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箱不注意這3點,孩子得病風險太高!尤其第2件
文丨浩浩媽
雖然現在已經是秋天,但氣溫一時還沒降下來,為了防止食物變質,大家還是像夏天一樣,習慣把所有的蔬菜水果、肉類、剩菜剩飯都放在冰箱里。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安全嗎?
事例回顧
就在上個禮拜,溫州有個11月大的孩子小琪,突然發燒到40.2°C,還反覆腹瀉,便中帶有血絲,爸爸媽媽急忙把小琪送進醫院就診。
經過醫生化驗,小琪感染了鼠傷寒沙門氏菌,而且已經通過腸入侵血液,情況十分危急。
琪媽看著孩子造了這麼大的罪,心疼的在病房外抹眼淚,過了會醫生走過來,說這種細菌感染往往跟吃了不潔食物有關。
然後琪媽說的一番話,讓我們知道了元兇:女兒發病前曾吃過放在冰箱里好幾天的蘋果。
醫生說冰箱裡面的食物混雜,蘋果很有可能被沾染上沙門氏菌。
幸運的是,經過連續幾天的搶救,孩子已經轉危為安,病情得到控制,過幾天可以出院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孩子出了一點問題,都會「傷在孩身,痛在媽心,」可就因為冰箱里的飲食沒注意,讓孩子受了這麼大的罪,真是太不值了。
使用冰箱的誤區
冰箱每個人家裡都有,但大部分人都用錯了冰箱,會影響健康,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誤區一:生、熟食放一起
把帶有細菌的肉類和吃的放在一起,是引起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生食帶有大量的細菌,如果跟熟食一起存放,那麼細菌就很容易污染熟食。
如果要一起存放,建議要分層,並且在食物放進去之前,最好用保鮮膜包好,防止食品冷凍乾燥、相互污染,水果則應擦洗乾淨後存入冰箱。
誤區二:冰箱不怎麼需要清洗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沒有清洗冰箱的習慣,但冰箱經常要存放不同的食物,容易積累大量的細菌,讓新放進去的食物再次受到污染。
一般建議每周對電冰箱清洗一次,條件不允許也要每月清洗兩次。
誤區三:大塊的食物不分開放
豬肉、牛肉、羊肉等大塊食材如果不分塊冷凍,後期如果一次吃不完,食用時反覆解凍,很容易加速食物變質。
應將大份食物分成若干份一次可吃完的量,分別包好冷藏或冷凍儲存。
使用冰箱要注意這些
1
儲存食物時要注意
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把東西塞進冰箱就萬事大吉了,其實不是,冰箱儲存食物也是有技巧的:
用保鮮膜
在冰箱中儲存食物,特別是做的菜時,最好覆蓋保鮮膜,防止串味。
認真封口
由於封口不當容易造成空氣和濕氣進入,導致食物腐敗,儲存食物時,務必擰緊蓋子或將塑料袋內的空氣擠出去,然後紮好封口。
不放入太熱的食物
食物太熱時不能放入冰箱,否則既對冰箱造成損耗,又容易導致周圍食物因為溫度升高而滋生細菌,溫熱食物最好放涼後再放入冰箱。
2
冰箱不能放的食物
冷藏某些食物會導致口感改變、營養降低、甚至加速腐敗變質。這些食物室溫儲存的效果比冷藏更好。主要包括以下5種:
香蕉
香蕉是熱帶水果,比較怕冷,放進冰箱,不僅會破壞香蕉中的營養成分,還很容易出現褐色的斑點,引起變質。
黃瓜
冰箱里的溫度是4-6℃,而黃瓜儲存溫度為7-12℃。所以如果把黃瓜放進冰箱,不是保鮮,而是加快他們的腐敗。
巧克力
有次家裡買多了巧克力,放進冰箱之後,發現巧克力表面起了一層白霜,而且口感也沒之前好吃了。
所以巧克力最好放在常溫下保存,陰涼乾燥處最好。
解凍後的肉類
把肉放進冰箱可以,但是已經解凍後的肉,細菌數量會多數倍,更容易在短時間變質,所以最好別再放冰箱了。
但如果解凍的肉過多,實在吃不下,可以先加熱殺死細菌,做成半成品再放在冰箱里保存就沒有問題了。
茶葉、咖啡
這些食品有很強的吸濕作用,如果沒有密封好,很容易讓冰箱里的潮氣進入,破壞口感。
3
清洗冰箱
很多家庭把冰箱當成萬能的食物儲存所,但冰箱長期得不到清洗,是很容易滋生細菌的,所以定期給冰箱做衛生非常重要。
清洗前,一定要切斷電源,把冰箱裡面的食物拿出;
將果蔬盒、擱架、瓶框等拿出來分開清洗,以免弄壞;
用溫水或中性洗滌劑將冰箱內外清洗並擦乾,敞開冰箱門通風乾燥一天。
建議最好每兩周清洗一次冰箱,或至少每月清空冰箱一次。
俗話說「病從口入」,尤其現在是入秋後,孩子特別容易腹瀉,所以:
家長要警惕孩子的食物安全,一旦發現孩子有什麼問題,就要立刻送進醫院,以免耽誤治療。
- END -
*來源:學做優質媽媽(ID:xzyzmm),每晚9點浩浩媽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子知識,交流育兒經驗,教你成為優質媽媽!


※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12歲,請花幾分鐘看看這篇文章
※這3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不給孩子吃零食?大錯特錯!這些零食越吃越聰明!
※一個清華媽媽的教育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處在3~15歲,一定要看看!
※老公出軌,這是女人最好的反擊
TAG:媽媽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