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胡楊:死亡之海中的脊樑

胡楊:死亡之海中的脊樑

塔里木盆地的大部分土地被塔克拉瑪干沙漠佔據,這是地球上最荒涼的角落之一。可就在這種「不毛之地」上,卻生長著堅強的物種胡楊。它是當地唯一的高大喬木,能夠忍受荒漠中乾旱、多變的惡劣氣候,被譽為「沙漠中的脊樑」。然而,胡楊現在已經成了易危物種。

胡楊:死亡之海中的脊樑


塔里木的胡楊保存最完整


有「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內部年降雨量不到30毫米,年蒸發量卻是降雨量的近百倍,空氣極度乾燥,被稱作「世界干極」,是生命難以涉足的地方。新疆塔里木盆地約60%的土地被它佔據,然而,胡楊卻在這裡生生不息。


胡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楊樹樹種之一,約1.3億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了,分布在歐亞非三大洲的20多個國家。1801年,英國植物學家丹尼爾·奧利弗在中東名河——幼發拉底河岸邊發現胡楊樹,將其命名為「幼發拉底楊」。地質學家根據化石判斷,幼發拉底楊是第三紀古地中海時期的孑遺物種,是在古地中海退縮、中亞荒漠化過程中形成的。世界上超過60%的胡楊在中國的荒漠中生長,其中90%以上聚集在塔里木盆地,是目前世界原始胡楊林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地區。


塔里木胡楊國家級保護區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輪台兩縣境內,總面積395420公頃。保護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的棲息地,又分布有塔里木馬鹿、塔里木兔、塔里木環頸雉、塔里木裂腹魚、野生雙峰駝、白背啄木鳥、羅布麻等特有的動植物種,是內陸乾旱區天然基因庫。

胡楊跟著水走,沙漠沒有固定的河床,塔里木河多次改道,流過的地方往往會留下胡楊的足跡。世居於此的新疆人稱其為「英雄樹」,面對乾旱甚是頑強。胡楊對穩定荒漠河流地帶的生態平衡、防風固沙、調節綠洲氣候和形成相對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胡楊是較古老的樹種,對研究亞非荒漠區氣候變化、河流變遷、植物區系的演化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胡楊:死亡之海中的脊樑



胡楊林的存在為當地特有的動物提供了重要棲息地

胡楊:死亡之海中的脊樑


尺蠖啃葉反助胡楊


每年春天,天氣開始轉暖,剛剛蘇醒的胡楊就得抓緊時間開花,盡最大努力孕育儘可能多的種子,以贏得更多的繁衍機會。雌雄異株的胡楊,花呈紫紅色、條狀披針形,它的花粉靠風力傳播,可以視為風媒植物。雄花乾燥而輕盈,花粉容易隨風飄走,雌花滋潤而富有粘性,會讓隨風而來的雄花花粉停留,然後形成種子,飄落到河流、綠洲或是沙漠上,在一定條件下,就能長出幼苗。


早春胡楊的葉芽漸漸膨脹,迅速佔滿枝頭,柔軟細嫩的葉子會製造營養。但一種叫做尺蠖的小生命也同時出生了,它們啃食胡楊葉壯大自己的生命。越乾旱,尺蠖越多,它們食量很大,這不禁讓人替胡楊擔心。但是這種小蟲子和胡楊之間其實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在某種程度上尺蠖還保護了胡楊,因為樹葉太多會導致胡楊水分過度蒸發。


在所有楊樹中,胡楊的花果期最長。經過約5個月時間,果實就掛滿枝頭。每一棵雌樹可以孕育上億顆種子,這是它對抗乾旱環境的策略之一。種子極其微小,只有萬分之一克,身上長滿白色的絨毛,幫助它們在空中飛行,也有助於抓住潮濕的土地。乾熱的風使種子的生命力不斷下降,它們必須儘快找到落腳的地方,超過1個月任何努力都是徒勞的。平均每100顆種子只有1顆能夠生根發芽。

胡楊:死亡之海中的脊樑



葉形不一全是智慧


胡楊又叫「異葉揚」,因為一棵樹上同時長著不同形狀的葉子。為了在沙漠中生存下去,胡楊用盡生存智慧,細小的條形葉為減少水分消耗而生,也為了減少風沙打擊;掌形葉則負責儘可能多地進行光合作用。

天氣逐漸炎熱,胡楊葉表面開始發生變化,角質層變厚,像一層蠟質包裹著,它要防止不必要的水分損失,葉面蒸騰作用減弱——如同動物的喘息,強烈的蒸騰可以降低體溫,但卻會流失大量的水分。當大氣相對濕度低於20%時,胡楊葉的氣孔阻力會增大,防止失水過多。夜晚氣溫迅速降下來,胡楊卻不能休息,在溫差作用下,沙子中會有一些冷凝水,胡楊根就把它們一點一滴地收集起來。

胡楊:死亡之海中的脊樑



水平根發達為了多吸水


胡楊的年輪無法作為判斷年齡的依據,因為有些胡楊的樹芯是空的。原來,胡楊體內儲存了大量水分,導致樹榦中間由於儲水而變得疏鬆。有的胡楊會得「心腐病」,從樹榦裡頭往外逐漸腐爛,越靠近裡頭,木質越鬆軟粗糙。越乾旱的地方,胡楊的中心越容易因儲存水分而腐爛。胡楊根系的垂直分布不是很深,在水平方向分布較長,有的可達20多米長。它靠這種強大的根系吸收大面積地區上的水分來維持生命。


胡楊經過60~65年進入成熟期,100年左右開始出現頂部的枯死,在水分條件好的地方,其壽命約100~400年。

胡楊:死亡之海中的脊樑



流「血淚」排鹽鹼


胡楊還有一個俗名,叫「眼淚樹」,因為胡楊樹的傷口會流出褐紅色汁液,就像帶血的眼淚。塔里木盆地最高年蒸發量超過3000毫米,是降雨量的100倍,劇烈的蒸發使土壤的鹽鹼度不斷上升,為了度過乾旱季節,胡楊需要儲存大量水分,不得不把又苦又鹹的鹽鹼水不斷吸入身體,鹽鹼遍及全身。每一滴水都來得不易,但胡楊必須把足以致命的鹽鹼排出體外,從傷口上淌出褐紅色的液體,就是人們常說的「胡楊淚」。


「胡楊淚」蒸發變成白色結晶,可用作麵食的中和劑,結晶的含鹼量達到70%,主要成分是蘇打。胡楊忍耐鹽鹼的痛苦也換來了益處,體內的高鹽鹼度提高了它的吸水能力。

胡楊:死亡之海中的脊樑



沙漠溫差大,夜裡胡楊會收集沙子中的冷凝水。

胡楊:死亡之海中的脊樑



因饑渴而姿態扭曲


胡楊喜陽,在河邊的密林中為了爭奪陽光,爭先恐後向高處伸展,那些缺少陽光的枝條或植株會受到抑制,自然變得稀疏,這個過程也是胡楊從灌木變成喬木的過程。在曠野,它們隨意向周圍發展以爭取陽光,於是變得矮而粗壯,這同時增強了抗風能力。


沙漠中的生命平時會最大限度地減少消耗,胡楊在幼年時就已學會這一點,在一次次饑渴的考驗中,為保全性命,它必須放棄身體的某些部分,於是變得越來越稀疏、越來越扭曲,長得奇形怪狀,每一次扭曲都是和殘酷環境抗爭的寫照。


當秋深露重,寒霜逼近時,一片片野生胡楊林被秋風染成了金色,被寒霜洗禮過的胡楊葉漸漸變為金黃色,與金色的蒼茫大漠交相輝映。在乾旱少雨的沙漠地帶,它們與相對柔弱的紅柳、梭梭、駱駝刺等植被,頑強地支撐起一片片生命綠洲,一起防風固沙,改善沙漠的生態環境。

胡楊:死亡之海中的脊樑



在一次次饑渴的考驗中,胡楊為保全性命而放棄身體某些部分,變得越來越扭曲。


撰文:蕭野


責編:葉曉婷


網編:胡仲濤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境與生活 的精彩文章:

全球的核廢料都去哪了
十面埋「輻」你知多少
塑膠跑道的往事與今朝
丹頂鶴與白枕鶴:和而不同

TAG:環境與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楊玉海:與胡楊的不解之緣
沙漠中的秋景,西北之秋,金黃色的胡楊林
胡楊林——最美麗的樹!
妖風刮過大西北7:胡楊樹的愛情
胡楊,秋天最美的樹!
瞿殿祥詩/王曉予圖:胡楊贊(二)卧虎詩苑
剪字為詩:寂寞的胡楊
秋天,醉美胡楊林!
《胡楊的夏天》朱一龍姜瑞佳組cp,挑戰輕喜劇!
散文隨筆‖胡卓明:胡楊林
胡楊林之約 雪絨花
沙漠里的胡楊樹,死了都那麼霸氣
大美中國 胡楊秋色
劉德華暴瘦嗓子離奇沙啞?李易峰和陳偉霆?關曉彤截胡楊紫?
丹巴吉林沙漠中美麗的胡楊林,別樣的美麗
沙漠上的英雄樹胡楊林,為何能保持千年不死?
大漠胡楊 忽又中秋
祁﹒卓蘭吉雅:胡楊贊
中國冰雪胡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