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文|王小凡

這是一碗毒雞湯。哦,不。它連雞湯都不是。


當我們打開朋友圈,會有一種感覺:朋友圈就像新聞聯播,那裡的人們生活得都很快樂。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好,現在新聞開始。今天的新聞主要有以下幾個內容:


1 秀恩愛(看你們這些單身狗!)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2 曬旅行(看你們這些加班狗!)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3 po自拍(看我美不美?)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4 曬美食(看你們這些快餐狗!)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5 炫富(看你們這些qiong逼!)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6 裝逼(看你們這些low逼!)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這些內容已經成為朋友圈的日常。


經常刷朋友圈的人們可能會納悶,為什麼朋友圈裡面的好友都似乎過得比我好,比我牛逼?


長期暴露在被打擊的傷害之下,你不免開始懷疑自己,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01


朋友圈真是個危險的地方!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人們使用社交網站的主要動機就是維繫人際關係、進行自我呈現以及獲得好友的信息。


研究發現,社交網站有助於個體獲得必要的社會連結和支持, 滿足個體的歸屬感, 累積並拓展個體的社會資本,降低孤獨感 提升個體的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水平。


但是,另一方面,社交網站使用也會帶來消極的影響。 如導致壓力水平的提高和自尊水平的降,以及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水平的降低。


研究發現,社交網站使用與抑鬱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


換句話講,你朋友圈刷得越多,那麼你的抑鬱情緒就可能會越嚴重。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圖:社交媒體使用調查


(72%的成年人每天登陸社交媒體的網站。這些人每周至少花費23小時進行社交媒體的使用。也就是說,大家平均花費每周14%的時間在社交媒體上面。)


02


朋友圈刷得越多,越抑鬱?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近日發表在《心理學報》上的一項研究說明了社交網站的使用與抑鬱情緒之間的內在關係。


該研究來自於青少年網路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研究人員對1038名有社交網站使用經驗的中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社交網站的使用能夠顯著預測抑鬱癥狀出現的頻率,並且,這種影響是通過個體的上行社會比較和自尊而產生作用的。


Festinger提出的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個體常常會通過與他人相比較來認識和評價自己。並且,這種比較是一個無意識的自發過程,只要你接觸到了他人的信息,就會自動進行社會比較(那些勸你不要和別人比的言論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與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叫做上行社會比較,比如和王思聰比有錢。


與不如自己的人進行比較叫做下行社會比較,比如和郭敬明比身高。


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下行社會比較會提升人們的積極情緒體驗和自尊水平,上行社會比較則會降低人們的自我評價和自尊水平。


03


在社交網站中, 我們往往會覺得別人過得更好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相關的研究發現,相對於現實生活,人們在社交網站中會更多地表露積極情緒和幸福感相關的內容且在社交網站中, 人們往往會覺得別人過得更好, 更幸福, 更成功


所以,刷朋友圈極易引發上行社會比較,這種上行社會比較會誘發消極的情緒體驗,降低自尊,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不如別人的感覺」是誘發個體抑鬱的重要機制,低自尊是導致個體抑鬱的重要危險因素。


曾有雞湯說過,你要多去接觸比你優秀的人(假設朋友圈優秀的人都是優秀的人)。但是雞湯沒有告訴你另外一句話:長時間接觸比你優秀的人,小心抑鬱!


04


你應該怎麼做,才能不因此抑鬱?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所以,為了防止一不小心就抑鬱了,你需要:


1.屏蔽那些比你優秀的人的朋友圈,眼不見為凈。


2.把朋友圈戒了,再玩朋友圈就剁手。


如果這些你都做不到,再試試下面的方法:


第一減少刷朋友圈的時間。


朋友圈已經成為大部分人的生活必備。減少刷朋友圈,不僅可以從無關自己的別人的生活中解放出來,還可以讓你避免因為社會比較所帶來的抑鬱。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圖:社交媒體使用調查


(註:66%的人表示在使用社交媒體之後難以放鬆或者入睡。25%的人表示在網路上的對比讓自己對生活和工作感到不滿意。50%的人在不能使用社交媒體的時候感到焦慮或者不舒服)


第二、進行下行社會比較時思考你為什麼不能更好。


正因為社會比較是一個無意識的自發過程,所以減少社會比較變得非常困難。既然無法減少社會比較,那麼只能夠改變比較對象。當你在朋友圈中受到傷害後,到醫院到城中村到工地去看看,這種下行社會比較所帶的的幸福感能夠抵消掉上行社會比較所帶來的焦慮感。


這是因為人在遭遇痛苦或失敗的時候,如果發現有人和自己一樣或者比自己更痛苦,他會獲得一種被驗證的安慰。在美國註冊校園心理首席諮詢師任欣妮看來,這是中國的「羞恥文化」在起作用。


如果一個中國人和一個美國人同時做了一件錯事,中國人會傾向於否定自己這個人,於是乎他要通過「與人比慘」來給予自己安慰,而那個不在羞恥文化下長大的美國人,並不會去否認自己,而會去挖掘自己究竟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行為,從而反思學習,找到改變的方法。


如果你發現朋友圈裡面呈現出一個你嚮往的生活方式,你也可以去思考,為什麼自己不能那樣去生活?


第三、意識到朋友圈內容的積極化傾向。


人們在發朋友圈之前,會對要發布的信息進行自主的編輯,這個過程具有一定的策略性,人們會更多的突出積極的和理想化的自我信息。


因此,朋友圈的內容其實來自於人們有意的積極化呈現,屬於一種印象管理和社交整飾行為,而真相是,別人的生活其實沒有朋友圈所顯現出來的那樣光鮮亮麗。意識到這一點,將會減少社會比較的負面作用。


第四變得比他們更優秀,然後去「傷害」他們。


在朋友圈發比他們更高大上的東西,fu相傷害,以達到心理上的大諧和。(ps:本毒雞湯有強大科學依據支撐,但也有娛樂吐槽之意。)

你最好屏蔽朋友圈那些比你「優秀」的人



參考文獻:


Appel, H.,Gerlach, A. L., & Crusius, J. (2016). The interplay between Facebook use,social comparison, envy, and depression.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9, 44–49.


McEwan, B. (2013). Sharing, caring, and surveilling: An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model examination of


Facebook relational maintenance strategies. Cyberpsychology,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6(12), 863–869.


Zhong, Z. J.(2014). Civic engagement among educated Chinese youth: The role of sns (socialnetworking services), bonding and bridging social capital. Computers& Education, 75, 263–273.


Deters, F., & Mehl, M. R. (2013). Does posting Facebook status updatesincrease or decrease loneliness? An onlinesocial networking experiment. Social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4(5), 579–586.


Valenzuela, S.,Park, N., & Kee, K. F. (2009). Is there social capital in a social networksite? Facebook use and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trust, andparticipation1.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4),875–901.


Chen, W. H., & Lee, K. H. (2013). Sharing, liking, commenting, anddistressed? The pathway between Facebook interaction and psychologicaldistres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6(10),728–734.


Qiu, L., Lin, H., Leung, A. K., & Tov, W. (2012). Putting their bestfoot forward: Emotional disclosure on Facebook.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5(10), 569–572.


Chou, H.-T. G., & Edge, N. (2012). 『『They are happier and havingbetter lives than I am』』: The impact of using


Facebook on perceptions of others』 lives. Cyberpsychology,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5(2), 117–121.


Sloman, L., Gilbert, P., & Hasey, G. (2003). Evolved mechanisms indepression: The role and interaction of attachment and social rank indepressio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74(2), 107–121.


Orth, U., Robins, R. W., & Roberts, B. W. (2008). Low self-esteemprospectively predicts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3), 695–708.


Gonzales, A. L., & Hancock, J. T. (2011). Mirror, mirror on myFacebook wall: Effects of exposure to Facebook on


self-esteem.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14(1-2),79–83.


牛更楓,孫曉軍,周宗奎,孔繁昌,田媛.(2016).基於QQ空間的社交網站使用對青少年抑鬱的影響:上行社會比較和自尊的序列中介作用.心理學報,48 (10),1282-1291.


(特別感謝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生牛更楓的研究和論文。)


責任編輯丨宇宙第一精分少女Lily


今日互動:


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呢?


朋友圈刷的越多越不開心?


最讓你想拉黑ta的一個朋友圈是怎樣的?


我想聽,


你的故事。


晚安。


我每天在廣州五山13樓,


為你原創一篇心理學文章。


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是什麼讓你挺下去的?
最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帶你走出抑鬱情緒
從地獄回到人間:一個抑鬱症患者的療愈日記
讓你看透生活的9個心理學法則

TAG:壹心理精選 |

您可能感興趣

我被最好的朋友屏蔽了朋友圈
你曾被最好的朋友屏蔽了朋友圈!
我最愛的人把朋友圈對我屏蔽了
是什麼讓你屏蔽一個人的朋友圈?
朋友圈裡你最煩哪種人?
「我屏蔽了你的朋友圈。」
那些不愛發但愛看別人朋友圈的人
如果有人对你屏蔽了朋友圈
我就是你們朋友圈裡面最討厭的那種人
朋友圈那些秀恩愛都是騙人的!學了這些技能你也可以秀恩愛!
你屏蔽你爸媽的朋友圈了嗎?
講真,朋友圈愛發這些的女人最可怕
講真,朋友圈愛發這些的女人最可怕
你比朋友圈的自己過得更好嗎
你擁有什麼樣的朋友圈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優秀的人不愛發朋友圈?
你的朋友圈裡可能都是「假朋友」
你的朋友圈,藏著你最真實的人品
你怎麼也不知道,我朋友圈裡這幾位特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