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際法禁用達姆彈?美國從未籤條約,全球使用最多到今天

國際法禁用達姆彈?美國從未籤條約,全球使用最多到今天

促使彈頭變形擴張的花樣很多,比如注意彈頭刻槽

達姆彈的原名是Dum-Dum bullet,由19世紀末的印度-達姆兵工廠首先製成,並在戰爭中大量使用而聞名;這種彈藥基於英國.303彈,關鍵設計是將彈頭前部的銅質外殼去除,使得一部分鉛芯裸露在外。這種設計使得彈頭在擊中人體以後,鉛芯不受銅殼約束,更容易變形擴張。

擴張後的彈頭前粗後細,直徑的加大使得它能破壞更大範圍內的人體組織;而且變形後的彈體在人體內運動的阻力會急劇加大,使得動能釋放的速度比正常情況下要高得多;換句話說,在殺傷人體上,它對彈頭動能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了。

人類科學工程的發展,始終是在不斷提出假說和理論、證偽其中錯誤部分的過程中進行的;並且是一個不斷深入、細化的過程。比如在彈頭殺傷力的研究上,就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源於對動量和動能最樸素的認知:彈頭重量越大、發射初速越高,殺傷力就越強。這一條實際上在今天也適用,彈頭的重量和初速,是它一切殺傷破壞能力的設計基礎。

第二個階段,是如何在現有的彈頭重量、初速等基礎條件限制下,通過改變彈頭的結構、製造工藝等具體設計,有效的提高殺傷能力。在彈道創傷學並不發達的19世紀末,達姆彈的出現意味著人類對於槍彈殺傷力認識和利用水平進入了第二階段。

圖:高速命中後破碎的彈頭

而到了第三個階段,人類對於彈藥殺傷機理的研究得到了極大的深入;能夠兼得多個方面的性能——比如達姆彈的穿透能力很差,而現代各國的步槍高速彈藥,都是穿透力非常強而殺傷力也不遜色於、實際上往往更高的新彈種。

這類高速彈種的殺傷力,不是源自於彈頭的擴張,而是通過在較大厚度的軟組織中進行高速翻滾、並進一步破碎而實現的。但這種高速翻滾殺傷對於命中目標時的著速有很高要求,彈道學上的試驗結果認為;低於400米/秒以下,實際殺傷力會變得很差。

由於達姆彈的知名度最高,因此包括後來的空尖彈等彈種在內,各種擴張型彈頭,現在都會被俗稱為達姆彈。所謂「達姆彈被禁用」,本身就是謠言。1868聖彼得堡宣言、1899海牙宣言、1907海牙公約定,1977年日內瓦協定,涉及到擴張類彈頭的限制,全部僅限於簽約國之間的戰爭使用。

比如美國從未簽署相關條約,因此不僅美國早年在軍隊中不限制使用達姆彈(比如美西戰爭、美菲戰爭中都大量使用),而且一旦和美國發生戰爭,該類條約的簽署國也可以不受約束使用此類彈頭。

圖:前鋼後鉛,穿透殺傷兩不誤

後來各國軍隊少用這類彈藥,根本不是出於什麼人道主義目的——後來的各類子彈設計,特別是高速下翻滾破碎的彈藥,狠毒程度遠超達姆彈。因為達姆彈本身易於變形擴張的特性,使得它侵徹能力很糟糕,這對於戰場上非常常見的土木磚瓦等掩體障礙,很難形成可靠的穿透能力。

俄制9x39

因此在主流的軍用彈藥中,不僅是後來現代高速步槍彈藥興起以後,沒人再用達姆彈;就是低速彈藥——主要是初速被限制在聲速以下的亞聲速微聲彈,也極少見使用達姆彈設計的;比如蘇俄的9x39毫米彈,完全是鋼芯為主要結構。

美國警察空尖彈

空尖彈

除了從來沒有形成真正實質性限制的所謂國際法禁令,達姆彈在民用、警用等領域不存在限制。現在民用的狩獵類彈頭,絕大部分都是達姆彈類型的擴張型彈頭。尤其是大量仍然還在使用初速很低的傳統口徑(9毫米、.45口徑等)的手槍、滑膛霰彈槍(發射獨頭彈),對於達姆彈類型彈藥的的依賴性也非常高。

如果想第一時間獲取深度軍事分析文章、向作者提問互動、關注作者又在國內的專著文獻中挖掘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信息,請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候知健」或者「txzzhz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俄軍工還有哪些比中國強?槍械水平遠超中國,將長期持續
諾貝爾和平獎再刷智障下限:獲獎組織稱要廢除五常核武器
小粉綠稱台灣可造數千枚巡航導彈,價格只相當中級小汽車
美國陸軍新一代直升機即將首飛,航程近十倍於中國武直十

TAG:候知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