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豐功偉績說康熙

豐功偉績說康熙

康熙(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愛新覺羅·玄燁,是清世祖順治帝的第三個兒子(母親佟佳氏),清朝第四位皇帝、大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

豐功偉績說康熙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親政兩年智擒權臣鰲拜(輔政大臣),平定其黨羽的叛亂,削弱八旗旗主的勢力,解決朝廷的黨爭之禍,穩定了中央政權。

康熙帝在位61年,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文明史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下面一一簡單介紹

  • 平定三藩,鞏固統一

三藩是指三個降清的明將:平西王吳三桂,鎮雲南;平南王尚可喜(子之信),鎮廣東;靖南王耿精忠,鎮福建。

豐功偉績說康熙康熙帝決定撤三藩的導火索是: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引發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最後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於是下令「撤藩」(其實早有撤藩之意)。

同年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擁兵自重,打出「興明討虜大將軍」聯合其他地方武裝發動叛亂,反清復明。隨後,陝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等也相繼反叛,三藩中屬吳三桂的勢力最強,康熙帝堅決打擊吳三桂,對其他的叛變者實行招撫政策,分化瓦解,削弱吳三桂的羽翼,從而孤立吳三桂,重點打擊,最後各個擊破,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徹底平定叛亂,經過八年奮戰,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維護了滿清的統一。平三藩以後,康熙帝就著手解決台灣問題。

豐功偉績說康熙

  • 統一台灣,開府設縣

明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跨海遠征,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成為偉大的民族英雄。台灣收復後不久,鄭成功病故,兒子鄭經繼位後,推行反清抗清的政策,中斷台灣與大陸的往來。

清廷從康熙二年至康熙二十年,多次招撫台灣未果,正值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中風而死,台灣鄭氏王朝發生政變,姚啟聖認為武力收復台灣的時機到了,向康熙帝推薦施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任福建水師提督,「舟師渡海,克取澎湖」,大敗鄭氏海軍,收復了台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灣設一府三縣(隸屬福建省),從而加強了中央對台灣的管轄,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促進了台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 反擊侵略,締結和約

明末開始,沙俄曾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黑龍江領域就已歸附清朝(當時叫後金),清軍入關後,八旗主力南下,沙俄趁機佔領黑龍江流域,攻佔雅克薩城。清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和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二次反擊沙俄侵略軍,連戰連捷,雅克薩之戰結束後,雙方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締結了《中俄尼布楚約》劃定中俄東端的邊界。

豐功偉績說康熙

  • 親征朔漠,善治蒙古

蒙古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三大部。清軍入關之前,漠南蒙古就已歸附大清,漠北蒙古和莫西厄魯特蒙古各部,也與清政府關係密切。康熙帝採取 「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蒙古各部,但是,在沙皇俄國的唆使下,噶爾丹(莫西蒙古)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攻佔喀爾喀地區甚至猖狂南犯直接威脅中央王朝,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再次御駕親征平定噶爾丹叛亂,重新統一清朝。

  • 重農治河,興修水利

明末清初,戰火連天,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康熙帝親政後,廢止「圈地令」,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實行更名地政策,讓居者有其田,提高百姓的生產積極性;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微服私訪乃後人戲說,主要解決「黃淮衝決為患」的問題)。

康熙帝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養生息的同時,還採取了修治黃河,淮河和永定河(原來叫渾河,後康熙改名永定河,賦予永遠安定之義)等一系列的惠民措施。

  • 移天縮地,興建園林

康熙先後興建暢春園、避暑山莊、木蘭圍場,此後,乾隆帝繼承和發揚了他的志趣,大興「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圓、萬壽山清漪園(後改名頤和園)和圓明園等,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推向高峰,是中華古代建築的瑰寶。

豐功偉績說康熙

豐功偉績說康熙

  • 興文重教,編纂典籍

康熙強調興禮教,以儒家學說為治國之本。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親自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律歷淵源》、《全唐詩》、《清文鑒》、《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

豐功偉績說康熙

  • 吸納西學,學習科技

在中國古代眾多的帝王中,康熙皇帝是惟一認真學習過西方科學知識的皇帝,他通過學習,吸收了許多歐洲的數學、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方面的知識。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繪製成的《康熙皇輿全覽圖》就是採用西方先進的經緯圖法、三角測量法、梯形投影技術繪製的,至今紫禁城中仍留下了上百件他學習和從事科技活動的儀器。

縱觀整個清朝歷史,康熙帝處在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和特殊地位,他韜光養晦、文武兼備,是大清朝興盛的奠基人、「康乾盛世」的開創者和中華名族及國家統一的捍衛者,「乃大男人也」,後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實至名歸。

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繼承人問題上未能處理妥當,造成「九子奪嫡」的爭儲亂象,為日後兄弟間腥風血雨的殘殺埋下伏筆;身處劇變的時代卻拒絕重大的變革,沒有在世界大背景下正確看待當時的中國,為日後中國急速衰敗、落伍應當負有一定的責任;大興「文字獄」(《南山集》案)禁錮思想,摧殘人才,阻礙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但,瑕不掩瑜,終其一生功大於過,乃一代天驕、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一表格說明康熙的豐功偉績,唐太宗和康熙誰更勝一籌
八句話客觀概括了康熙的豐功偉績
張儀欺楚,飲鴆止渴鑄就的「豐功偉績」
解析朱棣為明朝留下的豐功偉績
戰神白起為秦朝創立豐功偉績 為何卻被賜死?
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區是緬懷朱德同志豐功偉績
歷史上十大豐功偉績的皇帝
乾隆皇帝的「豐功偉績」:開創同性戀「盛世」
秦皇、漢武彪炳史冊記載,流芳百世的豐功偉績!
朝鮮太陽節歌舞昇平:表彰黎明大街建設者,盛讚金日成豐功偉績
一代戰神白起,為秦朝創立豐功偉績,為何卻被賜死?
歌頌滿族人豐功偉績的詩歌
彭德懷元帥這一生如此豐功偉績,誰人知!
擁有影響至今的豐功偉績 沒有修建奢華陵墓 為何還被人稱為暴君
由於這樣一句話一生豐功偉績的樊噲,被漢高祖劉邦下令賜死
功大於過?揭秘:慈溪太后在世時的10大豐功偉績
朝鮮官方媒體,盛讚最高領導人的豐功偉績
自古以來皇帝都豐功偉績,武則天也不例外
一首詩寫盡十大元帥生平豐功偉績,簡直太有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