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食在金秋,「蟹逅」潮汕

食在金秋,「蟹逅」潮汕

撰稿:陶夢錫

大閘蟹。(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九月圓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每到秋天,吃貨們最期待的莫過於肥美的螃蟹。在陽澄湖大閘蟹的一枝獨秀下,那些有著優質螃蟹及豐富「蟹文化」的海濱城市卻被很多人無視了,汕頭就是其中一個。

在剛剛過去的中國國慶中秋長假期間,汕頭市舉行了首屆螃蟹節,邀請八方遊客一齊品蟹。

「九月赤蟹一肚膏,十月冬蠐腳無毛」。在潮汕話中,「膏」指的是蟹黃,「一肚膏」則表明蟹黃飽滿。而現在,正是潮汕蟹香正濃時。

瀕臨大海,螃蟹是潮汕主要水產之一,且品種很多。常見的就有肉蟹、膏蟹、赤蟹、花蟹、梭子蟹、田蟹等。

「食在廣州,味在潮汕」,廣東人會吃是普遍的認識之一,而潮汕人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潮汕人喜歡吃生猛海鮮,在烹飪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光是吃螃蟹這件事,他們就可以玩出十八般的花樣來。中國宋代有兩道最獨特的蟹餚——「蟹釀橙」和「洗手蟹」,在如今的傳統潮州菜中仍有蹤跡可覓。

在2016年杭州G20峰會的貴賓宴席上,有道菜叫「膏蟹釀香橙」,其原型就是南宋「蟹釀橙」。而蟹釀橙,在傳統潮州菜里,也是有蹤跡可尋的。(圖片來自杭州網)

潮菜大師朱彪初的《潮州菜譜》記有「炸蜘蛛蟹」、「釀鴛鴦蟹」和「釀如意蟹」,與南宋林洪《山家清供》記述的「蟹釀橙」一脈相承。

如今,海濱城市還沿襲著「洗手蟹」及相類似的生吃食物舊習,潮汕與寧波兩地尤甚。清代潮汕地方志《潮陽志》中如是說潮人:「所食大半取于海族魚蝦蚌蛤,其類千狀,且鮑生魚生蝦生之類,輒為至美。」

生吃螃蟹,其實就是「生腌螃蟹」:一斤鹽一斤水加點五香料,滾出味了,就把海鮮放進去腌——這是「暴力」的腌法,腌制出來的螃蟹,味道就是「咸美」,一隻蟹可下三碗飯,誠不欺人。

潮汕生腌咸蠘,又叫「鹵咸蠘」,已經成了潮汕人對海鮮的一種情結。「蠘」是潮州話,又名海螃蟹、梭子蟹。腌咸蠘無定方,各家的手法不同。 一般以高度的白酒來做消毒劑,再用汕頭魚露、的醬油、涼白開調製出來的醬料腌制,加入適量辣椒、大蒜、生薑和香芹即可。(圖片來自網路)

有人說,金秋時節,潮汕人的宵夜加餐,沒有腌咸蠘是不完美的。醋香、蒜香交織醬香的蟹肉鮮在舌尖來回滑動,水汪汪又帶點膠彈,總是讓人停不下來。(圖片來自網路)

除了如此「暴力」的腌制手法,「十大潮菜」之一的豆醬焗蟹也是「蟹品」中的美味。普寧當地的豆醬入了蟹肉之中,增添了蟹肉之中的鮮美,又沒有破壞蟹肉本身的彈性與質感,可謂是人間上品。上菜時,豆醬焗蟹芳香四溢,更是讓人唇齒生涎。

在《潮汕味道》一書中,作者張新民介紹說,豆醬焗蟹產生於20世紀90年代,是一道現代潮菜。其特點是蟹鰲巨大、孔武有力。(圖片來自微博@肥編)

除了食蟹,潮汕還有不少與螃蟹相關的文化。比如,在潮汕祭祀之中禁用螃蟹,因為當地人認為螃蟹鋒利的爪子會將祖先和神仙的臉抓花……

而在潮汕俗語中,則常用「無腳蟹」形容孤苦無依之人——螃蟹是靠腳來橫行的,如果失去了腳,便寸步難行,只能任人宰割了,用它來比喻孤立無援的弱者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 的精彩文章: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最新一期的華輿辭典
倫敦汽車撞人事件致11傷,警方昨天說不是恐襲,但今天又改口了……
中國「超級黃金周」今日收官,旅遊業除了漂亮的成績單,還有三大亮點值得關注
賭城槍手採購時這種特殊彈藥售罄,否則會死更多人
賭城槍手採購時這種特殊彈藥售罄 否則會死更多人

TAG:華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