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發現一王爺墓,專家開棺後一聲嘆息:這是明朝最黑暗一幕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明,無數朝代更迭,政權交替。不管是大一統的繁華盛景時期,還是戰火紛飛的混亂年代,都是既有著閃光點,也有著污垢處。
像大家十分熟悉的大明王朝,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讓無數後人崇敬。但就是這樣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氣王朝,也有其十分黑暗的一幕,這發現起源於湖北的一座王爺墓。
2007年的時候,考古專家在湖北鍾祥發掘了一座明朝親王墓。墓主人名叫朱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23個兒子,後來受封為郢王。一般來說,幺兒是最受人疼愛的,但帝王家由於權勢地位的爭奪,則正好相反。因此,朱棟雖然是朱元璋眾多兒子中較小的那一個,但卻去世得比較早。
朱棟去世的時候年僅27歲,正值青壯年時期,而且膝下無子,因此他去世後,明成祖朱棣便給了他一個郢靖王的封號,然後將其封國給取消了。朱棟生前,並不像他的哥哥朱棣那樣創下大功績,反而是死後,創造了一項紀錄,那就是「陵寢被炸次數最多」。
根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1999年以後,朱棟的陵寢就遭受過7次爆破,最深的盜洞深達八米,不過即便如此,陵寢地宮依舊完好無損,沒有受到絲毫破壞,這就給了專家一次見識到完整明朝親王墓的機會。
不過當專家進入地宮,打開主動棺木的時候,不禁發出一聲嘆息:這該是明王朝最黑暗的一幕了。原來,朱棟陵寢中,除了葬有他跟妻子外,還有六名未成年少女,都是殉葬之人。
殉葬這一制度,始於殷商,是一種殘酷無人性不道德的制度。到秦漢時期有所收斂,但到了明朝又得以恢復,朱元璋去世的時候,就有超過40名嬪妃殉葬,朱棟去世的時候,便沿襲了祖制,一直到1644年,這項制度才被明英宗廢除。


※岳飛手下抗金名將,中50多箭壯烈犧牲,如今陵墓被垃圾污染
※此地屬於國外,但居民講明朝方言用中國製造,首都標註為北京
※韓信從來沒有帶過兵,為何蕭何卻篤定他能夠統帥三軍?
※此人遭受腰斬後,還活了半個時辰,在地上寫下三個大字「望速死」
TAG:月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