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偷襲珍珠港前,美國已得到確切消息,總統羅斯福只說了三個字
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是二戰歷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珍珠港事件發生前,美國方面真的對日軍空襲行動一無所知嗎?事實告訴我們,歷史不是那樣的,美國事前已經獲知了珍珠港事件的準確消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戰爭的持續,美國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日本所必須的石油、橡膠等戰爭資源越來越匱乏。
為了解決資源問題,日本面臨兩個選擇,或北上攻擊蘇聯,或南下進軍東南亞。最終,日本決定進軍東南亞,這就不可避免要與美國開戰。
但日本的綜合國力與美國相差很多,日本與美國開戰,無疑於自尋死路,因此日本決定玩陰的——偷襲美國在夏威夷的海軍基地珍珠港。
日本計劃通過偷襲,一舉摧毀美國太平洋軍隊主力,然後佔領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所有軍事要地,並獲得那裡的資源,取得戰爭的主動權,而後在美國恢復元氣之前,逼迫美國簽署城下之盟,將戰爭控制在日本軍事力量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
不過偷襲這種方式,是不被國際法所容忍的。根據海牙國際公約規定,交戰國無事前明確警告,不得開展敵對行動。
但日本人即想用偷襲的方式,獲得最大的戰爭利益,又不想違反國際法,於是無恥的日本人開始玩弄花招。
日本人決定在偷襲行動開始前30分鐘,將表明日本政府將要開戰的備忘錄送交美國,而美國在30分鐘內根本不可能完成軍事部署,以應對日本的進攻。這樣日本事實上是偷襲美國,但同時在開戰前已經告知美國,就不算違背國際法。
日軍計劃在夏威夷時間1941年12月7日上午7點30分開始攻擊,而備忘錄則在夏威夷時間1941年12月7日上午7點,也就是華盛頓時間1941年12月7日下午1點,由日本駐美大使送交美國政府。
日本政府將備忘錄先通過電報發給日本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這封電報內容很長,一共有14段,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14段電報」。而表明日本將會對美國開戰的內容則在備忘錄最後一段——第14段。
由於電報很長,電報的前13段用了8個小時才發完,日本駐美大使館譯電員收到電報的前13段後,進行了編譯,而後沒有再收到電報,下班時間到後,譯電員下班回去休息。
而最重要的電報第14段,則是華盛頓時間12月7日凌晨發給野村的,同時日本政府又發了一封電報給野村,命令他將完整的備忘錄於當日下午1時遞交美國政府。而當時大使館無人值守,等第二天譯電員上班時,已經是早上9點了。
等第14段電報編譯出來後,已經是中午12點30分了,而電報的前13段還沒有整理完畢,野村不得不推遲與美國國務卿的會面時間。
等野村把備忘錄完全整理出來,並交於美國國務卿赫爾時,已經是下午2點20分,此時日本對珍珠港的空襲已經開始了50分鐘。由於日本駐美大使館的失誤,事前告知變成了事後告知。
但美國事前真的一點消息也不知道嗎?其實美國方面比日本大使館得到的消息還要早。
由於日本政府與日本住美大使館之間的電報密碼,已經被美國破譯,因此日本政府發給野村的電報,美國政府十分清楚。
華盛頓時間12月6日晚上9時30分,美國總統羅斯福看過前13段電報後說:「這麼說,是要爆發戰爭了。」
而在12月7日上午10點,羅斯福就已經看到日本給美國政府備忘錄的全文,包括表明日本將要發動戰爭的電報第14段內容。日本駐美大使野村,則是在12月7日中午12點30分才看到備忘錄全文。
從時間上講,羅斯福比野村早2個半小時看到備忘錄全文,而此時距日軍空襲珍珠港還有3個半小時。如果羅斯福此時下令,美國軍隊完全有時間進行部署,來防範日軍的空襲。但羅斯福看完備忘錄後,只是淡淡的說了句:「知道了」。
除了備忘錄之外,事前從各種渠道也傳來日本將要攻擊美國的情報。
日本外務省與日本駐美外交人員經常談及珍珠港,日本駐檀香山總領事館也向東京頻繁報告珍珠港美軍的動向,這些機密情報被美國截獲以後,始終沒有引起美國的警惕。
當日本決定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制定後,美國駐日本公使約瑟夫·C·格魯曾報告華盛頓:從許多來源包括日本獲悉,如果美日交戰,日軍將首先偷襲珍珠港」。但這份情報被轉交給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時,卻被賦予「海軍情報部不信這一謠言」的評註。
而中國也曾事前獲得日軍將偷襲珍珠港的情報,並三次告知美國。
1941年9月,中國國民黨軍統將日軍即將轟炸珍珠港的情報轉交美國,美國情報官員對此不予理睬。
1941年10月6日,軍統再次截獲類似情報,中國駐美大使將情報轉呈美國國防部,依然沒有回應。
在日軍轟炸珍珠港前26小時,軍統再次截獲日軍將與12月7日轟炸珍珠港的密電。鑒於前兩次美國方面的冷淡態度,蔣介石親自給羅斯福總統打電話,告知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準確時間,羅斯福不冷不熱的說了句:「知道了」,依然沒把蔣介石的善意提醒當回事,氣的蔣介石掛了電話,連罵多聲「娘希匹」。
羅斯福為何對即將來臨的戰爭無動於衷,歷來認為是美國人大意了,認為日軍不敢主動對美國發起戰爭,但越來越多的證據卻表明,美國似乎是在唱一出苦肉計。
1995年9月5日,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收到一位名叫海倫·哈曼女士的來信。海倫在信中說:在二戰時她父親任美軍後勤部副主管,在珍珠港事件發生不久前,羅斯福總統曾召開一個秘密會議。
羅斯福總統在會議說:日本將要偷襲珍珠港,可能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羅斯福命令與會者儘快準備將一批醫務人員和急救物資集結到美國西海岸的一個港口,隨時待命啟運。
同時,羅斯福總統特彆強調禁止將會議內容向任何人透露。而為什麼這麼做?羅斯福的解釋是:只有當美國本土遭到攻擊時,猶豫不決的美國民眾才會同意他宣布投入戰爭。
柯林頓收到信後,美國紅十字會夏威夷分會的工作人員,查閱了該會1941年至1942年財政年度報告的影印件和有關國家檔案,發現美國紅十字會和美軍後勤醫療部隊在珍珠港事件前,曾進行過非常規的人員和儲備物資緊急調動。這和海倫女士在信中所說完全吻合,苦肉計之說似乎並非空穴來風。
除了苦肉計之外,還有珍珠港事件是蘇聯間諜策動結果的說法。
二戰時,蘇聯無力同時應對德國和日本的軍事進攻,因此蘇聯想方設法避免日軍進攻蘇聯,而最理想的辦法,無疑是美國對日本開戰。
美國經濟學家、羅斯福總統的經濟顧問亨利·迪克斯特·懷特,是潛伏在羅斯福總統身邊的蘇聯間諜。懷特的使命,就是唆使總統羅斯福實施大量針對日本的強硬政策,以激化美日矛盾,引起兩國之間的戰爭,結果,美日果然開戰。
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懷特的間諜身份才被美國政府確認。此時珍珠港事件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個世紀。
不管珍珠港事件的真相如何,美國政府,包括總統本人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前,已經獲得日軍將要偷襲珍珠港的準確情報則是確鑿無疑的,至於美國為什麼沒有進行防範,真相如何,則只有等歷史來回答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這個學校的秘書,把美國總統從羅斯福熬到了奧巴馬,始終不變……
※考眼力:看一下美國珍珠港里到底塞滿的都是那些軍艦
※日本投降,美國兩名五星上將卻打了起來,一個馬屁幫杜魯門解了圍
※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竟沒有絲毫防備,然後果斷被虐慘了
※後悔了吧,俄羅斯當年為什麼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萬象 | 除了希拉里,距離美國總統最近的三個女人
※揭秘!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的原因, 是因為蘇聯。
※這個美國人在百年前就說,乾隆是個應該受到歷史譴責的暴君
※日本自衛隊高官聲稱可一周擊敗中國,美國對其說了三個字「別做夢」
※外媒盤點美國駐軍日韓得失:讓它們佔了便宜
※美國總統奧巴馬最尷尬的十個瞬間
※美國總統可以是黑人,那日本天皇也可以不是日本國籍
※奧巴馬不只是美國總統,他還是這個小國的元首
※希拉里真已穩坐美國總統寶座?能笑到最後者才是贏家
※一次註定失敗的偷襲——日本空襲美國珍珠港
※日軍號稱擁有亞洲最強兵力?這次連美國都看不去了?
※菲律賓總統瘋了!菲總統又對美國開罵 稱奧巴馬是
※最讓美國擔憂的軍火出口國不是俄羅斯,而將會是這個國家!
※肖磊:美國加息的邏輯 只說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