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亞當?斯密,鐘錶價格和工業革命

亞當?斯密,鐘錶價格和工業革命

亞當?斯密,鐘錶價格和工業革命



(圖片來源於網路)

時間觀念的不斷強化是現代社會文明的一個顯著特徵。那麼,鐘錶是現代文明的重要部分,因為它代表了時間!事實上鐘錶工業也能反映現代社會文明興起的一些因素。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第11章寫道:「(上世紀)中葉售價20鎊的表,現在可能只要20先令就能買到。」20先令兌1 鎊,這意味著手錶價格100年內降了95%,摺合每年降價3%。Kelly和Grada利用倫敦中央刑事法院(俗稱Old Bailey,老貝利,以下沿用)檔案中失竊手錶價值數據檢驗了這一論斷。他們發現:如果不考慮質量變化,1710-1809年間,手錶價格每年降價約1.3%,100年降幅約合75%;如果考慮鐘錶質量上升,年降價幅度達2%,總體降幅約合87%,與亞當斯密論斷相近。這個數字也可作為當時勞動生產率增速估計。技術進步和精密分工是英國手錶工業進步主要原因,但後期由於成本上升,最終被瑞士、美國等趕超。此外,手錶是最早的大眾商品,製表業對其它工業部門也有一定的外溢效應。


最早計時用鐘擺。胡克在1658年提出了遊絲的構想,惠更斯在1675年製成了第一隻利用遊絲計時的機械錶。此後英國工業快速發展,到18世紀末產量達每年200000隻,約佔歐洲機械錶總產量一半。作者引Cippola研究稱:「截止1680年,無論是產量還是創意,英國製表業都在歐洲居於主導地位。」鐘錶擁有量快速上漲,逐漸成為大眾商品。作者引Thompson和Voth對當時英國手錶估計的保有量來說明這一點:Thompson估計截止19世紀初,當時英國共有約80萬隻銀及其它金屬製成手錶及40萬隻金錶;Voth則認為總保有量在140萬至310萬之間,這意味著平均每1.8至4位成年人就擁有一隻手錶。另一證據來自遺囑及財產清單。根據De Vries研究,截止1675年,提到手錶的遺囑不超過英國遺囑總數的10%,而到1720年代這個比例已經超過三分之一。1770至1812年,40%窮人的財產清單里都有手錶。法國有類似情況,財產清單里提到手錶比例從1700年的13%升至1780年代的70%。同時期工人遺囑中提及手錶比例則由5%升至32%。

亞當?斯密,鐘錶價格和工業革命


手錶體積小、價值高、轉賣便利。作者提及當時人們,尤其是拿工資的窮人常用手錶儲藏價值:有飛來橫財則買手錶,食不果腹時再典當或賣出。盜賊也很喜愛這些優點,所以當時手錶失竊案很多。1810年前,盜竊手錶都是比較重的案子,失主要到老貝利報案,登記丟失手錶種類及價值。1810年後,此時市場上已有很多價格低廉手錶,失竊案多由分局處理。老貝利登記只有一部分,且沒有記載手錶種類。


上圖給出1675-1850年老貝利丟失手錶及數量圖。1810年前檔案共有3246條失竊記錄,其中61%是銀表或其它金屬手錶,9%是名貴許多的金錶。1810年後有4027條記錄,但幾乎所有都籠統稱之為手錶。金錶銀表價值差異可從1798年政府稅收法令看出:每隻銀表徵稅2.5先令,金錶徵稅10先令。以1720年代為例,當年失竊手錶價值中位數為4鎊,75分位點為2.5鎊,最便宜有1鎊的手錶。而當時倫敦普通建築工人周薪約為0.9鎊,可看出手錶還是不便宜。到1790年代,工人真實工資變化不大,約0.95鎊一周,但手錶價格顯著下降:中位數到了2鎊,75分位點在1.25鎊。盜賊偏好偷名貴手錶,這會導致高估價格;手錶價格逐漸下降,許多便宜手錶失竊不記載,又會導致低估價格,兩偏差方向相反。

亞當?斯密,鐘錶價格和工業革命



作者首先考察手錶降價幅度,以此檢驗亞當斯密斷言準確程度。由於1810年後許多失竊案件不再經過老貝利,數據不可靠,而1710年前樣本太稀疏,僅92個,故作者只考慮1710-1809年,恰好100年。篩去兩個0.1鎊,一個20鎊特殊值後,銀表價格平均每年降低1.3%,100年共計75%,金錶得到類似估計結果。這一數字沒有考慮質量進步。如果假設1710年價值居中手錶在1809年排第75分位點,則估計結果為87%,與斯密估計接近。上圖繪出100年間價格動態。

作者引Clark研究說明1710-1810年英國真實工資幾無變化,手錶價格相對真實工資降幅約為每年1.4%。因機械錶屬勞動密集產業,除金屬成本外便是熟練勞動力成本,價格下降可反映當時勞動生產率進步。當時銀表普遍耗銀量在2盎司左右,多的有2.5盎司,又英國實行事實上的銀本位,1鎊摺合3.8盎司銀。減去這塊成本,可估得更精確生產率進步,約為每年1.4%。不過,這有可能低估價格降幅。因當時製表業在蘭開夏(Lancashire)聚集,而當地棉紡織業也快速崛起,真實工資在1760年代至1830年代間上漲40%,從英國真實工資最低地區一躍成為最高地區之一。此外,老貝利數據本身也為當時手錶普及程度作了佐證。許多手錶在小旅館裡失竊,或在與妓女飲酒時被扒走。這部分手錶均價2.3鎊,一般是工人等佩戴。富裕階層丟失手錶均價是5.7鎊。

亞當?斯密,鐘錶價格和工業革命



作者最後簡單討論英國製表業興衰歷程。上圖展示分位數回歸結果,上半部顯示1810年前,各價位手錶都在降價,且降幅都在1.3%每年左右。下半部展示1810年後英國產各價位表都在漲價,低檔漲幅在1%每年,高檔則達到3%每年。作者指出,早期英國製表業快速發展,一是科學家(如前述胡克、惠更斯)和熟練工人密切配合,二是深化分工。作者引當時考文垂一個製表商的原話:僅僅是機芯製造就有102道獨立工序。包銅、馬輪、發條盒、馬叉、擺輪、棘輪等細小部件都有專門生產商。儘管科學動力不明顯,但相互聚集的製表商改進機器和工藝帶來了每年約1.5%的勞動生產率進步。熟練製表工還可能為同地區工業帶來正面溢出效應。此外,製表工人也屬於當時工人群體中教育程度較高者。根據1773至1845年一間教堂保留結婚檔案:只有28%製表工不能簽名。而這個比例在礦工和普通工人中分別是83%和69%。


不過,英國製表業很快就被大陸國家超過。作者給出解釋是勞動成本高(1815年時約為蘇黎世兩倍)、比較優勢不明顯以及在組織和技術上保守。

文章來源:Kelly M, O Grada C. Adam Smith, Watch Prices,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forthcoming.


關注訂閱號的同時,我們也誠邀八方學人發送電郵建言獻策。「量化歷史研究」旨在凝聚一批對歷史研究有激情、有熱情的朋友,共同推動以量化研究方法研究經濟史,金融史、政治史、社會史、文化史等各類歷史題材,分享觀點,共享資料。我們的郵箱:lianghualishi@sina.com。期待您的聲音!


輪值主編:熊金武 責任編輯:彭雪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化歷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商業帝國主義:冷戰時期的政治干預與貿易
難說再見的馬爾薩斯?來自古羅馬的證據
夏涼日有清風度——從需求側看空調技術的早期擴散
結構轉型、生產率增長誤測與服務業成本病
授課老師個人簡介——方修琦

TAG:量化歷史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威少、亞當斯等人前往訓練營和坎特道別
亞當·斯密名言
師徒變仇人,溫格亞當斯一心結不解難泯恩仇
重磅:雷霆啟動交易C方案,亞當斯等四將換考辛斯,只為打壓勇士
高級黑:勇士格林可以單防奧尼爾!唯一有效方法可以問亞當斯!
NBA總經理調查:聯盟最強硬球員,格林亞當斯並列第一!
莫雷轉發亞當斯鎖喉哈登有趣!
瑞秋·麥克亞當斯
弗吉尼亞海灘藝術與人文委員會或將停止對弗吉尼亞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資助
亞當斯大叔的區域曝光理論
亞當斯:溫格執教阿森納上癮,若去皇馬一年內下課
亞當斯:溫格本該離開阿森納,未來兩年別想奪冠
亞當斯自曝為何無法回到阿森納?曾批評溫格
亞當斯靈性轉型補缺雷霆最弱一環,新賽季能否成三巨頭外的關鍵點
NBA現役五大「球霸」詹姆斯控制整支騎士球權,亞當斯因此干架
「作弊」的開國元勛:美國總統亞當斯是怎麼考上哈佛的?
雷霆補強未完待續,亞當斯 兩選秀權正式報價小加索爾
聯盟幾大「強硬」之人 科比三度被害亞當斯格里芬有苦難言
威少亞當斯等雷霆球員與坎特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