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逃難來美國 幸好她的第一站是紐約

逃難來美國 幸好她的第一站是紐約

紐約——在很多人眼中是個不夜城,世界的中心,彙集了全球最奢華、最名貴的物品,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似乎也經常進出高檔場所、全身光鮮亮麗,他們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紐約客」。


由鋼鐵鑄建起來的城市,似乎都缺乏些人情味,紐約客們也不時被人貼上冷漠、自私、虛偽的標籤……


然而…紐約客中還是有一股清流,讓人深愛著,認為沒有紐約客的熱心幫助就沒有她的今天!

她就是亞裔社區紅人—鄔亮珊。

逃難來美國 幸好她的第一站是紐約



1979年越南淪陷,當時年僅20歲出頭的鄔亮珊,帶著17歲的弟弟和10美元鋼鏰,逃難至紐約。陌生的環境讓他們無所適從,靠在街邊撿垃圾度日,但好在遇見一位美國老太,得到救濟,把她閑置的公寓,讓姐弟兩人居住。

「很多人在美國都說紐約客不好,其實很多紐約客是非常好,我們剛到的時候很多紐約客來幫我們。有一位美國婦女她有一個公寓,她自己有其他地方可以住,她讓我們住在公寓裡面,不是和她一起住,是讓給我們住,還有熱心人士給我們幫助。」 鄔亮珊


鄔亮珊在和小編說這番話時,言語很是激動,眼中也滿含淚水。

逃難來美國 幸好她的第一站是紐約



有了棲身之所後,鄔亮珊也找到一份替猶太裔老太做家務的工作,但從動蕩國家來到發達大都市生活的她,對現代化的電器產品充滿好奇,也不知道該如何使用,好心的老太則手把手的教她操作。那個時候的鄔亮珊也是第一次學會了用烤箱,知道了漢堡包的製作方法。

而鄔亮珊的弟弟則到紐約一所學校,幫忙清理廁所。沒有見過大世面的姐弟,才知道原來衛生間也可以有這麼大!


在越南擔任過英文和法文老師的鄔亮珊來到紐約之後發現,之前學到的都是皮毛,在這個以English為主的國家,她的口語似乎還沒有及格。對自己英語嚴重缺乏自信的鄔亮珊,又遇到了另外一名熱心紐約客,一對一的給她進行英文輔導,還自掏腰包帶她上館子,去不同地方了解美國文化。

逃難來美國 幸好她的第一站是紐約


逃難來美國 幸好她的第一站是紐約


適應一段紐約生活之後,鄔亮珊上起了培訓班,希望能學到一門技術。但就讀訓練班有個必要技能,打字。可鄔亮珊之前連電子設備都沒有怎麼接觸過,就甭提打字了,不過好在其他項目分數高,學校破例給了次機會,讓她練習兩周,兩周之後打字速度必須達標。鄔亮珊也分外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早晚勤加練習,不僅保住了訓練班的位置,還被一日裔美國老闆看中,請她當秘書。奈何,第一天上班的鄔亮珊,連電話都不會接……


在紐約的生活,讓鄔亮明看到了自己身上諸多不足,覺得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提升。之後,在紐約客的幫助下,她順利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攻讀人類學。

逃難來美國 幸好她的第一站是紐約


「我們家裡雖然經濟不好,但是我父母在他們那個年代都是有讀書,很重視教育,我也有西貢文科大學的本科文憑。來美國之後,更加明白讀書的重要性。


當時的哥大接受西貢大學的學分,本來他們說我可以讀碩士。但我剛來美國,也不太清楚美國教育的制度,以為研究生比較難讀,再加上英語也不是很好。所以,我就選擇再讀本科,上了之後才發現美國的本科比研究生要難讀,有很多基礎課要學習。」鄔亮珊

逃難來美國 幸好她的第一站是紐約



經過4年的歷練,鄔亮珊順利從哥大畢業之後,在紐約的一家難民機構工作,希望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逃難來美國 幸好她的第一站是紐約



當鄔亮珊和記者回憶起那段在紐約的日子,老人數次哽咽,留下眼淚。在紐約生活雖然艱辛,但她從來也沒有忘記紐約客帶給她的溫暖。也正是因為紐約客的滴水之恩,鄔亮珊當湧泉相報。年過7旬的鄔亮珊,把她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非盈利事業。她又是因為什麼離開她摯愛的紐約,去到了芝加哥,在那裡從一名默默無聞的義工,成長為芝加哥北華埠家喻戶曉的社區紅人?請繼續關注美國中文網今後的報道。






微信號:美國中文網


長按指紋掃描關注「 美國中文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走!帶你偷偷喝好酒去!
黑色冰淇淋,辣薯片冰淇淋,雲霧繚繞液氮冰淇淋……這些才是今夏紐約最潮冰淇淋好么?
夠膽你就來!五月到電影院穿越見鬼
下午茶速成手冊,High Tea,Low Tea,Afternoon Tea,你分清了沒有?

TAG:美國中文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離中國很遠南美小國,第一任總統就是中國人,其父親逃難來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