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位戰功赫赫的抗日名將,身高都在1米9以上

三位戰功赫赫的抗日名將,身高都在1米9以上

吉鴻昌、楊靖宇與彭雪楓,都是戰功赫赫的抗日名將。他們三人有諸多共同點:犧牲時都不超過40歲,都是河南人,都是中共黨員,身高都在1米9以上。其中,吉鴻昌1米93,楊靖宇1米93,彭雪楓1米91左右。


吉鴻昌:「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三位戰功赫赫的抗日名將,身高都在1米9以上


1933年7月12日,吉鴻昌挑選40名精裝士兵化妝成偽軍混進多倫,與主力部隊裡應外合,攻入城內。經過三個多小時肉搏,日軍棄城潰逃,失陷72天的多倫終被同盟軍收復。


這是中國軍隊從日軍手中收復的第一片國土。


吉鴻昌原名恆立,別號世五,1895年10月18日出生於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一個貧農家庭,18歲投軍從戎。參軍後,吉鴻昌每逢作戰總是衝鋒在前,毫無畏懼,人稱「吉大膽」,並屢獲升遷。1925年5月,吉鴻昌升任第10軍軍長,同年7月就任寧夏省主席。

1930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路軍總指揮兼第三十軍軍長。國民黨向中央蘇區發動反革命「圍剿」,蔣介石令吉鴻昌進攻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還給他送來了河南省主席委任狀。不願執行「中國人打中國人」政策的吉鴻昌拒絕接受命令,撕毀了委任狀。為此他被蔣介石撤銷職務,被迫「出國考察實業」,實則是變相流放國外。


淞滬抗戰爆發後,吉鴻昌秘密回國,並於1932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吉鴻昌籌組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攻克了塞外重鎮多倫,擊斃日偽千餘人,聲威大震。9月部隊進入平北山區卻陷入國民黨軍重圍。為了保存抗日火種,吉鴻昌接受了國民黨當局的調停條件,含淚離開了部隊。


1933年10月,吉鴻昌秘密回到天津,他在法租界的家很快成為中共的秘密活動聯絡站,並於1934年5月組織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注意,南京當局密令刺殺吉鴻昌等人。


11月9日,特務們刺殺吉鴻昌未果後,法租界派巡捕逮捕了吉鴻昌,秘密引渡到北平軍分會,關押在北平陸軍監獄。


1934年11月22日晚,北平軍分會對吉鴻昌進行「軍閥會審」。11月24日,蔣介石密電下令對吉鴻昌「就地槍決」。

就義時,吉鴻昌就像平時出門遛彎兒一樣從容走向刑場,走著走著他忽然停了下來,撿起一根樹枝,在刑場的土地上揮手寫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的就義詩,慷慨就義,時年39歲。


楊靖宇:其犧牲之壯烈,連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



三位戰功赫赫的抗日名將,身高都在1米9以上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字驥生,化名張貫一,1905年2月13日生於河南省確山縣李家灣村。1927年春被選為確山縣農民協會委員長,同年5月初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秋到開封、洛陽等地做白區工作。1929年春到東北地區工作,先後擔任撫順特支書記、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等職。

楊靖宇指揮大小戰鬥數千次,表現出非凡的游擊戰軍事才能。最能體現楊靖宇指揮藝術的戰鬥主要是兩個,一個是三打邵本良,一個是南滿大迂迴。


1940年初,正是吉林省長白山區最冷的季節,氣溫下降到零下40多度,可楊靖宇領導的東北抗聯第一路軍依然在林海雪原中與日寇的重兵周旋。為了保存力量,楊靖宇決定,把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活動。


楊靖宇帶著兩名戰士來到大東溝附近,被敵偽特務發現。在同敵人的交戰中,這兩名戰士都英勇犧牲了。敵人從戰士身上搜到楊靖宇的印章,斷定他就在附近,於是斷絕交通,派出大批特務,化裝成進山打柴的農民搜尋楊靖宇。


由於叛徒告密,2月23日下午四時許,敵人在蒙江縣保安屯西南的三道崴子山上發現了楊靖宇。楊靖宇倚著一棵百年古松,雙手開槍痛擊敵人。他彈無虛發,敵人在他面前一個個倒了下去。楊靖宇左手負傷,鮮血直流,仍然頑強地用右手握槍射擊。就在這時,幾顆罪惡的子彈射中了楊靖宇的胸部,鮮血染紅了他的軍裝,又滲進了潔白的雪地。楊靖宇壯烈殉國,時年35歲。

楊靖宇為國捐軀後,日軍剖開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餓得變了形,裡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壯士喋血,為爭民族之氣,連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時任日軍「圍剿」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認:「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楊靖宇是真正的英雄!


彭雪楓:蕭蕭劍氣漫漫路,熠熠將星夜夜輝



三位戰功赫赫的抗日名將,身高都在1米9以上



早在紅軍時期,彭雪楓就率軍南征北戰,所指揮的部隊屢為前鋒,戰功卓著,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組織過土成嶺戰役,兩次率軍攻佔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越過大草原,是紅軍時代聞名全軍的青年將領。


抗日戰爭中,彭雪楓初任中共河南省委軍事部長、八路軍參謀處少將處長、新四軍游擊支隊司令員兼政委,後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創建了豫皖蘇和淮北抗日根據地。在6年多的艱苦奮戰中,彭雪楓將中原抗日武裝部隊由300餘人發展到3萬餘人,進行大小戰鬥2700多次,累計殲敵4.8萬餘人。根據地從一塊到多塊,從小塊到大塊,成為擁有30餘縣、面積2萬多平方公里的全國19個著名的抗日民主根據地之一。


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東八里庄圍殲土頑李光明的戰鬥中,彭雪楓將軍親自指揮戰鬥,正當戰鬥勝利結束時,不幸被流彈擊中,英勇殉國,時年37歲,是抗戰中犧牲的新四軍最高將領。


20世紀80年代後期,在編纂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過程中,中央軍委對建軍60多年來眾多高級將領進行了全面、客觀、公正和實事求是的歷史評價,正式確認了33位軍事家,彭雪楓名列其中。(1994年8月經中央軍委審議,又確定增補3人為軍事家: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這樣,被稱為軍事家的共計36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杜漠冷 的精彩文章:

最牛落款張作霖手黑:對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嗎?
林肯赴葛底斯堡演說途中講了個中國笑話,樂翻了眾人
新四軍升級戚繼光鴛鴦陣,用梅花樁戰術吊打倭寇
越戰出征前,中國軍人先挖好自己的墓穴
啥叫玩火者必自焚?下令火燒圓明園者被火燒而死

TAG:杜漠冷 |

您可能感興趣

55年授銜的這十位大將各個戰功赫赫,開國十位大將的排名
戰功赫赫的共和國36位軍事家,排在鄧小平前面的只有3位
陝北紅軍的創建者之一,戰功赫赫資歷堪比上將,1955年卻只授少將
此人是降將,先後跟過五位主公,以創造800破10萬戰功,名垂千古
漢朝名將霍去病,一生戰功赫赫,為何卻在24歲英年早逝?
一個落魄俘虜,靠一道菜被封御廚,10年後戰功赫赫成敵國大將
他抗日期間戰功赫赫,40歲就當軍長
7位元帥和一位上將的戰功排行:粟裕倒數第一,第一名實至名歸!
戰功比上將多,擊斃俘虜敵中將9名少將55名,得罪人僅授中將
他戰功赫赫,16歲活捉敵中將,但晚年隱姓埋名,病入膏肓而去世
印度建國後的70年內,為何只晉陞了3位元帥,有何等戰功?
三國戰功顯赫結局卻悲慘的七大名將,一位含冤千年,一位被罵千年
馳騁疆場、戰功赫赫的名將——年羹堯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最後一位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1955年授銜:14位傷殘開國將軍 個個戰功卓著
岳飛麾下10大戰功顯赫的悍將排名,成也悍將,敗也悍將!
為大明立戰功一萬多次,75歲復出,90歲時在一片罵聲中死去
二戰德國27位最高戰功勳章獲得者圖傳-26-毛斯中將
戰功赫赫的名將,卻因殺了100個叛賊,就突然死了,這是巧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