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62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62

佛心慧語

微信號:XinXueCiHang

皈依正信三寶,遠離附佛外道,

聽聞正法,親近善士,依教奉行,持戒精進。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三皈依

皈依佛,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不墮惡鬼。

皈依僧,不墮旁生。

皈依佛竟,寧捨生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寧捨生命,終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寧捨生命,終不皈依外道徒眾。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星雲大師

【智慧文集62】

《氣質芬芳》

每一個人,都有外表的長相;每一個人,也都有內在的氣質。表現在外的言行舉止、人格品德,是笨拙、粗魯、呆板,是狂妄、傲慢、專橫,這些都是不好的氣質。但也有的人表現出慈悲的氣質、道德的氣質、高尚的氣質、誠信的氣質,這些氣質都能像花草一樣,散發芬芳的氣息,令人著迷。

氣質的芬芳比外相的美麗更為重要,更能引發別人對他的重視。有的人一篇演說,從他的講演中,就能表現出智慧巧思的氣質,令人崇拜;有的人一篇文章,也能表現他內在的慈悲胸懷,令人嚮往。

有的人用名牌的服飾表現他的高貴,有的人用濃艷的脂粉表現他的雍容,有的人用高雅的談吐表現他的風度,有的人用內在的修養表現他的氣質。

劉禹錫的「陋室銘」直陳「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道德就是芬芳的氣質。李密的「陳情表」婉言「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孝順就是芬芳的氣質。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所謂「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淡泊就是芬芳的氣質。蘇軾在「放鶴亭記」高唱「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可與易也!」超塵就是芬芳的氣質。

佛教里,慈藏大師的「屢征不就」,無業禪師的「三詔不赴」,唐代全付的「不受衣號」,五代恆超的「力辭賜紫」;古德不慕榮利,安貧守道的精神,這就是氣質的芬芳。

氣質就是內在的涵養。內心莊嚴美麗,勝過外在的百千裝扮;內在美如空谷幽蘭,洋溢陣陣芬芳,使人心情愉悅。一個人不必靠華麗的衣著來妝飾自己,而必須重視內在的修持,以高貴的氣質來涵育自己,以道德修養來莊嚴自己。

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從實際生活中鍛鍊出來的。因此,一個人不一定只是追求外表的漂亮,重要的是要把尊嚴、性格、氣質、風儀、人緣活出來。一個時常心存感恩的人,才能增長品德、變化氣質,才能像花朵一樣,散發芬芳的氣質。

花,是真善美的化身;做人何妨像一朵花,多給人一些歡喜、一些芬芳、一些氣質、一些美感,你就是一個氣質芬芳的人。

《迷悟之間》簡介

《迷悟之間》是星雲大師在《人間福報》上連載的極富感染力的小品文。這一千餘篇美文為大師歷時四年寫就,囊括了人生、社會、職場、生活、勵志、修身、成功、智慧、讀書、信仰、做人、處世等方面的內容。是難得的勵志經典,也是台灣的金牌暢銷書,全球銷量已逾二百多萬冊。

迴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平台自營微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佛陀-盲人摸象
宗宙上師:福報耗儘是後半生倒霉的根源!
怎樣才能不退初心?
佛陀-建樓趣譚
經文的價值

TAG:佛心慧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