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那年花開》收官,女人真的崛起了?

《那年花開》收官,女人真的崛起了?

壹讀精選

看孫儷演戲真的是一種享受。

《那年花開月正圓》長達74集,其中狗血無數,標題本身就是濃濃的瑪麗蘇風味,還包括了五男同愛一女這樣典型的肥皂情節設置,但看到最後,不但對周瑩這個瑪麗蘇沒有一絲厭煩,至少我對孫儷的演技五體投地,成為忠粉一枚。

最近這幾年裡,女生戲實在是風頭十足,從《甄嬛傳》的後宮女主開始,接連出來的許多部小旦當家的作品,都可謂韻味十足,絕不墮入瑪麗蘇和聖母婊的俗套。

霸道女總裁劉濤的《歡樂頌》直擊社會階層固化、孫儷當家的《羋月傳》雖然劇情和拍攝差強人意,但比起當時許多肥皂劇,那還是亮點頗多;趙麗穎的古裝架空劇《楚喬傳》雖然故事很是無厘頭,但是女俠突破了江湖恩怨,談起奴隸解放這麼高貴的話題來,卻令人正義價值觀爆棚。

孫儷主演的影視劇《羋月傳》

《那年花開月正圓》的首富故事,在國內熒屏上並不罕見,多年前的《大宅門》早就成為經典,而噱頭在於: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女首富,嫁接在清末民初這樣國史大變動的歷史背景之中,個人的選擇與價值觀的浮沉,讓這個劇脫離俗套,而試圖在為中國的商業價值觀尋找歷史背書,就變得有些意味深長了。

不過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這個劇本身的正面解釋:在一個男尊女卑的傳統時代中,一個女子在商界中排除千難萬險的另類崛起。

以上各種劇的走紅,都似乎在詮釋著中國女性力量的崛起。

不談所謂的女權主義,女性在今天中國的地位,似乎在影視中得到了不爭的證明。孫儷、劉濤、趙麗穎、范冰冰,這些超一線女星,幾乎已經全面覆蓋了中國男演員的力量,除了胡歌、王凱和靳東這少數幾個偶像派之外,無人能攖其鋒了。

我突然間想起《中國有嘻哈》半決賽中,惟一的女性歌手VAVA被淘汰,幫唱嘉賓周筆暢說:這還有什麼意思嘛,girl power在哪裡?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現在,girl power已經成中國的政治正確了。

故事中的崛起與現實中的下沉

先來說一件似乎無關宏旨的舊聞。9月份最火熱的新聞之一就是前妻勒索1000萬逼死程序員的故事。這個事件顯然已經成了羅生門,真實情況已無從稽考。

後面幾乎被忽略掉的派生新聞是一個網名為「煮肘」、真名徐宥箴的IT富豪,宣布成立2000萬人民幣的法律基金,為任何人肉該前妻的人提供法律援助。這件事情是否合乎法律,非我這種法律門外漢所能置喙,但「煮肘」顯然僅僅是「咸與盛會」,在這場捉拿「毒婦」的狂歡中,踹上了一腳而已。

多說兩句這個煮肘,他已經被稱為「史詩級直男癌」,其歧視女性的言論已經令人瞠目結舌,例如「女人最大的價值就是多生孩子,教育好孩子」;「男人可以出軌,但是女人不能出軌,女人出軌就是壞」;「喜歡年輕、高個的處女」。

煮肘的微博

當然,有錢的直男癌是可以直接把理想付諸現實的,他就身體力行,擁有多個妻妾,據說還生養有多個各種膚色的孩子(我無力分辨真假)。

這些言論乍聽起來真的很刺耳,感覺都不像是來自於21世紀,而是直接從19世紀清末民初周瑩那個時代直接拷貝下來的族長語錄。但是它現實地存在於最主流的社交平台微博之中,並不斷地被點贊。

身家280億的徐宥箴有著充分的底氣這麼做,不僅僅是他的錢,而且是整個社會仍然普遍存在的處女或烈女情結。

我相信今天的中國如果有機會能夠恢復「沉塘」「浸豬籠」等制度的話,徐宥箴會毫不猶豫地拿出錢來支持,也會有無數中國男人跟在他後面點贊。

這並不是什麼危言聳聽。我們的社會仍是以性別歧視作為最基本的公共道德之一。

劇中,周瑩是一位突破傳統束縛的女性

在號稱自由和平等的婚姻制度之中,「小三」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辭彙之一。在國外,一般來說,這個會被稱之為「affair」,是outer marriage affair的縮寫,意思就是婚外情。在這個稱呼之中,是沒有性別指向的。國外當然也反對婚外情,好萊塢以此為題材的不少,不過無論是《不忠》,還是《賽末點》,都是婚外情所帶來的危機,而不是在性別上的道德傾斜。

小三這個詞的發明,暴露了兩個重要的判斷:其一,女性為了獲取利益而搗亂婚姻,在道德上更加敗壞;其二,在經濟地位上的劣勢,使女性更加容易成為第三者。無論在數據上是否支撐,女性在婚外情中更容易被釘上恥辱柱。

二奶是一個類似的侮辱性辭彙,同樣是處於經濟劣勢中道德敗壞的女性。

在一個全民荷爾蒙狂歡的網路中,性愛視頻是炙手可熱的產品。在一次又一次的狂歡之中,女性總是成為犧牲品,而男性成為艷羨的對象。陳冠希已經從陰影中走了出來,成為著名的時尚教主之一;而阿嬌仍然被活埋。

別誤會,我不認為陳冠希不應當走出來,我只是說,阿嬌卻仍然是受害者。

女博士、剩女、28歲的中年婦女……還要我舉出更多例子嗎?在這一場場敗壞中國文字的網路狂歡之中,女性一次又一次地成為了性別迫害的受害者,而更有甚者,其中的一半施害者,正是女性自己。她們在不同的類別之中充當受害者,但同時又在另外一些類別之中充當施害者。

劇中,周瑩被迫發誓,宣布自己永不改嫁

Girl Power是個假概念。我一直認為,中國的那些女性題材的作者和編劇,都有著不可告人的陰謀,他們編造出一些女性必須付出艱苦卓絕,比男人多出幾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微薄報償的故事,其實都在恐嚇女性,讓她們安於現狀。

平等不是誰征服誰

我們曾經非常欣賞一句話,說國外的女性「長著一張不被欺負的臉」。

我其實很懂得這句話的意思。我在國外生活過幾年,看到的全是「長著一張不被欺負的臉」。我真的非常欣賞多數國外的女性,他們在和男人打交道的時候,沒有小心翼翼,沒有自我矮化,沒有必須忍受那些自己享受不享受的黃色笑話。她們在職場里和男人一樣專業,她們在日常的生活里總是舉著高傲的頭。

別誤會,她們像中國的女人一樣小兒女扭捏作態,花大多數的錢買些華而不實、好看的衣服首飾,憧憬愛情期盼自己的男人對自己終身不渝守身如玉。因為她們明白性別之間的差異,所以她們明白性別之間的平等。

這句話的意思是:她們用性別之間的差異,在維持著性別之間的平等。平等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為了這種平等,她們所付出的,是和男人一樣的努力,在學習上,在職業上,在生活上。

在我所遇見的多數國外女人中(但是必須承認,我所遇見的底層女性較少),她們極少是依靠男人供養的。她們多數有一份獨立的工作,並且即便與先生或男朋友之間有職業交叉的,也極少尋求另一半的幫助。

在多數的情況下,她們的生活是獨立安排的。也就是說,早請示晚彙報的情況,在雙方之間都極少發生。必要的知會當然是需要的,但這不構成雙方之間的行動限制。

她們有著自己的獨立圈子,雖然她們與配偶/男友之間有共同的朋友,但多數會有屬於自己的圈子,與另一半的圈子常常涇渭分明。

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她們的財務非常獨立。從另一半那裡獲取供養的情況並非沒有,但多數情況下屬於過渡性安排。

我也從來沒有認為在發達國家之中,所謂的男女平等已經徹底解決,而只是說,從社會機制上,女性的獨立已經進入了「非正式制度」的層面。在多數的社會生活中,這些已經不需要訂立社會制度,而已經成為社會自覺遵守的公共倫理了。

而我們的男女平等,還僅僅停留在「正式制度」的層面。也就是說,雖然法律、法規、書面文字上已經形成了規範,但是在社會生活層面上,風俗和習慣仍然與這些規範背道而馳。

《那年花開》其實是一部價值觀很正的電視劇,周瑩與她養父之間的互動,其實一直在試圖灌輸這樣一個概念:你並不需要依附任何的力量,個體的生命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作為一個女性,周瑩有著自己完整和充分的價值。而當周瑩進入商道之後,她是一個商人,而不是一個女商人。

不過,這樣的價值觀並沒有進入日常。就好像我們的正式制度之中在所有的層面上都規定了男女平等,卻無法規定在酒桌上,男同事講黃色笑話的時候,她可以發怒;它可以規定在王寶強和馬蓉的離婚案中男女必須平等享有法律權利,卻無法規定所有人不得稱呼咒罵馬蓉;它還可以規定戀愛自由,卻無法規定女方不得向男方詢問是否有房產。

所以,男女平等這件事,只有當它脫離開法律的框架,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覺醒到自我個體價值的時候,它才成為真實的存在。

不要以為有幾部女性為主角的電影、電視劇出現了,Girl Power就崛起了,這始終不過是消費導向的陰謀論而已:女生的錢實在太好賺了(而且都是男人掏錢的)。

真要談Girl Power這件事,你得先問一句:今天,我花了男人的錢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婚紗和喪服,為什麼都選白色?
心形符號是怎麼來的?
國慶節,你拍的照片都丑成啥樣了?
中國古代為何總是北方征服南方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