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驢友死亡的「十大」殺手原來是這些?
戶外活動
風險性自然不可低估
泥石流、山洪、暴風雪
都可能置你於死地
然後,也有一部分因素自身造成的
那麼
究竟是誰「殺「死了驢友
讓我們重新看清楚
戶外這10大「兇手」的真面目吧!
戶外活動有諸多不可控因素,不同活動的地理環境、強度、危險度各不相同,因此對參與者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要求也不同。但是作為一個熱愛戶外活動的你,是否真的準備好了一切呢?
途中缺水
你會先渴死而不是餓死
在戶外運動中,大量排汗會導致體內的水分、鹽分和電解質大量喪失,如果不及時補充,就會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導致中暑或者虛脫。
背包君提示:活動時應根據天氣和線路攜帶充足的飲水,此外還應儲備500ml應急飲水以備不時之需,主動補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水。
活動中補水應遵循少量多次原則,每半小時補充200ml左右,以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增加心臟心臟負擔。
野外中暑
後果比你想像的要嚴重
如果是夏季進行戶外運動,隨著溫度的升高,會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應,特別是高溫中暑,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威脅到我們生命。
當防紫外線與散熱排汗相矛盾時,應兩害相權取其輕,將散熱排汗作為優先地位。其實這個矛盾並不難解決,一瓶防晒霜即可很大程度的化解矛盾。
背包君提示:
穿紅色的(紅色吸收紅外線最低)、散熱排汗效果好的、專業速乾麵料服裝;戴透氣遮陽帽。
攜帶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清涼油等防暑藥品,攜帶淡鹽水或帶一點鹽巴。
意外溺水
水火從來都是最無情的
戶外活動中無論是登山、朔溪、漂流還是速降、定向等,都經常會遇到江河湖海。因此溺水是戶外運動中發生頻率較高的一種事故。
由於戶外運動的日益普及,,發生戶外事故的次數乃至傷亡人數在逐漸上升的趨勢,雨季溺水事故在死亡事故中比例高達52%。
背包君提示:
雨天穿越時,應迴避「行洪道」,雨季露營時,也應迴避「行洪道」。
需橫過獨木橋或石墩橋時,應將背包解帶,以便隨時棄包,通過激流時,應藉助繩索做保護
觀念淡薄
你越隨心所欲越容易「狗帶」
很多驢友,因為獵奇和探險心理作祟,臨時改變上下山線路,迷路後不得不報警,這類一般在年輕驢友中較常見。
行進途中胡走亂撞,最終導致迷路,如果不留下指示標,這樣不僅不能讓讓救援人員及時搜尋,在自己希望返回時,也會迷失方向。
??背包君提示:?
也許大家參加活動時,目的地都是一樣的,一定要確定怎麼去,從哪裡出發等;嚴格按照路線的設定行進。
驢友之間必須互相協調好後,才可出發,如果等到出發了再為這個問題爭吵,就不是一時半刻解決的,在途中也會造成很多麻煩。
人體失溫
危險總是來得毫無徵兆
必須使用專業裝備,比如溫標就一定不能低於環境溫度,戶外有句諺語:「再好的裝備在山上也還差一點。」
背包君提示:
以抗零下30度夜間天氣為例。
上身:本身+背心+襯衫+羊毛衫+羽絨背心+羽絨服(以M號為例,600篷以上,240克上,要貴的)+衝鋒衣(只要防雨的雜牌就行)。
下身:本身+內褲+線褲+毛褲(手織的那種或厚羊毛褲)+羽絨褲(要貴的)+衝鋒褲(100元以下防水就行)
頭:最好戴一個棉帽子(90年代前冬北流行的那種)。羽絨服上的那個根本不行。
腳:厚襪子+中幫全皮戶外鞋(質量越好)。
做到以上幾點,只要不在風口,保持活動,抗一夜(12小時以內)應該沒有問題,當然要有食物。
救生毯(重量要在60-340克,摺疊起來比煙盒還小)能反射80%-90%的熱量,除了保暖以外還有多種用途,應成為你戶外背包中一件壓箱貨。
以身試險
誰借給你這麼大的膽子
戶外運動越來越受歡迎,驢友的隊伍也不斷壯大,不少驢友都喜愛野外探險,不熟悉地形等情況,就貿然出發,野外探險是不是找刺激、瞎折騰?
在戶外活動中,不了解探險地情況,而只了解自己,探險的危險性就會加大;既不了解探險地情況,又不了解自己,那野外探險便會遭遇危險。
背包君提示:
事先,一定要對所要去的地方情況,有一個全面細緻的了解,例如,山有多高?山勢有多險峻?山處於什麼位置?周邊有沒有人家?
一切與活動目的地有關的信息,均要盡量搜集,這些工作必須在出發之前做足功課,了解越詳細越好。
裝備不全
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常用裝備未配備齊全,如飲用水、食物及藥物,登山至「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階段時體力透支、中暑等情況發生時,另是缺乏必要的衣物和通訊設備,導致無法有效解決突發事故。
穿越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難度,不同的時間長短,不同的季節氣候,在選擇裝備時差異很大。
背包君提示:
有時計劃選擇不當會使穿越中負累不小,而有時又因為裝備不全,感到非常棘手甚至危及安全。
出行前在對活動地區盡量充分了解後,仔細挑選應帶裝備和給養。許多裝備用品都有不同的品牌和種類,根據實際需要和自身條件慎重選擇。
失足墜落
一腳踩錯,就會粉身碎骨
出行時,最好是跟隨隊伍一起跟進,避免單獨行動另闢蹊徑;應精力集中。發生摔滑的原因中帶有普遍性的一點是走神地形比較複雜的地域,千萬不要晚上去探險避開山腰以及山脊。
因為山體多以岩石為主,能在山腰踩出路來的地方往往意味著岩石風化嚴重。
背包君提示:
最好是跟隨隊伍一起跟進,避免單獨行動另闢蹊徑;應精力集中。發生摔滑的原因中帶有普遍性的一點是走神。
地形比較複雜的地域,千萬不要晚上去探險,避開山腰以及山脊。因為山體多以岩石為主,能在山腰踩出路來的地方往往意味著岩石風化嚴重。
體力不支
逞能不是戶外裝X的表現
戶外活動, 是一項非常考驗人的體能的運動,對參與者的戶外生存知識掌握有很高要求,更是對參與者的體能與身體耐性具有嚴峻考驗,應慎重選擇路線,認真考量自身體能等因素。
背包君提示:
驢友選擇徒步目的地時,不要盲目選擇去沙漠、高原、叢林及無人區等惡劣環境,這些地方對人的體能要求極高,這些地方無論對於老驢還是新驢,都是很大的挑戰。
山路陡峭,路況差,中老年人、女性、兒童吃不消,或是身體受傷無法前行。
過度自信
大自然不會隨便給你面子
戶外活動,讓你遠離喧囂都市,既可強身健體、挑戰自我,然而,一些驢友有時會「藐視」大自然的威力、低估戶外運動的危險性,或過於自信,忽視前期準備,致使近年來驢友「失蹤」、「受傷」的事件不斷出現。
戶外最大的危險,就是你自己,過於自信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對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是生存下去的先決條件,進入陌生野外環境前,要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質準備。
背包君提示:
提倡親近自然、保護環境同時,不要破壞自然與生命規律的戶外活動,不可盲目追求超越自我、挑戰自然的活動。尊重自已的生命,珍愛他人的生命。
一些驢友不考慮自身條件,盲目嘗試,表面上看似徒步山野,實際上是以探險者人身安全向大自然挑戰,建議新驢,最好選擇一些比較平緩,且保護、服務設施比較完善的目的地,並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遇到危險要及時救。
玩戶外
人有多大能力,就走多遠的路
不作死就不會死
人力有窮,天時無盡
在你行走的過程中
也請你牢記安全
逝者雖值得同情,生者也需要可憐
這是必然,也是存在的意義!
部分圖片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背包客攻略路書可以下載啦!
都在背包客APP,還可以約伴哦!
或者登陸網站www.aibbk.com
點擊播放 GIF/154K
下載背包客APP獲取更多
路書 約伴 分享
TAG:AI背包客 |
※這些文人,原來都是資深驢友!
※這裡的美女「當眾曰炮」?男人來了不想走?驢友驚呆!
※靠,這就是我鄰居二大爺那次去西藏遇到的驢友的故事啊!
※這就是我鄰居二大爺那次去西藏遇到的驢友的故事啊!
※這裡的人再窮,吃不飽飯也要穿名牌?驢友:不怕被炮彈炸死?
※90%的驢友死於兩隻腳,它們才是戶外旅遊的「絕命殺手!」
※用糖生火聽著很荒唐,幾秒之後,驢友們都反過來稱讚他
※跟美女驢友進大山,沒料到她居然是一直鬼!
※原來它們的「祖先」是太空驢友啊
※驢友拍到:柬埔寨的孩子只能這樣「吸牛奶」?看的讓人心疼
※一群驢友去爬山,發現一種奇怪的長蟲,走近一看嚇得尖叫起來!
※它是中國最坑人的景點!很多人都是被名字騙去的,驢友狂吐槽:真浪費錢
※這個奇人是驢友祖師爺,經歷同伴身亡差點客死異鄉,終成一代游聖
※驢友揭秘川藏線:窮游女真實生活之這樣,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這裡的女人「懷著孩子」還接客?驢友:不敢上
※驢友突然發現豹子們把他們的車給圍了,靠近一看,這些豹子不對勁
※原來韓劇都是騙人的!驢友揭秘韓國:真是的美女竟張這樣,變化太大了
※古代「驢友」,還真的是騎著毛驢去去旅行
※驢友實拍:迪拜貧民窟,這樣也叫「貧民窟」?真是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