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孩16歲還不懂上廁所,醫生的話讓母親感到羞愧!

女孩16歲還不懂上廁所,醫生的話讓母親感到羞愧!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要從小做起,比如讓孩子從小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從簡單的做洗手帕,打掃衛生,培養勞動精神。要給孩子灌輸責任意識,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要以為的寵溺,把孩子培養成小皇帝。培養孩子獨立,培養孩了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在發達國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視從小培養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發達的市場經濟讓會要求社會成員必須具備這種能力和精神。

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去撓,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癒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尿床的孩子比率達到了15%。男孩和女孩進行對比的話,男孩子在晚上尿床的可能性是女孩的三倍,同時百分之三十的爸爸媽媽會由於孩子尿床而懲罰孩子。

還有一部分的爸爸媽媽不會因為孩子尿床而懲罰孩子,一般情況下是已經知道懲罰孩子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糕,孩子以後尿床的可能性會增大同時也明白會給孩子帶來不開心還有低質量的生活氛圍。

16歲的婷婷說因為小時候有點智力問題,所以從4歲記得事情開始,便經常尿床,不懂上廁所,直到前不久才改掉這個毛病。

婷婷說自己4歲的時候尿床被媽媽打的很慘,之後只要一尿床,媽媽就會體罰她。

但就是剋制不住,還是依舊尿床。知道媽媽最後打的也煩了,這個毛病也依然沒有改掉。

她認為自己身體有病所以也偷偷去醫院檢查過,但是檢查顯示一切正常。

死馬當活馬醫的情況下,她在網上諮詢了心理醫生。

醫生了解完情況後,給出的結論是:尿床是因為婷婷小時候被父母打罵才形成的!父母的打罵讓婷婷對睡覺產生了恐懼之情,所以尿床的習慣也一直改不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跟孩子接觸最頻繁、最密切,也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在成長中經常模仿他們身邊的成年人,因此,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作出好或壞的榜樣,進而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並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育兒 的精彩文章:

憑一碗面就看出謝娜懷的是女兒?判斷生男生女除了這兩招都是瞎掰!
臍部護理非常重要,當寶寶肚臍發炎時,你應該做好這4件事
一條秋褲糾結死媽!
冷空氣來襲大幅降溫 醫院兒童患者增多
1歲寶寶輔食全攻略,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

TAG:十點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