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首都计划」与梧桐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
文/毛剑杰
转载请至后台询问,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民国时期的南京中山陵
「首都计划」
1872年,来自上海租界的法国传教士,在石鼓路栽下了一批「二球悬铃木」,也就是法国梧桐。
那以前,南京城里从未有过这种树,最多最有名的是 「清波荡漾柳围堤」「白门柳色烟凝碧」。而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外来的法国梧桐竟遍布民国乃至当代南京城,极盛时期曾达8万多棵。
南京广种法国梧桐,始于1920年代。
1917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盛赞南京「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决心营造一个理想中的首都南京。
尔后,1919年《南京新建设计划》、1920年《南京北城区发展计划》、1926年《南京市政计划》、1928年《首都大计划》陆续出炉,至1929年《首都计划》定稿,「民国首都南京城」的宏愿,终于变成了设计图纸。
民国时南京地图
设计者们的目标是「将首都一地不独成为全国城市之模范,并足比伦欧美名城也。」(《首都计划》)
设计者们甚至给出了具体的园林绿化规模标准「大南京每一百三十七人,即占公园一英亩,此数实城市设计家所认为最适宜者也。」(《首都计划》)
这标准,相当于公园和林荫道占全城面积40%,且平均每个南京市民可享有9平方米的林园绿地——超过了当时的伦敦、巴黎和柏林。为华盛顿的6倍之多。
翠绿的文脉
从南洋修得森林管理专业归国、时年33岁的傅焕光,于1925年被委以主持南京园林项目的重任。当时,南京城里一片荒芜,行道树和公园几乎没有,连千百年来一向葱茏的紫金山,也因之前太平天国的连年鏖战而林木尽毁。
5年后,当1929年6月孙中山灵枢移放回中山陵举行「奉安大典」之际,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园林之城」已初露端倪。
从孙中山灵枢经过的码头-中山北路-中山东路-东郊,全长12公里长的中山大道两侧和街道绿岛上,一万多株为中山先生护灵的法国梧桐,6米一株、每排6株,整齐地延伸了十多里,直到紫金山顶中山陵。从中山门到陵园的大路两侧,则种了1034株法国梧桐。
它们系南京市政府从上海、杭州、苏州以2两白银一棵的价格购得,几十年过后,冲天20米高,从下关江边直至中山陵,一路浓荫遮蔽,成为南京城的绝佳景致。
令许多人不解的是,中山陵的梧桐至今保持着树干统一向上生长,枝桠呈手掌形、然后自然开枝的形态。其实这是独特修剪手法造成的独特姿态:在树还未成年,就将它们的生长模式,拗成三枝。这样,它一长到腰部,树枝分杈就会呈三根向上、向斜伸展,成手掌形。
由于中山大道的特殊地位,这批法国梧桐也连同它所荫蔽的道路在内,一起被赋予了民国时期南京城建史上的标杆意义。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奉安大典时的中山陵。
这条全长12公里、设计宽度40米的街道,比当时号称「世界第一长街」的美国纽约第五大道还长2公里。其最初目的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榇南下奉安中山陵。
梧桐哪里来?
1920年代的南京主政者选择法国梧桐作为主要行道树,是考虑到它有生长快、寿命长、耐修剪、树大叶厚的特点,或许不曾想到,数十年后,这满眼翠绿竟成了南京文化气质的组成部分。
对此,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周琦阐述得很清楚:「南京城街道两旁的梧桐树,茂密的树枝已经可以将整个街道遮蔽。透过遮天蔽日的树木再看这些民国建筑,更容易感到阴凉、沉郁,这离阴柔的感觉也不远了。」
「南京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生与死之间游离。」周琦说。在他眼里,南京阴柔的感觉还源于南京的绿化效果。
另一方面,南京籍著名作家叶兆言则认为,南京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上,民国以前是没有梧桐树,一旦引入一些好的元素以后,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个人认为梧桐树就是这样一个元素。虽然是个外来物种,但是我觉得它在某种意义上更能代表民国的南京,因为这意味着南京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接纳。」
「那些从历史中延续下来的树木,和记忆中的充满温馨的林阴大道,曾给古城南京带来巨大的荣耀。人们一提起南京,首先想到这个第一流的绿化,而绿化的突出标志,便是栽在中山大道两侧和街中绿岛上的法国梧桐。这是国内任何城市都不曾有过的奢侈和豪华。」
被称为「世界行道树之王」的法国梧桐,其原产地并非法国,它与梧桐也没有亲缘关系。法国梧桐学名「二球悬铃木」,是一种没有故乡的树木,因为它是杂交树种,无法指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为它的故乡。
17世纪,在英国的牛津,人们用一球悬铃木(又叫美国梧桐)和三球悬铃木(又叫法国梧桐)作亲本,杂交成二球悬铃木,取名「英国梧桐」。
18世纪后期上海开埠后,法国人也把它带到了中国上海,栽在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作为行道树。因为它是法国人带来的,叶子又像梧桐,人们便称之为「法国梧桐」。
而三种悬铃木的区别,仅在于一个果柄上的圆球果数目。对于非园艺、植物研究专业人来说,这实在是很难弄清。于是,到后来,无论法桐、英桐、美桐,在中国就一概被叫做法国梧桐了。
由于寿命长、生长快、易修剪、树高叶阔,法国梧桐成为「行道树之王」,被引种到世界各个城市,以致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城市:有法国梧桐,以及没有的。
如今,上海、南京、武汉、杭州、青岛、西安、郑州等城市大量用法国梧桐作行道树,其亲本一球悬铃木,原产北美洲,在上海、南京、北京、青岛等地也有栽植。
另一亲本三球悬铃木,在中国的历史则要悠久得多。相传是公元401年,西域高僧鸠摩罗什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中国。
且读且评论。本周最佳评论得赠书《美国世纪结束了吗?》。




TAG:看历史 |
※台网友呛声国民党放水让蔡英文「坑钱计划」通过:灭党吧
※此人号称日本朱元璋:计划灭掉明朝 迁都北京 后差点实现
※《西北大环线》,可能是最为极致的西北旅行计划
※金陵春梦:蒋介石的航母计划破灭之谜
※《地球计划》续作《灵魂之桥》九月将上架
※更新:正式发布前的计划及本周更新公告
※伊隆马斯克发表殖民火星计划的细节,这是行星专家的看法
※活着与创新:一场来自腾讯极光计划首批开发者的分享
※李昌燮:有与BTOB成员们一起入伍的计划,最大梦想是成为国民歌手
※马斯克太空殖民计划三大漏洞:过于简单 生存非易事
※太疯狂了!这群人竟计划创建人类史上首个太空国家!
※如何对付特朗普?美国建筑师想出「飞天金猪」计划
※你知道「阿凡达」计划吗?
※微软官方宣布《帝国时代:终极版》延期 计划将于18年初发售
※美国的“脑计划”最新进展如何?
※《温泉娘》手游化决定!男性版“温泉忍者计划”启动
※《cosplay》英雄联盟 源计划无双剑姬
※动画《魔法少女育成计划》10月开播 声优东山奈央&沼仓爱美
※揭秘「百度凡尔纳计划 」:科幻与科学跨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