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四世同堂》部分章節重發的故事

《四世同堂》部分章節重發的故事

長篇小說《四世同堂》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一部代表作,描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北平人的日常生活與抗日活動。 2017年1月出版的《收穫》雜誌上刊登了《四世同堂》第三部的第21—26章,大約有10萬字。為什麼將近70年前出版的作品,現在還有一部分內容要重新發表呢?這就涉及到《四世同堂》這部小說的創作和翻譯過程。

《四世同堂》部分章節重發的故事

旅居美國的老舍與《四世同堂》第三部

《四世同堂》共分3部,第一部《惶惑》出版於1944年,第二部《偷生》出版於1946年,都是在國內出版的。第三部《饑荒》則是在美國完成的,並首次以英文版面世。

1946年3月,老舍接受美國國務院的資助,與著名劇作家曹禺一同前往美國講學,直到1949年10月回國。旅居美國期間,老舍將他的小說《離婚》和《四世同堂》翻譯成了英文。但是,這個翻譯過程是很獨特的,先是由老舍對小說進行刪節,然後再口授給看不懂中文的譯者、美國人浦愛德,並由浦愛德記錄下來。因此,翻譯過程也是一個再加工的過程,滲入了浦愛德自己再創作的成分。1977年2月22日,浦愛德在寫給費正清夫人、東方問題專家威爾瑪·費正清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

《黃色風暴》並不是由《四世同堂》逐字翻譯過來的,甚至於不是逐句的。老舍念給我聽,我則用英文把它在印表機上打出來。他有時省略兩三句,有時則省略相當大的段。最後一部的中文版當時還沒有印刷,他給我念的是手稿。Harcourt Brece出版社的編輯們作了某些刪節,他們完整地刪掉了一個角色,而他是我所特別喜歡的。他們認為有必要減少一些字數,以便壓縮一下書的塊頭。對結尾沒有做變動。

《黃色風暴》(「The Yellow Storm」)即是《四世同堂》英譯本的書名,1951年由美國哈科特和布雷斯公司出版。根據浦愛德的敘述,《四世同堂》第三部的手稿已經完成,但尚未出版中文版。可這部分內容卻被出版社的編輯作了刪節,這在1948年4月22日老舍寫給大衛·勞埃德的信中也得到了證實:「至於出英文版,我覺得很有必要作一些刪節,至少去掉20萬字。」

《四世同堂》第三部《饑荒》的前20章,曾於1950—1951年間在上海《小說》月刊連載發表,最後13章始終沒有出版中文版,手稿在「文化大革命」時全部被毀。因此,以《黃色風暴》書名出版的英文版《四世同堂》,也就成為了補足中文版《四世同堂》第三部內容的基礎材料。1981年,人們發現了經過縮略處理的《四世同堂》英譯本的最後13章,由馬小彌轉譯為中文後,發表在了《十月》雜誌1982年第二期上。198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四世同堂》時,採用的也是這由英文版回譯的13章文字。但這些文字仍然沒有補足《饑荒》的全部內容,因為這13章是根據英文譯稿回譯而來,而英文版是經過了美國出版社與編輯大量刪減後的版本,並非老舍原稿。

為了尋找《四世同堂》第三部的英文原稿,2013年5月,正在美國訪學的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社長趙武平通過網路檢索發現,哈佛大學施萊辛格圖書館的浦愛德檔案中可能保存著《四世同堂》的美國檔案,包括老舍在美國創作完成《四世同堂》第三部後尚未發表中英文版之前的全部內容和譯者資料。

於是,趙武平前往哈佛大學施萊辛格圖書館,找到了編號為MC465的浦愛德檔案。這批檔案共有11盒,與《四世同堂》有關的數百頁材料分裝在常規檔案盒中,內容分兩部分:一為全部譯稿,二是同翻譯和出版相關的通信、筆記、卡片和零稿等雜項。趙武平描述說:「(文稿)列印在相當於A4紙張大小的、薄近透明的白紙上;文稿按先後順序,每兩章,或三到五章,整整齊齊分組裝於三十個乳黃色的文件夾內。譯稿有三部分,即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初譯稿,以及初譯稿若干零頁,稿面上有繁密的改動筆跡,字體潦草,難以辨認;第二部另有一份修訂謄清稿,篇幅從三十二章縮至三十一章;以及第三部,也就是《饑荒》的全譯稿。」

第三部《饑荒》英文譯稿共36章,比原先中文版回譯時參考的刪減版本多出9章,比老舍原定的30章還要多出3章,經過對比可以發現,之前發現的「後13章」,就是由這16章壓縮和刪節而來的,比如第23章「東陽病了」壓縮後同第24章「冰化了」並為一章,第27章和36章整章刪去,還有部分人名有了改動。如果《饑荒》後半部第21至36章回譯為中文,加上之前已發表的20章,可知全書大約21萬字。顯然這是我們所能找到的最接近老舍原稿的版本,但嚴格說來也不是全本,因為它也經歷過刪節。「應該所刪只是枝節,或者意義較輕的段落,起碼沒有改變結構。」趙武平這樣推測。趙武平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將第21至26章回譯為中文,這樣《四世同堂》就接近完整了。

在中國出生的美國傳教士的女兒

回過頭再來說一說老舍對《四世同堂》翻譯質量的評價。在翻譯開始之初,老舍對浦愛德的譯文水平有所懷疑,幾乎要取消他們之間的合作。譯稿完成之後,老舍請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審讀,賽珍珠對譯稿大加讚賞。那麼,這位浦愛德又是何許人呢?

1937年2月,採訪過毛澤東的紐西蘭著名記者詹姆斯·貝特蘭在北平第一次見到浦愛德時,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艾達講一口流利的中國官話,不過帶一點兒明顯的山東口音。」貝特蘭還為我們描繪了浦愛德的外貌:「她是個小個子女人,長著深色挺直的頭髮,相貌清秀強壯,她的體質像個結實的農婦—她自己這樣誇耀地說。」 據貝特蘭回憶說,一位中國老拳師時常到她家裡教她中國傳統拳術,這或許是浦愛德能夠保持身體強健的一個重要原因。從這一細節中,我們還可以窺見浦愛德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和喜愛,而這又和她童年的成長經歷密不可分。

「艾達」是浦愛德的英文名字(Ada Pruitt),是為了紀念他父親的第一任妻子而起的。浦愛德的父母都是美國浸禮會傳教士,很早就來到了中國。1888年,浦愛德出生於山東省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一位中國保姆把她帶大。由於從小就和中國孩子一起玩耍,浦愛德的山東話講得和當地人一樣好。

1975年,浦愛德在台灣出版了《在中國的童年》,這本書以優美的語言回憶了她12歲以前在中國農村的生活。浦愛德通過一個孩子的眼睛摯情地描述了她的保姆及其家庭、鄰居、教友,以及她生長的老式院落,她感到自己與中國生活方式更融洽,而不喜歡外國傳教士即她的父母帶來的變化。在這本書中,浦愛德使用了許多只有中國和中國文化中才有的名稱與句子,如「炕」「豆腐腦兒」「多年的道路走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等等。這樣的句子不僅說明了浦愛德對漢語的精通,更表明她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從很小的時候,浦愛德就跟著她的保姆觀察所生活的院子的結構,長大了些又開始觀察村莊和村子裡的人,到1900年因為義和團運動的爆發浦愛德與父母一起離開村子為止,浦愛德接受的全是中國式的教育,因此她更樂於把中國看成自己的「祖國」。浦愛德的中文口語水平雖然很高,但是她的中文寫作水平卻很差,這也就是老舍對其譯文質量有所懷疑的起因。

服務於北平協和醫院社會服務部

浦愛德在她父親的故鄉、美國喬治亞州讀了大學,又去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學習教育,然後到波士頓的麻省州立醫院學習新興的醫學社會服務。1921年,她受雇於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在新建的北平協和醫院(今北京協和醫院的前身)建立了社會服務部,並在此當了18年的主任。這期間,她還在燕京大學任教,為中國培養了第一代社會工作者。

北平協和醫院是北平協和醫學院直屬的臨床教學基地,從1921年開始收治病人。它是一所臨床各科齊全的綜合性醫院,設有內科、外科、兒科、神經精神科、皮膚科、骨科、泌尿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婦產科和放射科等,設計床位總數為250張,足供每屆學生30人的教學和實習之用。北平協和醫院的最大特色是設有一個專門為困難患者(不只是經濟上的)提供醫療救助服務的部門—社會服務部,是在建院之初與臨床各科同時成立的。在浦愛德的帶領下,協和醫院社會服務部辦得有聲有色,到1930年在門診和各科室都配備了專業的社會工作者,幫助病人解除心理和習慣上的困惑,引導他們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接案數量年年上升。

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浦愛德向病人解釋疾病的性質和某些藥物以及治療手段的必要性,讓病人接受醫生的治療方案;還要幫助病人重新返回社會,並儘可能使病人自力更生。浦愛德說,對多數病人進行經濟上的暫時性的救助都是不必要的,但是精神或情感上的救助卻是非常必要的,這是她對醫務社會工作的最明確表述。浦愛德還將北平協和醫院社會服務部的組織形式和醫務社會工作模式推廣到南京、濟南、上海等地多家醫院,成為20世紀50年代以前中國和亞太地區醫務社會工作的開拓者。她曾派最好的社會工作者朱宣慈去南京鼓樓醫院輔導醫院社會服務工作,派錢且華去山東齊魯醫學院建立社會服務部,上海中山醫院的社會服務部也是浦愛德派人幫助建立的。

1938年,浦愛德與洛克菲勒基金會簽訂的合同到期,她選擇了離開北平協和醫院,開始以各種形式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

參加中國工業合作運動

1939年,浦愛德參加了中國工業合作運動(簡稱「工合」),成為最頑強的活動家之一,直到1952年中國工業合作協會併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工業合作協會是抗戰初期由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的作者)及其夫人海倫·斯諾、紐西蘭社會活動家路易·艾黎、中國著名記者胡愈之等人在上海發起的,於1938年8月在漢口成立,旨在發展戰時中國的工業經濟。

中國工業合作運動就是在大後方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建立成百上千的手工業合作社(也有少量的工廠),以僱傭來自敵占區的難民和無地可種的當地農民。這些難民和農民變成小作坊的所有者兼工人,生產從紡織品、紙張等日用品到機械工具的一系列產品,供應前後方軍隊的需要。在為中國軍隊提供工業品的同時,也使很多人擺脫了救濟。

1939年6月,路易·艾黎、何明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教區主教)、宋慶齡等人在香港發起成立工合國際委員會,爭取中國工業合作運動在國際上的支持,浦愛德成為了這個委員會的幹事。之後,浦愛德受宋慶齡的委派,奔赴紐約,建立工合美國促進委員會。

在浦愛德的大力推動下,工合美國促進委員會很快建立起來。工合美國促進委員會由羅斯福總統夫人擔任名譽主席,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海軍上將雅納爾擔任主席,浦愛德和拉鐵摩爾(美國著名漢學家、曾任蔣介石的政治顧問)夫人擔任秘書。浦愛德在美國和加拿大到處做有關中國工業合作運動的演講,組織地方性的支持委員會,為報紙撰寫文章,積極爭取美國人民和加拿大人民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工合美國促進委員會總共募集到了150多萬美元的捐款,這是中國工業合作運動收到的最大的一筆外援。工合美國促進委員會結束後,浦愛德仍然為促進美中文化交流努力,直到晚年她還是美國美中友好協會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並且多次來華訪問。

浦愛德熱愛中國文化,出版了多部有關中國的文學作品。上世紀20年代,她創作了幾篇北京題材的短篇小說,發表在美國的一家通俗雜誌上。1930年,她開始訪問一位從山東「老家」(即她的出生地)移居北京的老年勞動婦女。根據訪談記錄,浦愛德寫成了《漢家女兒:一個中國勞動婦女的自述—根據寧老太太所講故事而著》,描寫了一位堅強能幹的農村婦女在丈夫毀於鴉片之後獨立生活的真實故事。該書1945年由耶魯大學出版,1967年由斯坦福大學再版。再版後,這本書成了斯坦福大學15本最暢銷的書之一,而且是美國各地婦女研究和中國學課程使用的教材。

1985年7月24日,浦愛德以96歲高齡在美國費城逝世。她終身未婚,卻有著眾多的朋友,包括很多中國朋友。

責任編輯 尹德佼

郵箱 ydj@wsjh.com.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精華 的精彩文章:

中央顧問委員會裡的幾位老大姐
波音設計巨匠田長焯
毛主席生態文明思想探源
日本為什麼寧願付出日俄戰爭以來最大傷亡,也要幫張作霖「統一」東北?
謝立全:《西行漫記》封面上的紅軍小號手

TAG:文史精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