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畫幅形式及裝裱
中國畫「手卷」(捲軸)
中國畫有不同的畫幅形式及裝裱形式,如手卷、條幅、條屏、中堂、斗方、冊頁、鏡芯、扇面等。
展開的董源《瀟湘圖》手卷
手卷的外套
手卷,也稱長卷,是中國畫的裝裱形式之一,手卷畫裱成長軸一卷,多是橫看,畫面連續不斷。如五代董源的《瀟湘圖》手卷》。
手卷主要用於在桌面上欣賞,畫幅的前、後,特別是後面留有相當長的空白,供欣賞者題寫贊語或鑒定意見。
長卷的形式
中國畫手卷示意圖
手卷外有「包首」,「包首」之上貼有「題籤」。前有「引首」,中為「畫心」。緊連畫心兩邊的是「隔水」,後有「拖尾」。
中國畫的「立軸」
立軸主要用於豎式構圖,懸掛欣賞。畫幅的上下左右常常有文人或收藏家題字讚賞。
「立軸」示意圖
中間部分稱「畫心」,上有「詩塘」、「天頭」,下是地腳。上下又有「隔水」,有的天頭貼「驚燕」。起初「驚燕帶」不貼實,能飄動,後貼實,純為裝飾。「畫心」上下端可加鑲錦條,稱「錦眉」,亦稱「錦牙」。
中國書畫「冊頁」
「冊頁」示意圖
文徵明的《人物故事圖冊》
冊頁是將繪畫裝裱成書的形式,攜帶、欣賞和保藏均較方便。有的冊頁是頁頁相連的,有的則是活頁。因畫幅不大,亦稱「小品」。如明代文徵明的《人物故事圖冊》。
豎式鏡心
宋代《芙蓉圖》
鏡片,亦稱鏡心,是托裱後的畫心,適用於夾放在鏡框內,故稱鏡心。其形式橫、豎皆可,是一種簡化了的立軸裝裱形式,可裝在鏡框里懸掛欣賞,如宋代《芙蓉圖》。
中國的鏡框設計講求簡練,不重雕飾。
五代徐熙《豆花蜻蜓圖》
清代錢慧安的《人物》
扇面是中國畫的一種書畫形式。團扇或扇形的形式美麗,所以有人將畫面剪成扇形才作畫,然後裝裱。
「團扇」面,如五代徐熙《豆花蜻蜓圖》。「扇面」如清代錢慧安的《人物》。
明代丁雲鵬的《洗象圖》
五代《牧馬圖》
一長條形的字畫為條幅,如明代丁雲鵬的《洗象圖》。一張正方形的畫幅是斗方,如五代的《牧馬圖》。
來源:看得書畫(kandeshuhua)
文字圖片由「雲上文化」編輯
轉載請註明來源:雲上文化「ID:yunshangshuhua」




TAG:雲上文化 |
※本色,黑白大畫幅的魅力
※全畫幅or半畫幅
※畫家鬼斧神工打造栩栩如生肖像畫,廢墟秒變巨型畫幅
※畫幅與構圖創意
※EDIUS畫幅處理:畫中畫、分屏、長寬比等
※藝術性跟畫幅尺寸有關係嗎
※為自己喜歡的電影畫幅插圖
※小畫幅里的大世界
※《媽咪》畫幅比的作用
※攝影教程|用圖示直觀表示攝影中的畫幅大小
※他畫幅自畫像,不小心畫下了世界 走進卡夫卡的城堡
※攝影發燒友最愛 萬元全畫幅單反橫向評測
※畫幅大小與展廳視覺效果
※底大一級壓死人,簡單說說單反的全畫幅和半畫幅的區別
※哈蘇X1D:微單的機身,塞進了中畫幅的靈魂
※畫面盡收!索尼最牛超廣角全畫幅G鏡開賣
※最小巧的速度型旗艦相機 索尼全畫幅微單A9圖賞
※藝術家用畫筆給模特照相,效果堪比全畫幅相機,一幅三千萬
※《奇異博士》觀影:IMAX全畫幅才容得下卷福全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