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林青:設計書籍,就是在做一個建築

楊林青:設計書籍,就是在做一個建築

楊林青,1975年生於重慶,199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後工作於北京敬人工作室。2002年至2006年留學法國巴黎,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ENSAD)編輯設計專業。2007年回國後在北京成立個人工作室,從事出版物的策劃、編輯與設計工作,並致力於中西文字體的媒介應用和圖形信息交流的研究。


2015年上半年,浦睿文化的編輯蔡蕾找到我,說他們準備出版建築師王澍的書,請我設計。


出於對建築一直以來的興趣,和對建築與我自身的書籍設計專業之間碰撞的期待,我接下了這個設計項目。

那年夏天,我趕赴杭州與王澍見面。


那次見面給我的印象是,王澍與我,都是很典型的天蠍座,和談得來的人滔滔不絕,但沒什麼共同話題,就會顯得很冷漠。雖然這麼說有些「形而上」,但從細節和性格上關注他,諸如喜歡穿深色的衣服,性格內斂而不張揚等等,也影響著我判斷這本書的調性。作為書籍設計者,我希望能讓讀者一拿到這本書,就能感知到王澍本人的氣質。

楊林青:設計書籍,就是在做一個建築


王澍(攝影:曾翰)


走進建築,回到兒時


作為普利茲克獎的首位中國籍獲得者,王澍名聲很大。同樣,對於其建築的負面評價也很多。


其實在這次會面前,我已看過一次他的建築,是由杭州當地的朋友帶領。當時我已經初讀完一遍王澍的書稿,帶有一定的想像。而身邊接收到的信息,卻有很多「不實用」之類的評價。


實地到訪後發現,的確會容易用一種非常苛刻的眼光去評價。就比如我自己,因為喜歡建築設計也去看了很多,所以看各方面就會像一個「評委」。可能很多做設計的人,也是這樣去看王澍的作品的。

王澍強調自己先是一個文人,然後才是一個建築設計師。他不斷從傳統繪畫和園林中獲得思考,並付諸實踐,這在當下很少見,也促使我更加冷靜、理性地去看待他的設計。


事實上,很難有設計能夠滿足所有人在功能和審美上的要求,但要看見它的閃光點。我發現,王澍的建築作品的確是能給人帶來記憶的空間,這非常有趣。就如象山校區,某些地方確實不好用,但本身建造預算過低就是一大限制,無法達到最理想的程度,何況要綜合太多設計以外的因素。象山校區的建造經歷了各種限制,在實用性上雖有可討論之處,但這片校園卻能給人帶來記憶。無論是給在那裡上課的學生,還是給在其中遊覽的人。


在逐漸理解王澍建築的過程里,我屏蔽了其他所有人的評論,回到自己的角度,作為一個人,而不是一個設計師,置身其中。在那樣的建築里,我有一些欣喜,像是回到兒時,在老城的那些巷子里,穿著穿著就迷路了。這個時候,有一個地方在記憶里就會特別深刻。建築特別重要的就在於這兒,不管是美好的還是不美好的,人的記憶都可以附著在建築上。能做出這樣作品的建築師就特別打動我。

楊林青:設計書籍,就是在做一個建築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攝影:曾翰)


我開始理解為什麼王澍會這麼思考,為什麼他的建築是這樣。


這種理解也讓我在書籍設計過程中的思考更加順暢。我的工作習慣是儘可能地參與進編輯工作中。


一方面是儘早開始準備工作,多次通讀書稿——我在書稿上做了密密麻麻的閱讀感想。

楊林青:設計書籍,就是在做一個建築



《造房子》書稿上的閱讀感想


在著手設計前,我至少讀了三遍。第一遍是為了解,第二遍是為找需要配圖的地方,第三遍是為了版面的設計。


另一方面則是參與更多的編輯環節。我與本書編輯先後在北京、上海和杭州碰了四五面,電話郵件溝通討論多次,為的就是通過書籍更好地呈現出作者的這種文人氣質。


這並不是說我要取代編輯的工作,主導書籍的邏輯。作為設計師,我的工作始終是用視覺來完善、呈現編輯的過程。


我所謂的參與,是將自己放在編輯的位置做一些準備工作。這本書中有一些配圖,是我去實地拍攝的,這就需要從編輯的角度來選擇拍攝對象。包括之後對於攝影師圖片、版式要素的選擇上,如何才能最大程度體現書與作者的特質,也需要這些「編輯的判斷」。


像進入一棟建築一樣感受一本書


王澍的文字,是能讓促使人在閱讀過程中不由自主地去思考的。因為他總是在思考本土文化和現代建築之間的關係,人和生存空間之間的關係……先不說他的建築是什麼樣的,單作為一個設計師,他對我有啟發性,觸動我從他的角度,去反看自己的工作。


書籍和建築相似的地方非常多。我曾在一個講座上引用雨果的話「建築是石頭做的聖經」來形容這種共通關係。設計書籍,就是在做一個建築。如何引導讀者進入一個閱讀的空間,如何在字裡行間體味內容,如何遊走在文本和圖像之間等等。


所有的建築在建造之前都是一塊平地,建造的形態則由功能訴求來決定,書亦如此。沒有內容之前,書就是一個筆記本,沒有空間的概念。但當內容進入,它會引導讀者去往不同的空間。


這樣的特徵在《造房子》一書中尤為明顯。


根據最終編輯的內容結構,在視覺空間上,我將它劃分成三個空間。這三部分排列的先後,提供了一種重要性漸變的邏輯。但空間的劃分本身,暗示著一種可隨機切入的結構。閱讀時不僅可以按照線性的、從前至後的方式,也可以在三塊內容之間選擇任一進入。


就如同建築,不是只提供一個入口,而是提供多種途徑進入。我希望能達到這樣一種效果:翻閱這本書時,就像進入一棟建築,既可以按照內容本身的邏輯閱讀,也可以根據書籍切口提供的三塊內容信息任意閱讀。


具體設計時,這三塊內容在版式上做了明顯切分,但仍然保持著內在特性的相同。字體的使用、書眉的布局都是一致的。這樣的一致更突出結構的變化。當然這不是為了變化而變化,而是需要呈現的信息有所改變。


在版式的劃分上,第一部分是他的建築、文化隨筆,文字量很大,怎樣才能形成一個穩定的空間?一是將作為配角的圖片處理成單色,與黑色的文字放在一起有種文獻感,強調本質而不是看外觀。二是控制版面上的文字數量,一行保持在30個字,一頁保持在22行,一頁保持在七百字左右,閱讀體驗比較舒服。

楊林青:設計書籍,就是在做一個建築



內文第一部分展示頁


第二部分正好反過來,圖片為主,文字為輔。這部分文字是王澍就具體建築作品寫下的建築筆記,所以圖片邏輯變成第一邏輯,讓讀者先讀圖,對他的建築有更直觀的感受,然後再進入到文字中。這一部分文字的排布更疏一些,體現主次的變換。

楊林青:設計書籍,就是在做一個建築



內文第二部分展示頁


第三部分又回到文字為主,是他談論更多具有公共性的話題。雖然加了一個灰色底色,但文字結構和第一部分保持一致,形成一種內在聯繫。


用字體、版心營造文人氣質


認識一個人,進入一棟建築,翻開一本書的路徑是很相似的,都是由外至里。王澍設計的建築其材料也很具實驗性。有夯土,有竹片,有木板,有水泥,有舊磚瓦,外表的質感很吸引人,這就是他的語言。我在環襯放上他建築材料的一些圖片,並且不斷變化,就是想呈現他豐富的實驗性,表達一種對中國本土材料語言的探索。選擇全書內封和前後的環襯位置,也是象徵著進入這些建築的路徑。


王澍有一種文人氣質,在書稿里,他不斷強調古代繪畫裡面的對待人和自然的關係、房子和人的關係。所以在設計上我會很照顧文本的展示,版心的控制。當一個純文字的對頁攤在桌上時,你的眼睛會被空白包圍,很容易進入到文字裡面。


全書只用三款字體,正文的方正精品書宋具有閱讀感;標題放棄現代感的字體,採用了方正金陵體,採用豎排形式;引文採用了方正宋刻,字形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楷體。這些都是為了能在某種意義上塑造一種語境,傳遞王澍的一種傳統文人氣質。


對於王澍文人氣質的營造,遠不止這些。比如封面使用的咖啡色調,這是我從一開始就決定的。這種深色調,帶著泥土的味道,容易讓人聯想到土地、建築。封面上的燙黑工藝,強調要用亮黑,是希望能在沉穩色調之中爆發出一種吸引力。


對於封面的設計,我一開始就拋棄「使用建築圖片」這個想法。無論這張圖多麼好看,都過於具象,太像作品展示集,而且所有這類型書設計的第一想法都是這個。這本書不是畫冊,也不是建築理論。它雖然講建築設計,但更是王澍審美的一種樸素表達。我希望能在建築和文字之間找到平衡,傳達出它獨特的內在。


我想用一種介於具象和抽象之間的圖像,能讓人感受到文字和建築的隱喻性。一共做了兩個方案,第二個方案是走符號方向,但無論是聯想到山水,還是屋檐,還是過於具象。選用憑第一印象做的最初稿,「造字」的方案,是因為字是抽象的,但造出的字能看到空間、建築,又帶有略微的具象。

楊林青:設計書籍,就是在做一個建築



《造房子》最終封面

楊林青:設計書籍,就是在做一個建築



另一個走符號方向的設計稿


這版封面可能不像一本暢銷書,所使用的工藝要求也比較高,但摸在手裡的實物效果更勝設計稿,氣質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


如果說這本書的設計有什麼缺憾之處,那可能就是所選用的紙張與印刷油墨產生的味道。


設計師的突圍


我後來在想,為什麼普利茲克獎會頒給他。在建築業內,普利茲克獎追求的不僅是「世界最優秀」的,而是對實驗性的讚賞,鼓勵用本土文化去探索的設計師。


一個建築師,如果不做商業建築,其實能做的建築並不多。每做一次,就是在艱難地進步。尤其在中國,大環境更複雜,有太多的外在影響。對於一個建築師,能去挑戰這些外在環境,追求自己的理想,這是非常不易的。環顧當下,像王澍這樣,結合外圍種種因素,能衝出諸多障礙,實現自己在建築上的想法的人,並不多。這就是王澍的突出之處。


再者說,實驗性的作品,本身就存在不完美的。在接觸王澍期間,我也看了弗蘭克·蓋里的一個作品,為巴黎路易·威登設計的新藝術中心。在設計這個建築之前,蓋里的設計作品並不算多。他的每一個建築都奇怪得讓人非常不適,甚至有人質疑其實用性。但他卻是想強調在這樣的空間里,人需要重新審視與空間的關係,這與一開始就讓人感覺舒服的建築卻大相徑庭。


比如古根海姆美術館,其實蓋里設計第一個建築的時候就有它的影子。但看他一路走來的作品,的確是在用自己的語言不斷去實踐,直到他設計出這個新的當代藝術中心。你可以看到一個建築師非常艱難地在演變。


在王澍身上,我也能感受到這樣的一種艱難。前段時間很多人說他最近在富陽文村的鄉村建設項目和中國美院類似,沒有變化。當我第一眼看的時候,確實看到有很多相同的手法。站在一個人發展的角度,可能我也會很苛刻地說:「這不是一樣的嗎!」但恰恰是這一點,讓我更喜歡。


我相信這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複製,而是把自己的思考不斷實踐在各種建築設計上,現在他落實在了一個鄉村民居空間。這可能會帶來不小的爭議,但這種自己堅持的內在實驗,是很多人看不到的。


在中國,確實有很多優秀的設計師。但能有這麼大的力量,而且並沒有做太多的商業建築,專心去探索和試驗,為學校、為美術館、為文化設施做設計,是很有意義的。我們可以更多地看到一個個體和社會的關係,那非常不容易。

楊林青:設計書籍,就是在做一個建築



《造房子》


王澍 著


浦睿文化/ 湖南美術出版社


本書是世界建築最高獎普利茲克獎得主、著名建築大師王澍的建築文化隨筆集。


10篇建築文化隨筆——從宋代山水畫的意境,到明清園林的審美情趣,作者深入剖析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更以建築的角度,從中探尋傳統文化、東方哲學的美學價值。


4篇建築作品歷程書寫——王澍的著名建築作品包括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寧波美術館等,在本書中,從設計開端、建造過程,直至建成後續,作者用深入淺出的語言,還原這些作品的誕生歷程。從中,我們看到的是作者對於「好的建築」以及「如何做出重返傳統的當代建築」的深入思考。


6篇散文隨筆+1篇對談——作者漫談個人經歷、社會與人生,更觸及當下人關心的居住空間等話題,大師的成長曆程和人文情懷一覽無遺。


本書從建築出發,卻不止於建築,更是一本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當代性的著作。傳統文化的當代性一直是這些年學界反覆思索和討論的重要課題,王澍以自己的學術素養,以及營造經驗,構建出獨特的關於東方美學的審美體系,也給出傳統文化進入當代的路徑,這對於當下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浦睿文化 的精彩文章:

天使和魔鬼,都藏在細節里

TAG:浦睿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住在老北京胡同里的日本建築設計師,他憑什麼成為男神
國外一退休的建築設計師在森林裡建造了魔幻小屋
這是一組少有的建築設計!
這樣的鄉村別墅,裝修是從建築設計開始的!
霸氣的設計師,就喜歡把建築當雕塑做!
崔彤:建築師如何設計城市?
大愛這種多彩對稱的建築,柏林設計師作品
在茂密樹林中,日本人設計了一棟別緻的教堂
看完這個建築師做的舞台設計,春晚的簡直就是渣渣
宋佳霖:做設計,始終如一
到底是誰設計了紫禁城這樣偉大的建築?
華裔建築設計第一人,這些世界知名建築都出自他手!
看完這些畢設,中國設計還是有希望的!
別再嘲笑國內設計的建築了,來欣賞一下國外設計的奇葩建築吧
第四代建築這樣設計,誰還住第三代建築!
中國8大丑陋建築,設計師究竟是怎麼想的!
建築設計——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最美的設計,就是無設計!
在設計界的「哈佛」中央聖馬丁讀書,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