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往期推薦:歷史丨成都萬里橋史話



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文/似水涵


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比干畫像)


一部充滿著傳奇色彩的《封神榜》將歷史上的殷商朝一度推到了風口浪尖。《封神榜》中,除了舉世無雙的姜子牙,以及那令人憎惡得咬牙切齒的狐媚之妃蘇妲己和暴戾成性的商紂王以外,最令人記憶深刻的怕是「太師」比幹了。


比干,是殷商時期,沫邑人,商代帝王太丁的次子,亦是商朝王帝乙的弟弟,而當時,按照商朝的繼承法,長子繼位,次子分封。比干既是封王,又是當時商朝最高的政務官「少師」(丞相)。

比干一生忠君愛國,倡導「民本清義,士志於道」。


據司馬遷所著《史記.殷本紀》中有一段關於帝辛(商紂王)繼位之說。


「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為正後,辛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



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而此段註解,竟是帝辛(商紂王)同母的哥哥叫微子啟,帝乙與其母都想立微子啟為太子,但在生微子啟時,這位王后還僅是一位妃子,因其身份低賤,所生之子,也只能是「庶出」。然,後來,啟的母親當了王后,又生了一個兒子,這便是帝辛,此時,因其母身為王后,身份尊貴,自然,帝辛便是「嫡出」之子。


在殷商時期,宗法制度已然成立,而其宗法制的特點便是:嫡長子繼承製,利用父系關係的親疏來決定土地,財產和政治地位的分配與繼承。


及此宗法效尤,以比干為首的一干大臣,便是據法力爭,認為其母生微子啟時,並非正妃,身份低賤,而微子啟不是「嫡出」,所以不能擁立為王;而帝辛則不同了,其母在生其時,已為正位王后,身份尊貴,自然,其為「嫡出」之子,順有繼位之說。


然而,比干這位忠孝仁義之士不僅是嚴於宗法,更重要的是,身為帝辛叔叔的比干看到了帝辛(商紂王)的才能,甚覺其將是國之聖君,於此力薦。


司馬遷所著《史記.殷本紀》中一段關於帝辛的描寫。


「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



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河南衛輝市舉行比干誕辰3104周年紀念活動)


此段意思是說,紂王很聰明,能夠說服提意見的大臣;應變能力超強,能把自己的錯誤行為掩飾的很好;身材高大,力量驚人,能夠徒手搏鬥猛獸(比武松還牛掰?);而他自己呢?也比較驕傲,常向大臣們誇耀自己的超強能力,以自己的意見蓋過天下所有反對的聲音,認為天下沒有能夠超過自己的。


這番言行舉止在比干看來,帝辛果真是才智過人,雖其言力之過,但只要盡心輔佐引導,他日,殷商朝定能再創盛世。可是,比干卻是沒有想到,最終,自己此番的推波助瀾,力諫帝辛上位,卻盡將自己陷入「挖心」絕境。


如若,這比干精通占卜之術,知其數年後被「挖心」而死,會不會後悔當初那番力諫之言。


天資聰穎,刻苦勤奮的比干在20歲時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而在帝乙駕崩後,受孤托,重輔帝辛(商紂王)。從政40多年,比干主張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


紂王即位之初的表現,其實是能稱得上英明君王,他親率大軍東征徐夷(今徐州一帶),在戰場上往來衝殺,驍勇無比,嚇得徐夷酋長反綁著雙手,口銜國寶玉璧,穿著孝服,拉著棺材向紂王投降。


及此時,比干還是一心欣慰,想著,當初若非以「嫡」立王,果真此王不負重望,殷商未來的盛世在望。


然,據司馬遷所著《史記.殷本紀》中所載,如若不是一名叫妲己的妃子出現,或許,這位帝王還不盡荒唐。



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衛輝比干廟)


司馬遷所著《史記.殷本紀》中記載: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而盈鉅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益廣沙丘苑台,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於鬼神。大勣樂戲於沙後,以酒為池,縣肉為森,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紂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


註解:帝辛(商紂王)喜歡喝酒好斜聲淫樂,沉湎於女子美色之中。特別喜歡叫妲己的妃子,唯妲己之言是從。因此,讓樂師涓制的斜聲淫樂,舞北里的舞蹈,奏靡靡之音樂。且加重百姓的賦稅用來充實鹿台金庫,充實鉅橋的糧倉。變本加厲的搜羅天下珍奇異獸充仞宮苑之中。瘋狂擴大沙丘的皇家園林,在裡面豢(huan)養珍奇異獸飛鳥。還不敬天地祖先。在沙丘聚集天下的音樂戲劇,在池子里放滿酒,掛起的肉就像樹林一樣,命令宮廷大臣和妃子們裸體在裡面追逐遊戲,經常聚酒巨飲到天亮。


商紂還說:「我的生命就是上天賦予的,我的所作所為都是上天的安排!」


於此,帝辛(商紂王)的囂戾在妲己的篡唆慫恿下,種種酷刑開啟。想必,在《封神榜》中,妲己與紂王創造的酷刑依是讓人膽戰心驚。比如,毒蛇盆把人推進去,把伯邑考剁成肉醬,把一對父子腿砍下來看骨髓,還把孕婦的肚子剝開猜其嬰性別。


甚至於,只因九侯之女不喜淫樂之事,便被紂王一怒斬殺,同時還將九侯施以醢(hai)刑,將其剁成肉醬。



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祭拜比干)


不僅如此,歷史上尚還有記,帝辛(商紂王)專門設立一種叫作「炮烙」的刑罰,將反對他或者與他有不同意見的人綁在用火燒紅的銅柱上烤死。


種種惡行,天理不容。


瞧著這被自己一手推到帝位的帝辛(商紂王),比干心若刀絞,強言以諫。


據司馬遷《史記.殷本紀》中記載。


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及強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巧。」剖比干,觀其心。



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北魏碑刻:孝文皇帝吊比干墓文)


因帝辛暴行淫亂不止,比干回到家中請來箕子與微子商議,讓他們向紂王進諫。第二天,箕子去勸紂王,紂王一怒之下竟將箕子的頭髮剪掉,然後將他困禁起來;微子進諫,紂王依然不聽,微子只好抱著祖先的祭器遠走他鄉。


許多大臣看到紂王已荒淫到眾叛親離的地步,紛紛棄商投周,然而,比干卻覺得,身為人臣,不能像微子那樣說走就走,就是殺頭也要據理力爭:「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勸諫國君,那還算什麼忠臣!」


於是,比干入宮強諫三日,冒著被滅族的危險,抨擊紂王的過錯。


此時,那紂王被比干批評得無言以對,只便怒然呵斥:「吾聞聖人心有七巧,信有諸?」也是於此,比干一番忠言逆耳終是惹惱了這位史上第一暴戾之君商紂王,也便是此,終是上演了「比干挖心」的劇幕。



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然而,《封神榜》中的結局卻是,蘇妲己為報複比干火燒狐狸洞,對其恨之入骨,故而裝病欲以其心做藥引。那商紂王滿心滿眼裡的都是妲己,自然為其尋天下奇方奇葯,終是得知,這比乾的七巧玲瓏心方可救治。於此,紂王便是想方設法的欲掏比干之心,終是借口想看看這七巧玲瓏到底長得是什麼樣子,而遂挖其心。


只此,早知此劫難逃的比干在事前服食了姜子牙的神符,本可保其性命,卻不想,無心踉蹌離宮的比干於民間遇到一賣空心菜的老婦,只因老婦一句:「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即死」。


只此,比幹當場吐血而死。


後記中,商紂王只因比干三日不出宮門,留守強諫,甚對之恨之入骨,於是在剝開比干之心後,又派兵包圍比干府,意欲滿門抄斬。而此,比乾的兩個妃子都懷孕在身,黃氏被捕立即處死,並剖腹取出胎中嬰兒,並將屍體以火焚燒。


正妃盥媯(guan hui)氏,為了保住比干一脈,放棄殉葬,忍辱負重,被同情的士兵放走,並與四個婢女逃出朝歌,隱居長林石室中,生下遺腹子——豎。



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周武王伐紂,天下大定,於是四處尋找比干後人,得知其遺孤生於長林,於是因林而命氏,賜林姓,改名豎。


而比乾死後,姜子牙封神時,將其封為文曲星。而素有「亘古忠臣」的比干林姓後人,也是個個出類拔萃,後世更有「無林不開榜,無林不開科」的說法。


紂王暴戾無度,只為一已私念而剝挖其心,也是由此,終造就了歷史上第一位素有七巧玲瓏心的「亘古忠臣」——比干。


民間有傳,國神比干被封為「天官文財尊神」,兼於三官並掌管年神,春神,財神,文財神,准財神等,並以金聖孔雀為座騎的財源主神。


比干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是敢於直言勸諫,要求君主改善政治的愛國者,也被後世歷代君王所推崇。



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作者簡介】似水涵,80後網路作家,出版長篇古言小說《瑤華賦》,網路曾用名《錦繡紅顏亂江山》;網路小說長篇現代婚姻小說《草婚時代》;民國言情小說《醉宴》《錦繡雙生》,酷愛文學,喜歡在字裡行間游溺,探尋那個神秘的文學國度。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寫乎》微信號:hongyupt


顧問:朱鷹、鄒開歧


編輯:洪與、姚小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成都萬里橋史話
關於《梁祝》:英台之死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林姓太始祖比干與無心菜,比干成為複姓?之一
林姓太始祖比干與無心菜,比干成為複姓?之二
比干?比干廟?林姓
林更新林志穎林允林峰林正英等十位林姓明星合集,有你喜歡的嗎?
盤點娛樂圈的十位林姓明星,林心如林更新林允等你最喜歡哪一位
如何評價一月新番某林姓女子眼睛不眨一下花錢如流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