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遲遲不肯交蘇35:殲20成功後為何態度立馬轉變
軍情
09-07
這些年來,國內各種軍事技術的發展讓我國的軍事實力大大地增強,去年年底,在經過了長達8年的協商之後,俄羅斯終於決定和我過簽訂採購蘇-35的戰鬥協議。這個協議本來是應該在2008年就簽訂的,但為何一直會拖到現在?
在2008年,我國太空服役的戰鬥機還是處於90年代的戰鬥水平,屬於蘇-27型戰鬥機,在升級改造方面的潛力很小,因此,我國就想購買俄羅斯的蘇-35,這是一種比蘇-27更為高端的戰鬥機。但因當時俄羅斯知曉中國迫切需要這種戰鬥機,因此就緊抓住這個不放,在價格和數量上處處設置門檻,有意阻攔中國採購蘇-35。不過,當我國的殲-20戰鬥機開始成功試飛了之後,俄羅斯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表示願意出售蘇-35給中國。
問題是,為什麼中國成功試飛殲-20之後,俄羅斯的態度發生了巨大改變?這主要是因為殲-20在試飛的時候,向外界透露了一項技術,即是等離子隱身技術,這項技術主要是用於戰鬥機的隱身,不過,前蘇聯曾經在1960年就開始研究這種技術,但一直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而我國試飛的殲-20所展現的隱形技術則是可以媲美美國第五代隱形戰機F-22。
殲-20是目前我國的第五代戰鬥機,採用的是雙發動機,單人駕駛,具有良好的隱身性能,同時還具備超音速巡航系統,這兩點可說是這戰鬥機的最大亮點,這也是俄羅斯夢寐以求的。但以俄羅斯目前的情況,在戰鬥機隱身技術方面還是難以獲得好的研究成果。因此,當我國的殲-20成功試飛之後,俄羅斯的蘇-35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它的本身優勢,無論是在戰鬥性能還是在技術實力上,蘇-35都難以和我國的殲-20相比,這也導致了俄羅斯不得不放棄之前的高傲姿態,選擇向中國妥協。


TAG:柏煌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