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工還有哪些比中國強?槍械水平遠超中國,將長期持續
在槍械上,蘇俄的設計製造基本功比中國好很多,但是不如歐美——從沙皇時代起就是如此。
原因是在歷史上,俄國就是歐洲文明的邊緣國家,機械、化工方面一直都和歐洲核心的西歐北歐相差甚遠。這導致俄羅斯槍械設計,在基礎條件上是不如歐洲、以及後來的美國。
但是在很多時候,工業底子並不能完全決定一切。特別是在20世紀中期開始的步槍幾次重大變革過程中,總體思路和作戰觀念上是否能準確把握到未來的戰場形勢,是不是敢於提出需求並且去嘗試,這才是決定一個槍械項目最終是否成功、是否擁有長期發展潛力的關鍵。
比如在步槍自動化、步槍和衝鋒槍功能融合的過程中,美國當時死抱著中口徑大威力槍械不放;結果就是在越南叢林里,被材料、工藝要遜色得多的AK47壓著暴打——AK家族的設計並不精妙,真正成功的核心,就是看準了戰場需求,用縮水的中間威力槍彈,換取了連發的可控。
除了AK47,俄羅斯的AS/VSS在幾十年內,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好的微聲槍械,遠遠超越其它對手;但是材料、工藝、具體的設計原理,都沒有什麼新東西,也沒有提出特別高的要求。
令人感慨的是,二戰後的前幾十年,從AK47到VSS等一系列槍械,蘇聯槍械曾經依靠總體設計思想上的大膽和勇於突破,取得歐美未能達成的成就;但在二戰後的後幾十年,蘇聯槍械也因為科研製度上的官僚僵化、對於總體設計思路起到了極大的限制。
在這後幾十年中,蘇聯的官方認識主流,始終被卡死在卡拉什尼科夫的觀念層面——在社會主義國家,一個項目能夠成功達到的上限,取決於它的主管領導本人水平高低。
圖:AN-94
圖:AN-94的競爭型號AO-63,用了兩根槍管,兩套自動機
這也是後來蘇聯的槍械發展中,槍械本身內部結構越搞越複雜——比如AN-94連滑輪和鋼索都用上了,AEK系列搞出了對置反衝活塞這種總體上完全得不償失的設計;卻始終不敢跳出卡拉什尼科夫的單獨一體槍身機匣、長行程活塞設計的路子。
而在蘇聯解體以後,受內部和邊境不斷的戰爭衝擊、以及俄羅斯人終於有機會真正認識到外面世界等因素;俄羅斯時代的槍械研製正在復甦、重新獲得活力——雖然這個歷程很漫長,而且依舊充滿阻撓。
在卡拉什尼科夫死掉的最近幾年,就連一些以頑固死板形象著稱的俄羅斯槍械研製企業,紛紛推出了總體設計觀念上大幅度突破、從根本結構布局上體現出了顯著現代化特徵的產品。
毛子給特種部隊的新槍方案,雖然毛味十足,但是結構布局已經脫胎換骨了,你看出來了么?
擁有主流工業國家中游的槍械設計製造能力,眼界和思路上又能開始跟上世界的前沿發展;俄羅斯槍械行業的未來,還是有著足夠撼動世界中高端市場的潛力。
雖然在炮灰用的廉價低質量槍械市場上,俄羅斯人競爭不過中國的產品。但是就真實水平和未來而言,槍械這一塊,大概也是武器裝備開發中,俄羅斯唯一能顯著、而且是長期持續對中國形成水平優勢的產業了。
如果想第一時間獲取深度軍事分析文章、向作者提問互動、關注作者又在國內的專著文獻中挖掘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信息,請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候知健」或者「txzzhzj」


※諾貝爾和平獎再刷智障下限:獲獎組織稱要廢除五常核武器
※小粉綠稱台灣可造數千枚巡航導彈,價格只相當中級小汽車
※美國陸軍新一代直升機即將首飛,航程近十倍於中國武直十
※澳大利亞數十億買美國四千套先進武器,是針對哪個國家?
※再打鴉片戰爭誰會贏?中國驅逐艦數量已超過英國三倍以上
TAG:候知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