這點有違法度,高層不好提,基層不好私自做。為此,唐僧師徒的到來是最好的契機。讓孫悟空借唐僧牢獄一事到地府找菩薩幫寇員外還魂,這樣合情合理,也能繞過法度。畢竟唐僧西天取經是道佛共同策劃的事情,「綠燈」還是要開的。就這樣,寇員外多了十二年的壽命。


唐僧入獄,這是唐僧為凡人的最後一關,看破生死,破牢而生;寇員外死而復生,這是行善積德的結果。誠心向善,仙佛自然會賜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評閱歷史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里的一代明君,一身正氣,仙、佛都敬畏
員工陷害老闆吞家業占老闆娘,《水滸》里的無恥小人

TAG:評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