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瑤:女人更年期盜汗,一方一穴巧化解!
在開始這一篇內容之前,我想先給大家明確一個概念。
很多朋友在向我諮詢自己的病情的時候很喜歡用「盜汗」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的癥狀。其實很多人都分不清什麼是盜汗。為了方便明確概念,我先考大家一個問題,以下幾位患者中哪一個是盜汗癥狀呢?
患者甲:在清醒的時候,我明明沒怎麼活動或乾脆沒有活動時,無緣無故地就出汗了。
患者乙:最近感冒發熱,吃了葯休息的時候,出現全身戰慄而出汗的癥狀。
患者丙:我一直就比別人容易出汗,出汗特別多,還特別怕風。
患者丁:我經常晚上入睡後大量出汗,睡醒之後就不流汗了。
患者戊:汗淋漓不止,並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患者己:怎麼活動也不出汗,但體內卻燥熱難當。
答案是患者丁。
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即止是盜汗的一種典型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盜汗病症。
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就像盜賊一樣偷偷的排泄出來。患者甲是典型的自汗病症,患者乙是典型的戰汗病症,丙則是多汗病症,戊是絕汗病症,多見於病情危重的病人,己則是閉汗病症。
更年期患者的一個典型癥狀就是盜汗。中醫認為,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肝腎精血會逐漸虧虛,臟腑功能逐漸衰退,就會出現盜汗癥狀。
更年期盜汗對於更年期婦女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尤其是因盜汗而引起的夜間失眠更是困擾著大部分的更年期女性。我的姑媽就是更年期盜汗大軍中的一員。
姑媽進入更年期之後,經常入睡至半夜後出汗,整個人就被熱醒,醒來後整個睡衣都濕透了,有的時候床單上還會印下一整個人的身形水印,醒來後常感到口乾舌燥,必須用毛巾擦了身上的汗液後,才能再度入睡,但這個時候往往因為心情煩躁而很難入睡。久而久之,身體越來越差。
我給她做了診斷,發現她是典型的腎陰虛型更年期盜汗。
調理上應該注意補腎益脾,我給她推薦了黑豆芝麻薏米粥,用相同分量的黑豆、芝麻和薏米浸泡一宿之後,第二天煮粥,讓她在中午11點脾經當令的時候,以及下午5點腎經當令的時候,當作午飯和晚飯的佐粥食用。
腎喜黑色食物,而黑色食物中數黑豆和黑芝麻補腎能力最強。而薏米則是健脾強身的明星大腕兒。
除了堅持食用黑豆芝麻薏米粥之外,我還給姑媽在背部的肝俞穴、腎俞穴做艾灸,並教姑媽用拇指點按頭部的頭維穴、百會穴、風池穴,上肢的曲池穴和內關穴,以及腳部的復溜穴。
這裡說一下復溜穴,它位於我們足內踝上方的腎經上,出現盜汗癥狀的更年期女性在有空的時候就可以在自己的復溜穴上按揉,用大拇指的前三分之一輕揉,每次的時間要超過十五分鐘,按壓力道不要過強,可以明顯減輕更年期盜汗的癥狀。
除了藥物治療,其實更年期盜汗完全可以靠食療的方法來緩解。日常飲食中,可以嘗試加入一些葯食兩用的中藥材,來幫助緩解盜汗。舉個例子,我們平時燉母雞湯的時候,可以加入黃芪、枸杞、党參,都可以補氣。
黃芪能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具有利尿的作用。党參能夠健脾益氣,具有活氣養血的作用。枸杞能夠滋補肝腎,具有益精明目的作用。母雞湯中加入這三味藥材,具有很好的補氣養腎的功效。
除了食療和按摩以外,更年期盜汗癥狀與患者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奉勸女性朋友們平時要注意自身情緒的調節,不要讓不良情緒左右自己的身體健康。
微信添加yihaojiankang,閱讀最新中醫名家、營養師、西醫專家首發文章!懂的更多,身體更健康!
本文為商業文章 / 版權受法律保護 /
感謝您的閱讀 / 喜歡這篇文章敬請分享 /
本文由原創健康分享平台壹號專家健康說發布
微信ID:yihaojiankang
任何個人均可轉發此篇文章
平台及商業轉發需要聯繫後台進行授權
/
編輯:安雅
排版:Summer
圖片:網路
/





TAG:壹號專家健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