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多識活佛:關於藏密無上續中的男女雙修

多識活佛:關於藏密無上續中的男女雙修

多識仁波切——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西北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雪域當代深孚眾望的學者、藏漢翻譯家和教育工作者,以現代語言為您詮釋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文化!

多識活佛:關於藏密無上續中的男女雙修


把雙身修法視為「壞戒行為」,視為「淫亂污穢」的觀點,一是來自小乘和婆羅門禁慾至上主義,一是來自中國的傳統禮教。


佛教中有分別解脫戒、菩薩戒、密戒三種,分別解脫戒是僧戒,菩薩戒、密戒是在家和出家弟子的共同戒律。


是否犯戒行為,要從三戒統盤考慮。比如僧人根墮戒,殺生,不予取,男女事,謊言等,對菩薩戒來說,在利眾事業需要的情況下,可以靈活開許,大乘僧都要受菩薩戒,不會不知道特殊情況下的開許,難道這種菩薩的方便行為也可以當做「壞戒」和「穢行」而加以反對嗎?


在佛教中有禁慾之法,不禁慾之法,還有以欲為道之法。

大乘教的主要目的是斷所知障,不是煩惱障。(見彌勒《現觀莊嚴論》)漢地禪宗也有「煩惱即菩提」之說,四分律中也有一沙彌救出一跳河少婦,為滿足少婦的要求,沙彌答應還俗,當時有些僧人紛紛議論,佛祖說,該沙彌做得對,因為「救人事大,舍戒事小」。


密法是一種針對上根銳智修行人的特殊方便法門,在無上密中有許多與人體的自然規律、生理特點相應的快速入定生慧證空方法,故稱「成佛捷徑」,正如宗喀巴大師所說的那樣,金剛乘和般若乘在所證的空性方面沒有任何差別,只是在能證的主觀意識和證悟的方法上有許多善巧方便法門。


三乘顯教的修行核心是凈化心性,故以精神修養為主,無上密(因為下部密法不涉入此類問題),把人的意識和物質肉體看成了相互相依不離的辯證的統一體。


我曾在《佛教理論框架》一書中說過:「如果說顯宗是純精神的一元論的話,那麼密宗就是精神和物質的二元論」。


無上密認為精神和物質色體,有形和無形,運動和靜止,人體的精和血,氣和脈,男身和女身,智慧和方便等等都是陰陽二極,相依不離的統一體。

人類和一切生命的存在是陰陽平衡協調的結果,陰陽不平衡協調就會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影響,導致身心疾病,粗分的陰陽分離導致死亡,極細分的陰陽合體永不分離,是轉世和成佛的基因。


由於人體的陰陽以及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殊關係,在身心凈化證悟方面也有了與顯宗截然不同的修證方法和道路,男女合體修法也是其中的一個方便法門。


假若能利用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某些特殊規律,能導致分別意識息滅的深定狀態,能引發物我與虛空融為一體的法界體性直覺,這樣的殊勝方便法門,由於不符合某一方面的戒律和習慣,遭到某些人的非議和攻擊,並不奇怪。但把這種不符合戒律習慣的行為斥為「淫穢」、「鄙劣」,實在不符合精通佛理的善知識的身份。


把男女之事視為「穢行」,視為「鄙劣」實源於外道婆羅門。婆羅門歧視女性,視婦女卑賤不潔,不讓婦女入教、進神廟,提倡禁慾獨身生活。


佛教視眾生平等,也收在家出家的女弟子,允許帶欲修行。對婆羅門極端禁欲主義盛行起到了一些反抗的作用。

但在小乘的思想中仍有許多婆羅門舊文化的思想殘餘。


如佛陀第一次給自己的姨母摩耶夫人和妻子耶蘇達拉剃度時,遭到一些大比丘的反對,並說剃度女弟子會減短佛法住世的期限。


如說成佛必須先轉男身,佛陀出生時,從摩耶夫人的「右肋生出」,凈土世界,無女性,羅漢,菩薩皆是男性等一系列男尊女卑的思想。


到了中國,這種男尊女卑的思想,和傳統禮教中的男權主義相結合,對女性的歧視有了進一步滋長,在佛教四眾弟子中女性弟子始終處於受歧視的地位。

佛教上層,上至國師、教主,下至方丈、主持,幾乎沒有女性僧尼的位置(當然尼姑庵除外)。這種情況與提倡眾生平等,視眾如母的大乘佛教思想形成了顯明的不協調。


出家為僧,過禁慾獨身生活,也非釋佛所創,是過去印度舊習俗的沿襲。如佛陀未出家前,出城郊遊,在都城東、南、西門,分別看到老者、病夫和發喪人群,便感到人的生、老、病、死之苦。在北門上見一比丘,著壞色衣,剃除鬚髮,手持缽與錫杖而行,現出世外之人消遙自在之相,悉達多心生羨慕,萌發出家的念頭。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佛教視人世為火宅苦海,家庭當然是火宅苦海的組成部分。出家的原本意思是擺脫紛繁的家庭事務的束縛,一心投入戒定慧的修行。這是針對社會上極少數人規定的修行規則,社會上大多數人不會出家,也不能出家。


出家人一多不但影響人類的傳宗接代也會因社會負擔的加重而產生宗教與世俗社會之間的矛盾,歷史上多次滅佛活動無不與此有關。


佛教的教化對象不只是出家僧眾,而是面對全人類,一切眾生。因此,佛教的戒律法規不只是僧戒僧規,所以面對全人類的大乘佛教中,就有了適應出家、在家、各民族人種,各種文化背景下的各個階層、各類人、各種習性的個人和群體的方便法門,方便戒律法規。這種情況不符合小乘戒律和教義的尺度,但它卻是目光遠大、見識高深,它雖然不合小乘之理,卻合乎度化無量眾生之大乘教理。


又:將男女之愛,床幃之事,視為「穢行」,視為「鄙劣」,視為「淫穢」也是違背佛教觀點的。


在《心經》中說:「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


在《壇經》中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變三毒為戒定慧」。


佛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隨其心凈就佛土凈」。「凈穢無自性,乃一心所見,自性凈則一切凈,自性不凈,就一切不清凈」。「自心清凈,穢土是佛國,自心不清凈,佛國也如穢土」。


該法師所見密法如此「淫穢」,「鄙劣」是密法之過也?還是法師自性不清凈之過也?


既然禪宗有「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之見,有「變三毒(貪、嗔、痴)為戒定慧」之法,密乘「化欲為道之法」,為什麼就變成魔道、外道了呢?難道禪宗說了就是「正法」,「密宗」說了就是「邪法」嗎?


還有把女性看做鄙劣、穢物的人,不知道法師你有沒有母親?你是不是也從母親的「右肋出生」的呢?此人若是胎生而不是化生,則難免有從污穢中出生的「不潔」經歷,此法師死後肯定會往生西方凈土的蓮花中了,如果心不凈而再轉人世的話,又在女性的「不潔之物」中待上九個月,若非破腹產,又難免從「污穢門」中通過一回了,想起來真有點悖論結果。


密法生自般若智慧,不執人我法相,視萬物法性平等,無凈垢和美醜的執著,沒有男尊女卑的分別見和世俗文化造成的偏見。完全是一種通達無礙的境界。故把人身的五蘊視為「五方佛」,四大視為「四明妃」,精血等物視為「五甘露」。


佛中有男佛女佛,菩薩有男女菩薩,明王有男女明王,有以男本尊法為主的父續部,也有以女本尊法為主的母續部,男性女性完全平等,男身可以成佛,女身也同樣可以成佛,沒有成佛必須是男身的說法。


人生時無衣,死時也帶不走衣服,故將裸體凈身視為人與佛的原本自然壯態,是真實的美。


顯宗的佛是離欲僧人像,佛律規定僧人不能穿華貴的衣服,不能戴珠寶裝飾品,但密宗佛菩薩都是天人像,國王貴族,將軍,武士像,以五欲為供,衣著手飾雍容華貴,享受天人之樂。


在佛菩薩中不但有文靜美麗的天人相,也有青面獠牙的夜叉、將軍、武士像,不但有人面佛菩薩,還有夜叉、羅剎、牛頭、馬頭、豬頭、鳥頭等千奇百怪面形的佛菩薩,膚色也有白、黃、藍、綠、紅及雜色,法器服飾中也有人皮、虎皮、象皮、人頭珠子、骷髏冠、人骨纓絡等。


在相貌膚色、法器服飾方面除了法理的象徵外,也有反世俗道德習慣,改變美醜觀念,摧破虛妄執著的含義。


有相而不執相,破相而見真——這才是佛教的最高智慧境界。那些對密法懷有偏見的人,永遠也不會理解其中的奧妙。


傳遞是積善,功德無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識活佛智慧 的精彩文章:

多識活佛:藏傳佛教的「開光」與裝藏
藏傳因明學·七類心識之重複識
時輪佛與宇宙人體的對應關係
詩意地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卓瑪」

TAG:多識活佛智慧 |

您可能感興趣

男女關係的終極密碼
男女關係的終極密碼。
男女關係的終極密碼是什麼
男女情感的之間的秘密 三
絕活解密男女關係
男女情感的之間的秘密 二
男女情感的之間的秘密 四
新婚男女之夜的秘密!
男女關係中最大的忌諱
男女之間沒有純粹的朋友關係
內涵漫畫:男女朋友各自的深夜秘密
深解男女關係:關於婚姻背後真相
經濟對於戀愛中的男女到底有多重要?
揭秘:玩轉男女關係的曖昧四招
男女情感的之間的秘密 一
你相信男女之間有純潔的友誼關係嗎?男女關係,無非這4種!
實拍:印尼精神病院的黑暗秘密,甚至男女混住
有關男女談戀愛的一些技巧,使情侶間的關係更加親密
偷拍一對男女熱戀中親密瞬間,人們的隱私被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