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追風箏的人》在中國暢銷了十年,誰的功勞可能被忘了?

?《追風箏的人》在中國暢銷了十年,誰的功勞可能被忘了?



你可能感興趣的圖書背後的經紀人、書探,以及他們為何在中國沒有成形的故事。


是誰讓一本書和一位作者暢銷?




人們通常把功勞記在布蘭奇·克瑙夫 ( Blanche Knof ) 之類的出版商和圖書編輯頭上,在事後稱嘆她「對好書的嗅覺無與倫比,也極善社交」,總能及時地從艾略特、伍爾夫、加繆和波伏娃等那裡拿下版權,適時地推向市場。



這當然是最直截了當的做法,但並非所有時候都行得通。在更成熟的圖書市場,一本書在到達出版社前,就會發生曲折的故事:書探趕在版權代理人交易之前儘快獲取新書的信息,審讀書稿,再給出版商提供書稿反饋,與此同時,版權代理人得想辦法在和出版商的談判中抬高書的版權價格,還得說服他們加大對這本書的前期投入。




包括書探、版權代理人( literary agent ,也可稱文學經紀人)之類的職業在 19 世紀出現,現在,他們在專門的書探公司和版權代理公司供職,這些公司通常不大,但可能有超過 60 個來自全世界的客戶。據統計,美國目前已經有超過 1000 家的文學代理機構。




他們也是暢銷書背後的聰明頭腦。







1




 8 月 24 日晚上 7 點,北京東面的一間階梯大廳里坐滿了來參加小說《追風箏的人》中文版十周年分享會的觀眾。這些人手裡拿著藍色或者橙色的圖書封面,他們聽說《追風箏的人》的海外代理人錢德勒·克勞福德( Chandler Crawford )和中國代理人譚光磊會到場。




《追風箏的人》是圖書行業這幾年的一個傳奇。它被賣給了 61 個國家和出版商,作者卡勒德·胡賽尼( Khaled Hosseini )也成為當今世界最暢銷的作家之一,作品全球銷量超過 4000 萬冊。這相當於哈珀·李名作《殺死一隻知更鳥》自 1960 年出版以來全球的總銷量,後者也是一本經典暢銷書。


  來自:亞馬遜



當晚到場觀眾里的大多數此前並不知道錢德勒·克勞福德和譚光磊為這本暢銷小說做過什麼,但隱約感覺,《追風箏的人》之所以能成功出版,他們很重要——他們甚至足夠代表作者卡勒德·胡賽尼( Khaled Hosseini )出席這場十周年的紀念活動。分享會一結束,數十名讀者蜂擁向錢德勒和譚光磊索要簽名、合影。



不過,說真的,如果他們願意了解版權代理人的故事,他們可能會更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除了美國市場,這些驚人的銷量大半可以記在錢德勒的頭上。她在 14 年前代理了這本小說的海外版權,此後她奔波於世界三大書展(法蘭克福書展、倫敦書展和美國書展),才把這本書推銷了出去。




你可以在一本叫文學市場( Literature Market Place )的書或者網站上找到錢德勒的名字。這本書彙集了美國和加拿大等世界上總共 180 個國家圖書產業鏈上各個環節機構的聯繫方式和信息,包括出版商、文學代理人、銷售代表、紙張供應商和印刷商等等,相當於圖書出版業的「黃頁」,最早出版於 1965 年,每年更新一版。



《文學市場》,來自:austintexas



這些繁複的角色和名冊,顯示了一個(曾經)繁榮的出版行業的專業分工。分工的背後是高效運轉帶來的必然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作者是否能夠把精力專註於創作,從而保持高產?商業和文學之間是否可以保持清爽的關係?作者如何避免讓作品受到冷遇?當文學作品的衍生物越來越多,誰來處理一些跨界的麻煩?




版權代理人的出現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




在美國,出版社一般不會直接接收作者的手稿,一個不知名的作者要想出版自己的新書大多需要通過文學代理人這一中介。他們與作者簽訂合約,代替作者和出版商聯繫、談判,將作品的版權賣出,讓作家在稿費和版權收入上最大程度地受益。有時候,代理人甚至僅憑著前 100 頁的未完成書稿或者一紙計劃書就要說服一個謹慎的出版商。




你很難用一些更時髦的行業去直接類比出版業里的代理人。比方說在演藝行業,演員通常也需要經紀人幫忙找活兒、找項目,但在好萊塢的幾大經紀公司,經紀人更緊盯的是各大影視公司的最新動態,一旦放出空缺,他們就力薦自己代理的藝人——這和在展銷會上推銷作品不大一樣。不過類似的是,他們同樣收取 15% 左右固定比例的費用,並且主要依靠人脈來工作。




「作者和經紀人是經濟利益共同體,作者和編輯是創意的合作方式」,錢德勒在接受《好奇心日報》採訪時說。有時候,這種經濟利益結合體會出現內部矛盾。最著名的例子數 J.K 羅琳和她的經紀人因為發展方向分歧和利益糾葛分手。




不過大多數時候,他們都相互致謝。《追風箏的人》在美國市場的版權代理人 Elaine Koster 在 2010 年去世時,作者胡塞尼說,我的寫作事業都歸功於她。








2




準確來說,錢德勒是一位海外文學版權代理人。她的前輩之一是去年逝世的 85 歲的拉美傳奇文學經紀人卡門·巴爾塞斯( Carmen Balcells )。




卡門·巴爾塞斯一生代理過 300 名作家,其中包括加西亞·馬爾克斯、巴爾加斯·略薩、胡里奧·科塔薩爾和巴勃羅·聶魯達等一批拉美作家。 2014 年,《紐約時報》一篇文章中稱,在拉美文學爆炸時,巴爾塞斯幫助這些西班牙語寫作者在歐洲和北美圖書市場找到受眾,她就是那個起到關鍵聯結作用的人。



巴爾塞斯和馬爾克斯、略薩等,來自:elconfidencial



錢德勒的代理事業沒那麼具有里程碑意義,但做的事兒也差不多。




《追風箏的人》 2003 年在美國一經出版就非常暢銷,但比如像以色列、中國、波蘭等外國的圖書編輯不一定會立馬發現這一點,這是錢德勒們這樣的海外文學代理人派上用場的時候。由於各國語種、審查制度、讀者趣味、和出版商關係程度等的不同,這同樣需要海外代理人幫忙。




有賴於全球化,一本書全球熱銷的現象更常見了。在新興市場,版權圖書更是大受歡迎,以中國為例,在美國亞馬遜長年最暢銷的 20 本書當中,引進過來的簡體中文版就達 16 本。在沒有引進的暢銷書中,有 3 本是 E·L·詹姆斯的「五十度灰系列」(《五十度灰》《五十度黑》《五十度釋放》),這很可能是因為題材敏感所以無法引進到大陸。而所有這些暢銷書都有繁體中文版。




商業類書籍,自助的實用工具書、技術類和育兒類的書籍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預期甚至超出你的想像。紐約最大的書探公司瑪瑞亞坎貝爾 ( Maria B Campbell ) 的書探 Mike Nardullo 在今年 7 月的 2016 「北京出版交流周」上說,這些類型的書在其它市場還只是提議出版時,「就已經相當快速地賣往中國了」。




這讓海外代理人變得較以往更重要,也更忙。




錢德勒在幾年前開了一家專門做海外版權代理的公司 Crawford Agency 。作為一個有著 18 年從業經驗的文學代理人,錢德勒和各國出版商保持了長期聯繫。每年,她在各大書展上不斷認識新的出版商,也會和老朋友們時不時地交換禮物,再寄去一本出版商必定會感興趣的新書。




2003 年,她就給以色列特拉維夫的一家出版社寄去了《追風箏的人》。「一個周后,他給我致電,這本書讓我哭了,我要出……然後《追風箏的人》在以色列賣了 35 萬冊。現在這個出版商也成為以色列最好的外國文學出版機構之一。」錢德勒在北京書展上談起這件事,依舊有點得意。




10 年前,錢德勒在中國找到了另一位合作夥伴,來自台灣的版權代理人譚光磊,合作代理《追風箏的人》在中國的版權。在這個陌生的圖書市場,錢德勒必須把部分的權利讓渡出去,才能把握這裡的文化。因為《追風箏的人》涉及阿富汗、蘇聯和穆斯林,題材陌生且敏感,很多出版社拒絕了出版,甚至有一家出版社還專門組織了一個評委會,挑出了 100 多個政治錯誤。




最終《追風箏的人》在中國大陸順利出版, 10 年來長居暢銷排行榜前列,發行量達到了 500 萬冊。




8 月底,錢德勒在滿滿一整廳的中國觀眾身上再次見識到了這本書的生命力。她打算回去之後給 60 多個出版商寫電子郵件,讓他們知道胡賽尼在中國有多成功——出版商們相信,這多半是代理人的功勞。




說不定,這就是下一門生意的開始。








3




在美國,《追風箏的人》的出版一開始也不那麼順利,最終多虧了一位名叫 Elaine Koster 的代理人。




 2002 年 6 月,胡賽尼把曾被《時尚先生》《紐約客》等拒絕的短篇小說改寫完成為長篇的《追風箏的人》後,就開始夢想著出版第一本自己的作品。按照美國出版業精細的分工,他找到了我們開頭提到的那本《文學市場》名錄,給 20 多家文學代理人寄出手稿,只有 Elaine Koster 接受了手稿。




Elaine Koster 在後來被認為是慧眼識珠和胡塞尼最感謝的人,她也憑藉《追風箏的人》成為了美國知名的文學代理人。2003 年 5 月,《追風箏的人》正式由河源出版社( Riverhead )出版。十個月後,《追風箏的人》推出平裝本,之後在《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整整待了 130 周,而此前哈珀·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只在此榜待了 98 周。




錢德勒拿下了這本小說的海外代理權。9 月,Elaine Koster 向美國國內的出版商出售了這本書的美國版權。當月交易完成後,錢德勒才開始向其他國家售賣版權。「因為美國是一個標杆,以很大的一個價錢賣給一個大的出版商和以很少的價錢賣給一個小出版商,這對國外的意義是不一樣的」,錢德勒解釋說。前者當然意味著,它會擁有更大的籌碼和海外的出版商談判——河源出版社的母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大眾圖書出版商之一的企鵝集團。  



來自:亞馬遜



現在輪到錢德勒出馬了。




讓我們來詳細說說那個在以色列暢銷的故事是如何發生的。90 年代末期,錢德勒在法蘭克福書展上認識了一位以色列的出版商。錢德勒當時認為自己手裡《相約星期二》的主角正好也是猶太人,就推薦了這本書給他。最終書籍得以在以色列出版,賣得還不錯。2003 年 10 月,錢德勒在法蘭克福書展上遇到了這位老朋友,兩個出版人像例行公事那樣交換了禮物,並交流有什麼書可以出。




原本,這是一家只出版非虛構作品的以色列出版社,但錢德勒在交談結束後把《追風箏的人》的樣書寄到了特拉維夫。




《追風箏的人》的以色列版暢銷意味著,出版商的口味可能並不會被一些簡單的分類所固定,他們過去是出版機械工業類的書籍,轉頭也會希望能抓住一些時下流行的人文社科類書籍。




版權代理人得清楚地了解這一點,他們還得盡量多地結交潛在的客戶,並和他們頻繁地保持聯繫。對於老手來說,這差不多是種本能。在錢德勒暫退出版業的那幾年,她說,她實在太想念法蘭克福書展上的老朋友了,這是讓她在 1998 年重新回到這個行業的重要原因。




書展也是版權交易最重要的渠道。據業內人士估計,約 80% 的版權交易都是在書展上開始的,而其中大多數都在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法蘭克福書展進行。在錢德勒的個人介紹上,參加書展的信息被擺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同樣重要的消息包括,她代理的書賣出了多少的版稅,以及被賣到了多少個國家。




「法蘭克福過去有一點很有名:版權交易大半是晚上喝酒的時候完成的,各個大出版社都在爭著開更大的 Party 、酒會;甚至很多人第二天下午才來書展現場,因為都頭大了。前一天喝到凌晨兩三點。老朋友年年都在那兒見, 20 年都認識,每一年至少得喝酒,可以不做生意,但是一定要喝喝酒,說說自己看到的書」,紙托邦創始人 Eric Abrahamsen 在今年 5 月的一次關於版權購買和銷售的分享會上說。紙托邦是創建於 2007 年的中國當代文學英譯推介和中英譯者交流等的平台。



Eric Abrahamsen ,來自:nationmultimedia







4




版權代理人的工作有時候聽起來就像個圖書編輯。 2014 年德國最暢銷圖書、全球銷量超過 500 萬冊的《腸子的小心思》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起初,代理人米夏埃拉·羅爾( Michaell R?ll )在網上發現了一個關於腸子知識的報告視頻,視頻中的女孩把腸子講得生動有趣,羅爾覺得腸子這個話題特殊且重要,她主動聯繫了這個名叫朱莉婭·恩德斯的女孩。




朱莉婭·恩德斯是個學生,毫無寫書經驗,羅爾幫助修改完成了約 50 頁的寫作計劃書。在拿著計劃書見了幾百個出版商之後,羅爾看中了德國 Ullstein 出版社針對此書提供的出版計劃、媒體營銷策略和插畫合作,這之後,羅爾審讀書稿、把握出版時間、標題、插畫、營銷策略和維護作者形象等等工作,與出版社一起塑造了一個暢銷書作家,這些工作幫她從國內銷售收益中獲得 15%的報酬。



來自:亞馬遜



但如果要把書賣到國外,情況就有些不同。海外版權代理人更少地參與創意部分,但需要了解各國的出版市場情況、版權交易的法律流程,包括合約和報價,還得積累異國的人脈。




書探在這時候幫了錢德勒大忙。在出售胡塞尼海外版權時,他在義大利、法國、挪威、巴西和丹麥選用了同一家書探,一家書探可以同時服務於不同國家的出版商,儘管在一個國家,他們只能有一位出版商客戶。書探公司幫助出版商在別國發現適合本國出版的好書,趕在競爭對手之前及時提供消息。




出版社的圖書編輯、版權代理人和書探的分工略有重疊,三者之間的人員也時有流動。Elaine Koster 在成為代理人之前是個圖書編輯,代理過斯蒂芬·金, Mike Nardullo 過去是企鵝出版社的圖書編輯,錢德勒做過圖書編輯,也做過 15 年的書探。「做書探的時候要讀很多書,而且要和文學代理、出版商一起吃飯喝酒,進行一些社交,試圖『偷偷』地打聽,先人一步拿到書的消息。」錢德勒說。




不過,等到錢德勒 1998 年再一次出現在法蘭克福書展上時,她的身份變了,成了一位為作家服務的「文學代理人」,她需要開始和出版社討價還價,並說服他們買下書稿,而不再只是遞交一份帶點兒批評的公允的審讀報告。錢德勒的生活也從參與社交、獲取信息、讀大量書和寫審讀報告變成了奔波於書展和各個國家的出版商之間。




即便如此,錢德勒在北京書展上一場名為「和暢銷書作家一起工作的日子」的分享會上說,她清楚地記得作者胡賽尼和家人的生日,會為他們精心準備禮物。同時,她還會和胡賽尼一起觀看胡賽尼最愛的橄欖球比賽,即使她到現在還是一點都不懂。




沒有其他辦法,關係對文學版權代理人來說是最重要的東西,不管和作家的關係還是和出版商的關係都是如此。尤其是當作海外版權輸出和引進時,出版人往往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市場,加上語言的障礙,「唯一的信息渠道只能是你信任的人」, Eric Abrahamsen 說。








5




「總歸來說,一切都是人」,從事了 12 年版權代理人的譚光磊總結道。他是《追風箏的人》在中國的合作代理人,和錢德勒一道出現在十周年活動上的夥伴。




在 7 月北京出版交流周的一場公共講座上,譚光磊覺得代理人就應該多跑去認識編輯和同行。「出版交流周這種活動其實有點像成人版的夏令營,大家先交朋友,一群人在一起吃喝玩樂,建立起某種革命情感,之後再來談生意。也許是三年,也許是五年後,才會開花結果」,譚光磊說。




今年是錢德勒第一次參加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儘管這個書展有時被列為「四大國際書展之一」,但對大部分的海外版權代理人來說,更準確的說法顯然是「三大國際書展」。中國的出版社和圖書編輯很少在「三大國際書展」上出現,他們也很少(有的甚至認為沒有必要)和外國的圖書編輯和版權代理人有密切的聯繫。在亞馬遜上搜索海外市場的暢銷書,試圖直接聯繫作者是更常見的做法。



法蘭克福書展,來自:cnpubg


倫敦書展,來自:cnpubg


美國書展,來自:chineseradioseattle


北京書展,來自:cri



但在十多年前,《追風箏的人》的中文版權交易還是遵循了行業的「老派」做法,出版也至今仍然推崇這種做法。




2004 年,錢德勒收到台灣一封請求共同代理版權的電子郵件。這個人正是譚光磊,那時 25 歲的他剛從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開始涉足版權代理這個行業。一開始,沒有人脈,譚光磊就每天登陸一個名為「出版人市場」( Publishers Marketplace )的網站,這個網站每天會公布最新的版權成交報告。於是他就挨著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書聯繫,想成為其代理人,不出意外,對於一個看重人際關係的傳統行業,譚光磊收到的「 99% 的回信都是:對不起,我們已經有獨家代理了」。




錢德勒隨手把一本越南裔美國作者寫的小說《鹽之書》拿給了譚光磊,開啟了他倆的合作。譚光磊把這本書順利賣出後,錢德勒「很高興」,給了他第二本書《追風箏的人》。




不過,就像我們前面說的那樣,版權書的競爭較以往變得更激烈了。「現在我們在國外買版權的時候,不是買,而是搶的狀態,基本上特別好的東西還是容易被人看到的。他們說的前十名早就被中國(出版社)的版權(部門)看了不下 20 遍。怎麼樣能夠增加你這個行業本身的知識,並且跟他講你為什麼要這個東西真正的理由,其實還是很少的」,曾經在法國 FEI 出版社做版權貿易的徐革非在今年 5 月一次關於版權購買和銷售的分享會上說。




可即便如此,人們似乎還是沒有意識到版權代理人在行業的繁榮發展中發揮的作用。「磨鐵曾經試驗過,你可以專門來提供選題,不去做執行,並沒有真正引發人更多興趣,也沒有做出什麼效果」,曾任磨鐵鐵葫蘆圖書總編輯助理和文治圖書主編的金馬洛回憶道,金馬洛現在是作家版權品牌經紀公司讀蜜傳媒創始人。




中國新晉的、從圖書編輯轉行的版權代理人看重的是圖書市場之外的東西。金馬洛在北京書展上的發言可能說出了中國新近冒起的版權代理人的心聲:「我們不僅和出版業合作,也和整個 IP 產業相關的影視、動漫和遊戲合作。」




娛樂業和圖書行業同樣兜售創意,它們天然有相通的地方。書探公司 Maria B Campbel 同時也是華納兄弟和新線電影公司的獨家文學代理,為他們找到合適的文學選題,進行影視改編。但錢德勒目前沒有拓展到娛樂業的打算。在更成熟的圖書市場和娛樂市場,錢德勒說,更常見的做法是,圖書的版權代理人和影視版權代理人截然分開。






題圖來自:doubanio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一個月了,還是看好奇心日報吧
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去海外凍卵,她們為何做出這種選擇?
明天凌晨一點,蘋果會發布希么產品?
摩拜在北京也火了,想在中國普及公共自行車能行嗎?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追風箏的人》:一本暢銷書的十年
慈禧太后的外國情人,回國後寫了一本《太后與我》,在國外很暢銷
泰國的紅牛能暢銷全球,為什麼中國的涼茶卻走不出去?
中國無人機為何如此暢銷 英國給出的答案讓國人徹底興奮了
這一步,或許不能讓DS迅速暢銷,但卻打開了未來的大門
美國暢銷作家親歷死亡:未來並不是不可變,人類是英雄
三星S8仍舊是暢銷產品,闢謠:退出中國市場,不可能!
中國製造的拖鞋在非洲非常暢銷,但是依舊很多人買不起!
當了幾十年的化學教授,他卻無意間打造了暢銷全球的手工皂,如今限量進口,錯過等一年
一本書的意外暢銷,背後你不能不知道的驅動力有哪些?
中國無人機為何能暢銷全球?背後原因美軍知道,有苦說不出
李碧華:她是最神秘的暢銷書作家。文字妖氣十足,魅力經久不衰,創造了無數絕世經典。但少有人知李碧華是誰。成名數十年,從未露過真容
第二季度全球最暢銷國產機竟然是這款,雷軍看了要笑了!
這雙你可能未聽過的球鞋居然佔據美國暢銷榜首位?!
三年賣了八輛,打破了國產銷售最不暢銷紀錄!
她是日本最有趣的老婆婆,寫出了日本史上最暢銷的書,八旬的老嫗,五歲的心!
比秘密花園還要火的禪繞畫,從美國暢銷到台灣!究竟是怎樣的魔力讓千萬人著迷?
「你們最大的問題啊,是太暢銷!」
我國經典武器,在美國暢銷,甚至賣到脫銷的,三把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