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錫曬你!我噶大廣州!

錫曬你!我噶大廣州!

詞: 發布會﹜


拙見說


「嚟,飲啖茶,食個包先啦。」

「淡淡定定有錢剩。」


我家隔壁的梁伯和我講過最多的兩句話。在他去世多年之後,每當我因為工作而焦頭爛額的時候,我想起他搖著葵扇的身影,都會提醒著自己該如何生活。


我常常被說成非典型廣州人。廣州人都不太願意離開這個地方。有一次,我的大學同學問我:「為什麼要到北京工作,非得給自己找不自在。」我突然意識到,我給自己找「不自在」很久了,也許,這才是其他廣州人與我最大的分野,他們都嚮往著「嘆世界」。


好吃、舒服,十步之內必有美食,的確「夠曬嘆」。自由、務實、包容,也是外地人普遍對廣州的感受,但這些對於廣州人來講卻如同呼吸空氣一樣自然。這在文化研究當中被稱為「局內人」,由於我們過於熟悉自身的文化環境,反而更容易忽略。

今年6月14日,中科院對外發布了《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顯示廣州的宜居程度名列倒數第二。俗語說,「老不入廣,少不入川」,意思指的是,四川是溫柔之鄉,年輕人在那裡會變得自由散漫,而廣東在古時被稱為南蠻之地,這裡需要力壯的人開疆闢土。粵地是個拼搏進取的地方,老年人就不必再來折騰了。不難理解,正是這樣一個催人奮發的地方,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中,湧現了多少弄潮兒。


為何這樣的一個「不宜居」的地方卻滋養了寬鬆開放的社會氛圍?這裡有新銳的媒體,三大報業集團鼎立而立,社情民意更加暢通;這裡有強勢的方言,粵語的九個聲調悅耳動聽;還有廣州的房價是一線城市裡面最堅挺的。


我們在這個時候把「廣州精神」拎出來,是想重新發現這個城市的魅力,我們的價值認同究竟是什麼?


作為一個從小受港台文化影響的廣州年輕人,我在香港電影電視劇、流行文化里學會粵語的吐字歸音。但到歷史的深處去,我們會發現,廣州是清朝最早從閉關中開放出來的城市,遠離政治中心,和香港一起,最早接受新思潮新制度,敢嘗試敢創新,而且有一種現代商業城市的務實傳統,不會有太多意識形態的東西。


穿著拖鞋和大褲衩,坐地鐵、逛街、買花,路過萬木草堂,遙想起康梁變法之地。百年之前,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政治改良運動,戊戌變法正起源於此。如今的中山大學南校區里,陳寅恪故居依然靜謐,陳寅恪「一生推」的「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一直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在這一個個有著歷史顯影的地方,我似乎找到了我想要的廣州精神的答案。

你所理解的廣州精神是什麼?9月11日拙見+「講呢啲」專場也許能講到你心裡去。我們期待,在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能找到一個「心水」的答案。


今日拙詞: 講呢啲)


本期講者

錫曬你!我噶大廣州!


-勞震宇-


演講題目:以互聯網+思維傳承粵文化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勞震宇不忍本土文化被侵蝕,自己的城市慢慢變得陌生。「一種使命感在背後推著我,去保育本土文化,守護廣州一切有價值的事物」勞震宇說。


「廣府文化的傳承在於『新瓶裝陳釀』」,勞震宇面向新世代,妙用新興媒介。他主導製作微視頻,以簡練、諧趣的方式介紹廣府歷史及文化,倡導尊重文化多元性;他將「深宵鑊氣,談天說地」、「唔該曬」這些廣州人的生活態度及價值變成了一件件潮Tee;「廣古封」上的「掂過碌蔗」、「精到甩尾」搞笑而吉利,他通過二維碼,讓看似簡單的利是封向接受者講述祝福語背後的廣府故事。

不斷嘗試結合新的形式和載體,讓廣府文化在新時代得以保育與傳承,勞震宇從情懷起步,卻不止步於情懷。

錫曬你!我噶大廣州!



-張啟禎-


演講題目:康梁與廣州精神


作為一位工程師,他卻與康有為家族結下不解之緣。祖父張雪峰是康有為的私淑弟子,父親張滄江接替大名鼎鼎的歷史學家顧頡剛,成為康有為女兒康同璧的秘書,大量整理康有為的遺稿。隨後他亦接替父親的工作,一家三代花了先後三十多年時間完成了《康同璧文集》的初稿,有關康有為流亡海外的工作和生活細節也逐漸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整理遺稿的過程枯燥乏味,奔走於圖書館、檔案館,看大量的文獻,豎排版、繁體字、文言文等等,可是張啟楨堅持了大半輩子,矢志不渝,與康有為「朝聞道,夕死可也」的精神一脈相承。張啟楨對康有為與他所處的歷史做一個梳理與還原,更將康有為的 「大廣州」精神留存給世人:包容、冒險、堅持。

錫曬你!我噶大廣州!



-馬志海-


演講題目:我眼中的廣州精神


他是廣州人最喜愛的名嘴,也是廣州街坊中的一分子。電視機里的他,把社會民生、時事新聞都放到了一台脫口秀里。在這裡,沒有插科打諢的俏皮話,更多的是一針見血的冷幽默。「說真話,說人話,說笑話」——他用理性的頭腦、豐富的閱歷開拓著大眾的視野,試圖讓更多電視機前的觀眾擁有獨立思考的機會。


走齣電視,人們看到了另一個「頑童」馬志海。他做的藝術紙雕辦過展覽,組過樂隊開過演唱會,如今的他,還是清遠桃花湖畔一所民宿的「掌柜」。


到了知天命之年,馬志海無所畏懼,把自己拋入一個個新的戰場,在江湖裡繼續闖蕩。

錫曬你!我噶大廣州!



-梁基永-


演講題目:廣州人精神的形成過程


梁基永,廣東文獻研究者、收藏家、書畫家。他自稱「爬格子的文化人」,也是人們所說的「最後的西關少爺」,這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被認為是貶義的稱謂,如今他聽著還蠻得意的。


他出身西關巨賈之家,覺得「西關文化」的精髓在於他們的教養和生活態度,遂而形成的超然世界觀和價值觀。他不但自幼苦練鋼琴,古琴,還師從王貴忱、李曲齋、黎雄才這三位文化界名師,得其真傳。如今他已年過知天命,還會閑來賦詩作畫,風趣至極,巷弄里、騎樓下,都是他書畫里的影子。仍醉心於傳統文化的他,過著如舊時名士一般詩酒唱和的風雅生活。而生活在這座城市四十餘載,對廣東文獻的多年研究,讓他從這座城與在這紮根的人身上看見廣州精神。

錫曬你!我噶大廣州!



-李公明-


演講題目:廣州精神中的公共關懷與道德勇氣


一個地道廣州人,操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廣州美術學院的明星教授。


李公明有一本書,叫做《不對》。他說,「讀書人的基本職責,就是對所有不對的事情說『不對』。」他給大學生的第一堂課是,首先要認識你自己,要意識到你是社會公民,是社會的一份子。任教於廣州大學城,他從最熟悉的教育界出發,他反思整個中國高等教育體制存在的根本性問題,頻頻接受媒體採訪,關注社會時事。


他覺得他身上還有一些古代士人的想法,即身在書齋里,還要有一點天下情懷。這位曾經歷知青生活的大學教授,再一次強調了閱讀的意義,「如果永在書齋不接地氣,民族很難有進步」。


0911「拙見+」


「講呢啲」


2016年9月11日


18:30開始


正佳演藝劇院


廣州精神專場


五位講者


用21分鐘演講傳遞思考


- 長按掃碼購票 -


#都是早鳥票啊優惠到家了#


慢著~











拙見+


嗎嗎嗎


從今天開始


參加過拙見年度盛典的fans


可以免費參加本周日的拙見+專場


僅限「雲舒」「淺飲」「早鳥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拙見 的精彩文章:

他嘴筆皆犀利髮型更不羈,當他開口講民國,袁騰飛錢文忠都得服
反對科學威權

TAG:拙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