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4年老酒坊,傳統工藝,傳統工藝

34年老酒坊,傳統工藝,傳統工藝

幾十年了都堅持最初的傳統工藝 固態發酵 放棄了現在低成本高利潤的釀酒和酒精勾兌酒技術,幾十年的堅持只為釀真正的純糧食酒,成本高一點,利潤低———愛酒人用心釀酒,只為好酒!

蒸煮糧食,是中國人釀酒的第一道程序,糧食拌入酒麴,經過蒸煮後,更有利於發酵,在傳統工藝中,半熟的糧食出鍋後,要鋪撒在地面上,這是釀酒的第二道程序,也就是攪拌、配料、堆積和前期發酵的過程。晾曬糧食的地面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晾堂。水井坊遺址一共發掘了3座晾堂,依次重疊。晾堂旁邊的土坑是酒窖遺址,就像一個個陷在地里的巨大酒缸。水井坊發掘出了8口酒窖,內壁和底部都用純凈的黃泥土塗抹,窖泥厚度8厘米到25厘米不等。

酒窖里進行的是釀酒的第三道程序,對原料進行後期發酵。

經過窖池發酵老熟的酒母,酒精濃度還很低,需要經進一步的蒸餾和冷凝,才能得到較高酒精濃度的白酒,傳統工藝採用俗稱天鍋的蒸餾器來完成。

人們在清代層面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圓型遺存,乍一看,有點像水井。考古學家最後定論,這是目前可以確定的中國最早的生產蒸餾酒的實物。當年在基座上架著巨大的天鍋,天鍋分上下兩層,下面的鍋里裝酒母,上面的鍋里裝冷水,基座上柴火旺盛,蒸煮酒母,含有酒精的氣體被上面的冷水冷卻,凝成液體,從管道流出,這就是蒸餾酒。

人們以此推斷,在清代,這裡生產的就是蒸餾酒,而且技術已經和現代釀酒技術十分接近。專家對水井坊幾口老窖池的微生物進行了檢測,分離到紅曲和根霉。水井坊考古證實,中國最晚在元末明初,就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蒸餾酒釀造技術。

中國的蒸餾酒分為濃香型、清香型和醬香型等等,水井坊釀造的酒屬於濃香型白酒,是中國蒸餾酒中分布最廣泛的一種,它在釀造技術上最大的特點是用泥窖釀酒,成為中國釀酒工藝中一個特殊的門類。它的發源地就是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只有這裡才能產生非常好的濃香型的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供華夏 的精彩文章:

炎炎夏日,如何正確保存茅台酒?
1996年以後的茅台長什麼樣?
借一杯藏年老酒品飲自己內心的陳年舊事!
關於白酒香型認識的四大誤區

TAG:酒供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