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說生死和涅槃不過是黃葉止小兒 佛為什麼說涅槃?

佛說生死和涅槃不過是黃葉止小兒 佛為什麼說涅槃?


佛說生死和涅槃不過是黃葉止小兒 佛為什麼說涅槃?



華嚴五祖宗密大師在《圓覺經大疏》中說:「以一切種智釋圓明。」我們講的《華嚴金獅子章》,就是圓明、圓滿、滿教。

賢首國師說:「由圓明而證菩提。」只有圓明才能夠被稱為菩提。不管你是上弦月還是下弦月,那都不是滿月,都不能夠叫菩提。


《起信論》中說,諸佛菩薩的大智有無量的方便,所以安了個假名叫「一切種智」。通過修行可以證到一切種智。


《華嚴金獅子章》說「具一切種智,名成菩提」,成菩提在論文當中,是取它的圓滿之意。禪宗把假相後面的東西,妄念後面的東西稱為無位真人、本來面目、真如妙心等等。名雖各異,度眾生的妙用是一樣的。


這樣一來,我們在成菩提的時候,從最初發菩提心到不退菩提心,到修證菩提心乃至證到菩提心以後迴向給芸芸眾生,這其中是寂寥空性的,沒有自我,沒有私我。最究竟的菩提,必須是無形無相的才可以。如果有自我、有私我,為了自己清凈,為了自己開悟,為了自己解脫而修道,那都不能夠稱為菩提。

下面我們要進入「入涅槃第十」這個部分的學習。


「見獅子與金,二相俱盡。」獅子是假相,金代表我們的佛性;獅子是眾生,金是佛;佛和眾生一體兩面,緣起的妙有和佛性也是一體兩面。


講到入涅槃的時候,生死和涅槃二相俱盡,佛說生死和涅槃不過是黃葉止小兒啼。佛為什麼說涅槃?因為眾生有生死,佛才講涅槃,等到眾生了生脫死了,不在煩惱里討生活了,涅槃也了不可得。這個地方大家要透過去,從體相上說,涅槃和生死是一體兩面;從究竟意義上來說,佛講涅槃是黃葉止小兒啼。


涅槃具四德:常、樂、我、凈;常是法常,樂是法樂,我是真我,凈是無形無相;這是佛在《涅槃經》里說的。


有很多二乘人和凡夫不理解佛講的妙意,甚至會起疑問。他覺得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講生老病死,講苦集滅道,怎麼講到最後變成了常樂我凈,於是他的腦袋瓜子就轉不過彎來了。

大家一定要知道,涅槃是相對於生死而來的,涅槃是葯,藥到病除,葯也不可得。從這個意義上講,涅槃是黃葉止小兒啼。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那我們的認知、我們的見地、我們的修行就上了一個台階。


也就是說,你不要認為有一個涅槃可得。如果你心裡認為有一個涅槃可得,那你就住在法相上了,住在法相上也不得解脫。


講到涅槃,我們應該了解它的四種狀態。當年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於五月月圓之夜望啟明星而悟道,用我們的話說就是開悟了,但是父母給他的肉身還在,這就叫有餘涅槃。


佛陀講經說法三百餘會,長達四十九年,活了八十一歲,在毗婆羅雙樹間,右脅而卧顯涅槃相,那就叫無餘涅槃。


火化以後,他的色身幻化成無量無邊的隨色身雲,花草樹木遍虛空界,都是他的法身,應不同的眾生而顯相。大家迷惑最多的地方就是,哪一天我們在五台山看到文殊菩薩顯相了,大家在雲端見到文殊菩薩騎一頭青毛獅子,但有的人說是真的,有的人說是假的。我們講的西方極樂世界,有人說真,也有人說假。那到底是真是假?

說來說去,還是看有緣無緣。這就相當於我們的手機,接通了運營商的信號,就能接打電話;你的手機處於關機狀態,運營商的信號再強,有也等於沒有。說有說無都成了兩端的話了,感通有緣無緣,有緣眾生悉得度。


包括肉身不爛、舍利現象、諸佛菩薩的種種顯相,眾生總是將信將疑,想用自己的第六意識,用思維心去揣度諸佛菩薩。


我打一個簡單的比喻,你就會猛然覺醒。就像烏龜在地上爬,它的眼裡只有兩種顏色,就是黑和白,它看到的世界就是長和寬。而人所看到的世界是立體的,有長寬高。但是,諸佛菩薩以及阿羅漢,證到了五眼六通,他們在虛空里飛行往來,不是你的肉眼所能夠猜測的。你對他說有說無是沒有用的。


如果用科學的語言來描述,諸佛菩薩生活在十一維空間,他可以無中生有,也可以馬上把有消失在你眼前。你如果不打開自己的意識界,你怎麼能夠理解五眼六通呢?

如果你修不到,那麼你至少要意識到,你的境界是有局限性的。你看不見的事物,並不等於它不存在。就像電在電線裡頭,你雖然看不見,但你能說沒電嗎?無線電波你抓不到,你敢說沒有嗎?


芸芸眾生千萬不要以自己為坐標,去揣度諸佛菩薩的世界。這樣的揣度只會讓你迷加轉迷,就是越來越迷。應當打開心結,與諸佛菩薩交流溝通,「二相俱盡,煩惱不生」才可以。能所俱空,能和所,生死和涅槃全部都空掉。就像前面講到的,憨山大師在甚深禪定當中證到了海印三昧、能所雙忘,達到了這種非常高的境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學院掃地僧 的精彩文章:

台灣曾經的風雲人物,黃任中 沉迷女色之禍害
對於富豪們來說,奢華無罪,節儉生活更加光榮
信與願是往生的關鍵 沒有信願 就難往生
青春期女性怎樣克服手淫?睡眠不要俯卧位,右側為宜
自我控制指南,除了在上廁所,嚴禁接觸身體隱私部位

TAG:佛學院掃地僧 |

您可能感興趣

黛玉為何看透生死?
佛說情為何物,真叫人生死相許?
師傅說過,為你生死輪迴,甘之如飴
嘆生死無常,他寫下了堪稱志怪鼻祖的小說
小小說:生死一刻
什麼叫不離不棄,什麼叫生死相依!
佛說殺生吃肉是輪迴生死苦海的重要原因
就在剛剛!阿根廷生死戰晉級但球迷惱了,梅西何曾這樣踢過球
孫悟空劃掉了猴類生死薄,為何猴子還是要死?誰在掌管生死薄?
感動:生死抉擇前,孕媽媽說:保小孩!
《白鹿原》到底講了什麼,讓我們對它的生死如此執念
酒酣耳熱時,大臣表忠與君王生死不離,君王說,我死後你殉葬吧,大臣咋說
康熙皇帝得了啥怪病?生死之間竟又是誰救了他
到底是因為什麼?丈夫生死關頭棄她而去!
孫悟空不是劃掉猴類生死薄了嗎?為何猴子還是要死?
菩薩和佛祖都是不死之身,怎麼還會有生死輪迴呢?
佛眼觀生死,到底什麼決定了你的人生?
黃軒給考生加油,自己卻徘徊在生死邊緣!稱:不知哪天我將離去
文藝愛情說說:你說十里桃花兩人一馬,後來謝了繁華生死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