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那群薄情的混蛋,要把漏油的老夥計拍賣了!
我們知道搞太空探索燒錢,但誰想NASA 居然要把一個50多歲的老夥計給拍賣了!這個古董機器人,在沉寂了半個世紀後,終於要從博物館走進私人收藏家的陳列室,賣出的價錢,不知道夠不夠哈勃望遠鏡今年的維護費。
另外,幾個希臘科學家最近正在搗鼓納米科技,打算往腦腫瘤患者的大腦里塞進一群納米機器人,為手術提供新的輔助方法。而斯坦福大學正在研製納米空調衣,為「燒烤模式」準備好最新裝備,如果不那麼像狗皮膏藥就更好了。
本周的科幻新聞是關於兩部衍生作品。下個月,BBC 將播出《神秘博士》的又一衍生劇《Class》,這個由熊孩子們組成的「火炬木小組」,將在煤山中學開始打怪刷經驗。而星戰外傳《俠盜一號》也在上月底隆重介紹了全新的機器人,這個「黑化版R2-D2」,很可能將在電影里扮演重要角色。在周末的MTA 天漠音樂節,未來局還邀請了國內外科幻作家,共同探討音樂的未來。
科幻圈內大事
《神秘博士》衍生劇
「打什麼怪?作業寫完了嗎?」(來源:BBC)
《神秘博士》大概能算得上是衍生作品最多的科幻劇之一了,那位開著藍盒子穿梭時空的900多歲的時間領主,每次來地球都會吸引一大批擁護者,像他一樣去惹麻煩。難怪老對頭Davros會說,博士把他所愛的「時間之子」都變成了武器。
在《火炬木小組》《莎拉?簡大冒險》和《K-9》之後,BBC 3將於下個月播出新的衍生劇集《Class》。不同的是,這次的主角不是博士曾經的搭檔,也不是抄起酷炫武器就能打怪的特工,而是幾個還沒從煤山中學(Coal Hill School)畢業的小屁孩。
與好萊塢大片里動不動就出現「天選之子」的設定不同,《神秘博士》中的人物在遇到博士之前,大多都是些扔在人群里就被淹沒的平凡之輩。《Class》中的小屁孩也只不過是運氣不好,剛好就在這麼個容易遭事兒的學校里上學。自從博士在第一集里把自己的孫女送進了煤山中學,這裡就開始出現時空裂縫,成了全倫敦最吸引外星遊客和怪物的地方之一。於是,學校里的孩子們只好一邊打怪,一邊擔心更可怕的老師,以及明天的考試會不會掛科。
雖然《Class》的主角都是些高中生,但創作者Patrick Ness 已經發話:這可不是你所以為的兒童劇。在官方透露的第一張劇照中,主角們就大晚上端著槍,在昏暗的學校走廊里指著遠處的什麼東西。看看最近幾季《神秘博士》,以及《火炬木小組》的尺度,你基本就能猜出《Class》的風格。加上又涉及BBC 編劇們喜歡談論的LGBT 話題,但願《Class》里的孩子們能比火炬木小組的成員走運一些吧。
另外,浙江也確實有一所煤山中學,孩子們要不要也考慮辦一個打怪小組?中英合作,也算是個國際化的學生社團。
黑化版R2-D2
對機器人來說,從流水線上下來的那一刻,基本就決定了它們今後的陣營。就算是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親兄弟,也可能僅僅因為塗裝的不同,就成為了對手。
將在年底上映的星戰外傳《俠盜一號》中登場的C2-B5,從外觀上看簡直就是個掉進了黑色油漆桶的R2-D2。這個小胡椒罐也是宇航技工機器人,主要負責在太空中修理和維護飛船。只不過它服務於邪惡的帝國軍隊,而且還有很嚴重的記憶問題:帝國會定期抹去機器人CPU 中的數據,恢復出廠模式,來保證它們的絕對忠誠,就像九頭蛇對待冬兵那樣,執行完任務就清理一次記憶,不用擔心哪天受了什麼刺激決定造反。
不過洗腦一般都會有失效的一天,冬兵那樣的得力幹將都倒戈了,難說C2-B5 也會是反叛軍突破帝國防線的缺口,藉此來獲取帝國的情報和秘密計劃。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這個黑化版的R2 在《俠盜一號》中扮演什麼角色,但盧卡斯影業在8月31日的Star Wars Show 中高調介紹了C2-B5,玩具版更是在七月的聖迭戈漫展上就由孩之寶推出,因此可以猜測它至少不會是一個剛進太空就被一炮打飛的醬油擔當。
聖迭戈漫展上推出的C2-B5玩具
其實關於這個胡椒罐,還有一個疑惑:為什麼一個長得明明是R 系列的機器人,要用C2 作編號?在星戰中,宇航技工機器人都以R 開頭,雖然從R1 到R9 有細微的變化,但基本都保持了胡椒罐的造型設計,如果它們是服務於帝國軍隊,多半會被刷上黑色的塗裝。在「老三部」中,同一系列的R2-Q5 就被漆成了黑色,在死星上兢兢業業地打工。而編號以C 開頭的其它機器人,比如C2-N2 和C2-R4,畫風簡直就是天壤之別,估計連負責C 系列的車間主任都認不出來。
胡椒罐家族:R 系列機器人
「老三部」中服務於帝國軍隊的宇航技工機器人
C2-N2
C2-R4
說不定只是設計師拿錯了編號牌。畢竟名字叫什麼不重要,對觀眾來說,一個又能幹又萌的機器人,就足以讓他們掏腰包去貢獻票房了。
MTA 天漠音樂節
在天然沙漠中搭起舞台,身邊是迫降在地球的外星飛船,頭頂的星空沒有了城市燈光的干擾,顯得格外深邃。這大概是你能體會的最有科幻感的音樂節之一了。
上周末,未來事務管理局作為2016年MTA 音樂節的戰略合作夥伴,在北京市遠郊的懷來天漠風景區舉辦了一場「未來?聲音?人類」的跨界對談,邀請美國原創歌手,同時也是今年星雲獎得主的Sarah Pinsker,與科幻作家陳楸帆、未來局局長姬少亭,以及幻想作家、《不存在日報》主編糖匪,從科幻中的音樂,一直聊到未來的音樂形式。
對Sarah 來說,音樂與科幻始終是融合在一起的,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傳導聲音的方式也會發生變化。在她今年的獲獎作品中,那個掙扎在現代科技發明與傳統音樂表演之間的反技術朋克樂隊,就是一次對未來音樂的討論。而幻想作家糖匪表示,不僅是表現方法,音樂本身的定義也會隨著改變,科幻小說也將會有許多有趣的探索。
和科幻作家一起聊音樂的未來
?Sarah還帶來了她的Fender Telecaster吉他?????
這個世界有那麼多可能性,音樂的未來絕不僅僅是換一副更加高端的耳機那麼簡單。我們已經把音樂從錄音棚、歌劇院玩到了星空下的沙漠里,說不定哪天就能像「進取號」那樣,伴隨著熱烈的搖滾去探索未知世界。
除了音樂,未來局還在音樂節現場的科技體驗區,展示了與好萊塢特效團隊繪聖中國(Artlord China)合作,由劉慈欣科幻童話《燒火工》改編的同名VR 短片demo,讓大家在VR 世界裡伸手擦星星。
未來局還在現場派發《不存在日報》擬報,是的,這份報紙是真實存在的。
Ooberfuse 樂隊小哥和頭版上FAST 射電望遠鏡報道
未來局時間線特工捕捉到了自稱「超喜歡科幻」的二手玫瑰國際經紀人
順便說一句,如果你錯過了周末的音樂節,別擔心,周一晚單向街,「時間們?單談799|科學幻想姬」活動現場,Sarah Pinsker、姬少亭、糖匪,以及剛捧回雨果獎的郝景芳,還將跨越時空繼續聊科幻。
(圖片提供:未來局?的?時間線特工們)?????????
影響未來的科技新聞
古董機器人拍賣
上世紀60年代或許是一個最科幻的時期,雖然當時的許多發明創造在今天看來,要麼過於粗糙,就像是被堆在倉庫里賣不出去的破爛,要麼造型太詭異,無論怎麼搭配,都與現代審美中的簡約理念格格不入。但你必須承認,那些現在已經是爺爺奶奶輩兒的人,年輕的時候真是什麼都敢想敢做。
9月15日至25日,麻省坎布里奇市的「100個稀有之物」拍賣會上,將公開拍賣一個60年代的NASA 機器人?PDA?D(「機動多關節假人」,Power Driven Articulated Dummy???????)。這個重104千克,看上去像是被拆了一半的C-3PO的傢伙,最初的目的是測試宇航服。雖然當時NASA 也招募了志願者來給宇航服提建議,但對人類來說,要精確描述每個部位的受力情況實在是太難了。況且,試穿那些蹩腳的宇航服時,萬一不小心把胳膊擰折了,實在不划算。於是,NASA 耗資17.5萬美金,花費兩年多時間,設計了兩個真人大小的機器人,能模擬35種動作,例如抬胳膊、聳肩、握拳、挪動屁股等,並且在各個關節裝了感測器,測量每種動作可能的受力施力情況,以便設計出最合身的宇航服。
但尷尬的是,PDAD 是用汽油驅動,而液壓系統一直漏油,裹上潛水服也沒用,因此PDAD 項目的經費被砍,而這兩個機器人也根本就沒有投入過實際使用,剛造出來不久就分別被送到了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和馬里蘭大學。這次被拍賣的機器人看上去有點凄慘,少了一條前臂,線路損壞,身上也有許多磨損、劃痕和凹陷處,但這個50多歲的老傢伙畢竟是人類航天探索的起步時期的見證者,這樣恐怖片一般的設計,放在家裡說不定還能幫著鎮宅。
點擊播放 GIF/1574K
這真的不是在拍恐怖片嗎?
大腦中的納米機器人
在《神秘博士》第八季中,博士曾和Clara一起進入了一隻Dalek的大腦,接著就受到了機器抗體的圍攻。類似的場景很可能將在幾年內出現在我們身上,只不過這些小機器人不是扮演抗體的角色,而是用於定位腦部腫瘤。
雅典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設計研發一種納米機器人,用於探測人類大腦中那些傳統掃描看不到的受損部位。和蝙蝠用聲納定位獵物類似,這些機器人將穿行在大腦的神經元之間,檢查它們的健康狀況:正常神經元將傳回特定的電信號,而受損的神經元將毫無反應,這樣,醫生們就能更好地判斷究竟哪些部位需要用藥,或是進行手術。
當然,在應用到臨床治療之前,還得解決許多問題。比如這麼小的體型,能不能發送和接收到足夠強的信號,還有要怎麼說服志願者,答應往自己的腦子裡塞進這麼一群「金屬蝙蝠」。這至少意味著我們就要實現《舒克貝塔歷險記》里的黑科技: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小傢伙,說不定還能順便把病人大腦中的血栓也一起清理了。
用納米機器人治療癌症,目前已經進入測試階段
空調衣
在逼近40度的高溫里,從一間空調房走到另一間的距離,大概比你與異地戀愛人之間的距離更加遙遠。把空調穿在身上,這聽上去簡直就是21世紀最大的福音。
斯坦福大學的一個材料和工程學研究小組,最近實在是受不了這個越來越暖和的世界,他們發明了一種納米材料,做成的衣服能讓熱量和汗液更快地散發出去。這項發表在上周四《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聲稱穿上這種衣服後,能感到比穿著普通棉質衣服時要涼快約4.8度,基本就相當於一個隨身空調,還不用擔心電費。
目前市面上的純棉衣物吸汗能力的確不錯,而散熱方面總還是差強人意。聚乙烯膜倒是能很好地把紅外輻射散發出去,但問題是可見光也能直接穿過去,意味著這種材料是透明的。除非是要做行為藝術,不然你大概不會想要一件透明的衣服。於是科學家們利用納米技術,添加了其他化學成分,在擋住可見光的同時,保證熱量和汗液的通透性,製作成本其實比傳統的棉質衣物更加低廉。
這種空調衣目前還沒有由志願者在室外試穿,研究人員也還不確定這類材質是否能進入量產階段,但在這個全球大部分地區都進入了「燒烤模式」的時代,只要能生產出來,市場大概是最不用擔心的問題。本來都想提前下單預訂了,但這個樣子實在是太像狗皮膏藥。老闆,有別的顏色嗎?
責編:糖匪、高小山
攝影:未來局的時間線特工們
題圖:HotmanChicken
Raeka
Raeka,轉碼員,《不存在日報》記者,「冷僻故事」收集者, 兼容良好,在打字的間隙練習寫字。





TAG:不存在日報 |
※千萬別妄想和袋鼠拼拳頭,這混蛋一個馬步就能踢爆你的蛋蛋
※君莫笑那混蛋又來搶BOSS啦!
※做一個有野心的混蛋
※有的時候,狗狗的確很混蛋
※你活的這麼好看,不要便宜了那個混蛋
※沒有銀魂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啊混蛋!
※洒脫一點,做一個讓自己舒服的混蛋
※《無恥混蛋》別裝了,孫子!這是一場混蛋騙子的盛宴!
※这个混蛋谋杀女儿,还说这是爱
※電影里這個落魄的 loser,竟然讓人覺得混蛋得可愛
※漂亮了就有混蛋的資本?
※Quora:貓做過最混蛋的事
※哪有狗狗不搗亂,它是我們最好的混蛋
※你們這群混蛋!就這樣還能叫「銀魂」嗎!
※那些年,敗給了那個叫青春的混蛋
※混蛋!快把我丑照刪了,咱們還能做朋友!
※其實你的狗是個自私的混蛋
※歪果仁搞出個「混蛋」工具 非要說雞蛋應該是這麼打的
※混蛋們,老娘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