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啟超評李鴻章: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梁啟超評李鴻章: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梁啟超評李鴻章: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落後於時代的李鴻章

史實準確,人物傳神,讀來發人深省才算得上是傳記佳作,梁啟超先生的《李鴻章傳》可列其中。書中對李鴻章的人生邊敘邊議,精闢之言隨時可見,而全書不足十萬字,可謂言簡意賅。


在這本傳記中,梁任公從平定太平軍捻軍、洋務運動寫到中日戰爭,再到其辦理的多項重大外交事務,按傳主的經歷一一道來。


他認為,「湘軍之能克金陵殲巨敵非曾國荃一人之功,實由李鴻章等斷其枝葉,使其餉源兵力成孤立之勢,而根干不得不坐凋」。剿滅捻軍時李鴻章已是全軍主帥,其兵家之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李鴻章認為捻軍已成流寇,上策是「逼之不流,然後會師合剿」。


從內戰到外戰轉變,也是李鴻章人生由盛到衰的轉折點。梁任公說李鴻章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同時也承認,當時中國兵力也是平內亂有餘,御外侮不足。

梁啟超認為,李鴻章在中日戰爭中多次「失機」:光緒十一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在天津訂約,同意朝鮮有事中日都可派兵,並互行知照,讓朝鮮從中國的藩屬變成「似為中日兩邦公同保護國」;甲午戰前,袁世凱處理朝鮮事務失當,給日本可乘之機,而李鴻章「用袁聽袁」,「失知人之明」;戰前兵力已不如日本,又「使敵盡扼要衝,主客易位」,三機既失,戰事遂開。


梁啟超評說中國甲午兵敗是一種必然:「蓋十九世紀下半紀以來,各國之戰爭,其勝負皆可於未戰前決之。何也?世運愈進於文明,則優勝劣敗之公例愈確定。實力之所在,即勝利之所在,有絲毫不能假借者焉。無論政治、學術、商務,莫不皆然,而兵事其一端也。」


李鴻章多與洋人接觸,親觀其器械之利,因而重視生產堅船利炮的洋務運動,卻忽視了政治制度的變革,更沒有看到國民思想認識的重要性,「殊不知今日世界之競爭,不在國家而在國民。殊不知泰西諸國所以能化畛域、除故習、布新憲、致富強者,其機恆發自下而非發自上」(梁啟超語)。


梁啟超認為,李鴻章是英雄,但不過是尋常的英雄,「西哲有恆言曰: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若李鴻章者,吾一能謂其非英雄也。雖然,是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也。時勢所造之英雄,尋常英雄也」。在自己所處的時勢中成為英雄就非常不易,還想造時勢更是難於上青天,李鴻章沒有做到,按梁任公苛刻的標準,中國上下五千年,似無造成時勢之英雄。


梁先生說,李鴻章所以不能成為非常的英雄,用「不學無術」四個字可以概括:「李鴻章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治之本原,當此十九世紀競爭進化之世,而惟彌縫補苴,偷一時之安,不務擴養國民實力、置其國於威德完盛之域,而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挾小智小術,欲與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讓其大者,而爭其小者,非不盡瘁,庸有濟乎?孟子曰:放飯流歠,而問無齒決,此之謂不知務。殆謂是矣。李鴻章晚年之著著失敗,皆由於是。」

梁任公言:「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其「之遇」便是指時代所限,李鴻章不能應對的是巨變的世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與李鴻章:一對師生的時代悲劇
錢穆:復興中華文化人人必讀的幾部書
那些年,偷聽鄧麗君的日子
貼身衛士回憶赫魯曉夫那些「糗事」
古代客套話這麼富有詩意,卻被我們丟掉了!

TAG:水煮百年 |

您可能感興趣

上港1:1戰平浦和紅鑽 被批「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劉備大哥,外戰內行威震邊疆,內戰外行兵敗自殺
袁紹陣營瞎搗亂的三股勢力,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有人說戰神劉玉棟「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這是無知者的抹黑
尷尬了,李根竟然0分入賬,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恆大客場力取貴州智誠,國腳為何總是外戰外行內戰內行?
周鵬果然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回到CBA周鵬開啟無敵進攻模式
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晚清名將,曾轟死賴文光,卻被日本人嚇跑
武磊俱樂部進球如麻,卻連續9場世預零進球!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高雙商天文學家教你外行如何領導內行
外行人不說內行話,袁大頭的前景你內行嗎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跨界歌王》演出故事編出好音樂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精彩的鬥茶!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系外行星的「鈦金蒼穹」
5分鐘外行變內行,辨別紅木家具有辦法!
星空微講壇:系外行星與地外生命 一
外星人或存系外行星的衛星之上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武器原理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