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三次宮殿建築高潮,分別營建了阿房宮、大明宮、紫禁城

歷史上三次宮殿建築高潮,分別營建了阿房宮、大明宮、紫禁城

中國建築史上第一次營建宮室的高潮在秦。秦始皇傾全國之力修建起來的阿房宮,據說極其雄偉壯麗,可惜的是被楚霸王一把野火,燒了個精盡。隋唐掀起第二次宮殿建築高潮,大明宮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最後一次高潮出現在明清,留下的紫禁城,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

宮殿和寺廟,前者是人所居,後者是神所居。中國人在觀念上承認鬼神皆曾是人,或者應該過著和人類似的生活,所以對待鬼神一如對人,最初寺廟的體制因此和一般宮室無二。

中國的寺廟,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用以祭祀聖賢、祖先、帝王和天地的廟宇,例如天壇地壇;一是道觀,民間崇拜諸多「雜」神,皆有專祠,也一併歸入此類。最常見的土地廟、城隍廟就屬此類;三是佛教寺廟,這也是數量最為龐大的一類。

歷史上三次宮殿建築高潮,分別營建了阿房宮、大明宮、紫禁城北京天壇

在佛教最興盛的北魏,據說全國上下的寺廟達三萬多所。從建築體制來看,早期中國佛寺和印度佛寺相似,塔藏舍利,位於廟宇中央。南北朝到唐時期,供奉佛像的佛殿漸成為寺廟主體,宋之後則塔建於佛殿之後。且原來的印度風格完全被中國式的殿堂、庭院布局所取代。

從建築風格上來說,寺廟和宮殿頗有相似之處:取材以木料為主;大殿的屋頂和飛檐莊嚴華美,是以斗拱為木架構關鍵的效果;和宮殿一樣,寺廟的布局也是以中軸線為主,以多重庭院構成;兩者都多見園林景觀,也都注重色彩和美術裝飾。

不過,寺廟和宮殿的功能可大不一樣。寺廟是宗教場所,但奇怪的是,在中國傳統社會它又承擔起一定的娛樂集會功能。城區內的寺廟多提供廟會場所,象南京城隍廟,蘇州玄妙觀都是有名的攤市集中地。寺廟又是各類文化活動、慶典或社會活動的場所,偏僻地方的寺廟還常常兼任校舍,成為村塾和書院所在地。當然,它能提供給普通民眾極大的心理和精神安慰,人們在寺廟還原、祈福、求籤……通過一系列的儀式求得心靈的慰藉。

歷史上三次宮殿建築高潮,分別營建了阿房宮、大明宮、紫禁城蘇州玄妙觀

宮殿則不然,它是皇族專有的產業,與一般百姓的生活完全無緣。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皇帝和后妃們的居住、辦公之所在,也是一個國家最高政治權力的象徵。

中國建築史上第一次營建宮室的高潮在秦。秦始皇傾全國之力修建起來的阿房宮,據說極其雄偉壯麗,可惜的是被楚霸王一把野火,燒了個精盡。隋唐掀起第二次宮殿建築高潮,大明宮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最後一次高潮出現在明清,留下的紫禁城,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讓人慶幸的是,它沒有和北京的城牆遭受同樣的命運。

這座「一個人的城」佔地72萬平方米,現存宮宇9000多間,總體的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整個紫禁城布局相當嚴謹,從天安門到神武門,形成筆直的中軸線。沿著這條線,布置了前三殿和後三宮等主要建築。這條線向外延伸,又和整個北京的中軸線重合,被譽為世界上最壯美的中軸線。

歷史上三次宮殿建築高潮,分別營建了阿房宮、大明宮、紫禁城紫禁城

紫禁城的建築也充分展示了「禮」這一治國之根本理念,前三殿象徵的是「三朝」制度,乾清、坤寧二宮象徵天地,日精門、月華門象徵日月,東南六宮象徵十二辰等,處處體現出天子之尊和皇權的至高無上。

宮殿是人間權力富貴的最集中代表,寺廟恰相反,它提醒人們所謂的人世繁華終究不過是南柯一夢。皇權的瓦解,使得宮殿最終失去了它原有的主人;而神權的一度被打倒在地,也讓中國無數寺廟的大小神像共歷一劫。現今的宮殿寺廟,作為古代建築藝術的代表作,對於許多行者而言,更像一個個博物館,雕刻、壁畫、書法、碑刻、詩文……已經蒙塵的龍椅和重新繚繞的香火,不正是那既已斷裂又仍在延續的歷史本身嗎?


(本文為《總說中國》的第三十六篇,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歷史上三次宮殿建築高潮,分別營建了阿房宮、大明宮、紫禁城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明十三陵 開始營建
瀋陽故宮博物院,原是清代初期營建和使用的皇家宮苑
慈禧陵營建選址之謎!
丰台玉泉營建材建材商圈經營現狀
三國第一騙局 曹操營建銅雀台和二喬無關 其實都是為了自己
近觀陸軍第65集團軍某機步旅合成營建設實踐
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工程榮獲「中國營建工程金獎」
5款超耐玩的模擬經營建造類遊戲
側分的劉海以簡略的外卷燙髮處理,營建出有些隱瞞作用
合成營建設即將推廣,傳統指揮模式脫胎換骨
孝陵景陵之旁,卜擇將來吉他,而堪輿之人俱以為無可營建之處!
50歲老人夫妻花24年營建自己的私家庭院,花卉愛好者慕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