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檔≠夏日劇:從劇集標題開始上消失的風味
夏日劇在逐漸喪失夏日獨特的「風味」
搜狐娛樂訊(文/tama醬)今年夏檔劇集中表現最好的當屬《售樓女子》,此外以海邊的湘南為舞台的《有喜歡的人》也頗受喜愛,討論度頗高的劇集還有《擁有神之舌的男人》《初次見面我愛你》等,但這些劇集從劇名上根本看不出是夏季劇。以往在日劇中,標題里多有些代表夏季的「季語」,但現在不知為何,這類季節明顯的劇名越來越少了。
以往看到超市和蔬果店前並排而列的西瓜,走在路上是否能夠看到出來玩的小學生,擺在房前的花盆裡盛開的牽牛花……都能讓人感受到「這就是夏天」,然而現在這樣的風情越來越少,連夏檔劇集中的「夏日感」都在逐漸變少。>>>>了解更多日娛資訊,請進入搜狐視頻日劇頻道
夏日劇≠低收視:趨勢劇的先驅從夏日劇開始
說到夏季,自然而然會讓人想起一年中最長的假期,祭典上的夏夜煙火,海邊旅行等大型活動十分豐富。在這樣容易製造回憶的夏日裡,夏日劇也是「令人心動記憶」的一部分。從1980年代到90年代,打直球在劇名中使用「夏」字的劇集越來越多,其中1986年有明石家秋刀魚和大竹忍出演的劇集《男女7人夏物語》最為出名,同時也是一類劇集——後來被稱為「趨勢劇」——的元祖級劇,現在依然有很高的存在感。
《水球不良少年》是近年最有夏日風味的一部
另外,1997年播出的反町隆史、竹野內豐主演的《沙灘男孩》也是夏日劇中的定番,過去還經常在夏季檔重播,現在的社交網路上依然能夠看到「一到夏天就想看《沙灘男孩》」這樣的發言。新千年前半依然有《Summer Snow》和《天體觀測》這樣的夏日神劇,而這些現在都在漸漸消失,連劇中的夏日味道也便得越來越少了。近年來最能讓人感受到典型「夏日劇」風格的大概要數2014年播出的《水球不良少年》,在那之後,夏日「季語」開始慢慢在電視劇中消失。
《水男孩》系列是一代人心中的經典
讓人回憶起學生時代的「熱血青春劇」
「夏日回憶」這樣的詞會讓人想起在時間長、活動也多的學生時代暑假,帶著夏季特有的高昂情緒與朋友一起度過,體驗青春時代特有的甜蜜與苦澀,初戀特有的青澀感和酸甜滋味……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想讓人在夏季再看一次的劇集,也是夏日的一種獨特回憶。
2003年和2004年曾播出兩部的《水男孩》就是這類劇集中的佼佼者,登場人物豐富,描繪多彩的校園生活和親友之間的友情,成功引起10幾歲到20幾歲年輕觀眾的共鳴,也成為了一代人的夏日回憶。
《有喜歡的人》舞台為湘南海岸,故事卻缺乏季節性
連續劇已經不以年輕人為主要觀眾群體了?
既然夏日劇如此受歡迎,那麼為何不僅夏日風範十足的經典劇越來越少,就連電視台也越來越少拍攝這類劇集了呢?根據電視劇雜誌編輯的解釋,現在電視劇收視不景氣,製作費用也在不斷減少,電視台越來越不敢在製作上冒險,會盡量選擇能夠獲得穩定收視數字的題材進行製作。
而穩定的象徵之一就是各種人氣漫畫的真人化,如果原作較為暢銷,就能夠大致預測改編劇的收視數字,作為基礎數據也能夠說服更多製作費的投入,劇集的企劃也更容易通過。不過暢銷漫畫一年四季都在連載,其中的季節元素也不是特別明顯,因而劇名里安上季節用語的情況也便得越來越少見。再加上網路越來越普及,年輕群體的娛樂活動也越來越多,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因而電視台針對中高年齡層觀眾製作的劇集才慢慢增加。在夏季檔播出的能夠與學生取得共感的作品也越來越有限。
本季的月九檔劇集《有喜歡的人》將故事舞台設計在海邊湘南,看似十分有夏日風味,但故事的主體比起「夏日感」更偏重「戀愛」,就是將劇集時間挪到冬季秋季也一樣可以成立,不過富士台能夠選擇在夏季檔推出這部劇,也算是相當大膽了。最近富士台開始了針對年輕觀眾群體製作電視劇的方針,堅持啟用原創劇本並啟用年輕演員擔任主演,這樣的方針貫徹下去勢必能夠吸引回部分年輕觀眾,只要觀眾們願意坐回電視機前,未來一定能夠見到超越以往作品的「夏日風物詩」劇集。





TAG:搜狐娛樂 |
※年度最喜歡的日劇評選開始,給你喜歡劇投票吧(冬季檔篇)
※市川夏新作《零下溫度的夜曲》連載開始
※溫暖冬日從舌尖開始
※水星恢復順行,一切在最繁盛的季節開始綻放
※第四季結束標誌著新的開始,狐妖小紅娘暖心又將開始
※【劇集】《冰血暴》第三季開始啦,這麼有趣的黑色幽默劇可別錯過
※新一季日劇開始了!強烈推薦《謊言戰爭》
※潮男刀疤雕刻髮型,夏季拉風從頭上開始
※今日處暑,「養陰季」開始了
※夏至已至,最長的白晝,開始最燦爛的季節
※夏日的清涼,要從腳底開始
※夏日美甲新趨勢 流行從「甲」開始
※小暑小暑,盛夏開始
※人間四月芳菲天:科茲沃茲新的旅遊季節開始了
※4月開始,這生肖日日攀高峰,收入節節攀升連富十載
※今日開始財運旺盛時期,收入劇增,財源滾滾的生肖
※【夏季美甲款式】換季從指尖開始~
※今日小暑,季夏時節開始啦!習俗、養生小知識戳這裡
※徐冬冬感覺天氣熱,把外套脫了,春節就開始秀事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