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9.9,又來一部爭議大片
最近有個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
《戰狼2》將代表內地參加201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
本屆,共有92個國家參與爭奪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競爭相當激烈。
其他國家的申奧片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看看。
法國《每分鐘120擊》,今年戛納評審團大獎;瑞典《自由廣場》,今年戛納金棕櫚獎;波蘭《糜骨之壤》,今年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匈牙利《肉與靈》,今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俄羅斯《無愛可訴》,今年戛納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德國《憑空而來》,今年戛納主競賽單元最佳女演員獎。
雖然《戰狼2》創下票房奇蹟,國內口碑不俗,但看看上面這些已經在電影節上斬獲頗豐的片子,總覺得「心虛」。
但是,如果你還記得我們之前的申奧片,你應該會覺得今年的已經很不錯。去年《大唐玄奘》,前年《滾蛋吧,腫瘤君》。
在國內,《戰狼2》56億的票房無疑讓戰爭片成為最具話題度的題材。
大概片紅是非多。
諾蘭大神的《敦刻爾克》上映時,人們也手動艾特《戰狼2》。
李晨導演並拉上女票范冰冰主演的《空天獵》,也被一起比較。
還有最近一部很火的土耳其戰爭片,也被拿來與《戰狼2》比較。
今天,魚叔就來說說這部片子——
山2
Da? II
本片講述,一支土耳其特種部隊到伊拉克執行救援任務的故事。
又是特種部隊,又是執行救援任務,聽上去確實很像土耳其版《戰狼》?
但其實,兩者是不同類型。
《戰狼2》重在體現個人英雄主義。
《山2》重在士兵群像和戰鬥場面。
兩者沒有太大可比性,只是同屬戰爭題材之列,但其實完全不同。
希望魚友們可以跳脫出比較的套子,來看這部片子。
《山2》在IMDB上的評分逆天,一度衝到9.9分!
即使現在,9萬多人打分,也維持在9.7分!
但是,豆瓣上卻只有7.0。
這是為什麼?魚叔刷了一下本片在IMDb上的評論,才發現問題所在。
光看第一頁的十條最優評論,就全來自土耳其。
原來如此!
為自己國家拍的好電影打call,全世界影迷都是一樣瘋狂的嘛。
但是,土耳其人民確實有自己的理由,其中有一條評論戳中了魚叔。
太真實了所以打了十分。讓我想起了我自己在軍隊服役的歲月。也許,一些來自歐洲或者美國的人根本想不到,有多少土耳其的年輕人都有和電影《山2》中一樣的經歷。這片子沒什麼不尋常的東西,幾乎它就是真實發生的事情。。。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經常處於政治事件的壓力下,但是這個片子可以證明,土耳其的士兵在中東做了什麼。看了這部電影,也許全世界都能明白我們想做的。這就是我們。這就是我們要做的。謝謝所有《山2》所有的工作人員。
評論中說的沒錯。
我們沒有同感,根本想不到,有多少土耳其年輕人經歷過這樣類似的事情。
我們也不了解土耳其複雜的民族和歷史。
不知道,在那裡生活的人們經歷過的傷痛。
對我們很多人來說,土耳其,只是一個「活在新聞聯播」中的國家。
正是這種不了解,才導致土耳其的票房冠軍在我們這裡口碑遭遇速降。
土耳其的影視作品在國內向來是小眾中的小眾,記得魚叔之前推薦過一部土劇。一集要兩個小時。
我們看多了好萊塢戰爭片,比如經典的《拯救大兵瑞恩》,《太陽淚》,近一點的還有《血戰鋼鋸嶺》;
再看本片,從電影製作上確實並沒有特別出挑,而且也滿滿的《拯救大兵瑞恩》的痕迹。
而且時長兩個多小時,節奏較慢,再對比之前的逆天評分,一些影迷覺得被騙了,怒打一星。
這些都是本片在國內不被待見的原因。
而土耳其人給這片打滿分,除了戳人的故事,還因為在極其有限的條件下,做出這樣的片子已是極致。
據說拍攝成本只花了不到60萬美元。
不到60萬美元,這是什麼概念?不到400萬人民幣,拍攝一部戰爭電影。
就這樣的小成本,卻成了土耳其本土的票房冠軍。
綜合之下,《山2》還是值得一看。
影片開始,一個土耳其女記者即將在伊拉克被恐怖分子處決。
土耳其特種小分隊成員,有偽裝成流浪漢的。
也有埋伏在周圍破廢建築里的。
在女記者即將被處死之際,特種小分隊發起了攻擊。
電光火石之間,從開始到結束,就用了五秒。
十名恐怖分子被全員擊斃。
開頭的這場戰鬥行動,乾淨利落。
這個短小又震撼的戰鬥場面,拍得讓人服氣。
女記者名叫賽達。
賽達被獲救之後,並沒有感謝特種兵的救命之恩。
反而一臉不高興。
因為她曾經寫過很多報道,抨擊土耳其特種部隊。如今卻被自己的打擊對象所救,也是夠戲劇化了。
她獲救後還有一個不滿,那就是為什麼只救我,不救我的團隊?
就因為他們不是土耳其人?
從她的立場來看,這事上升到種族主義的範疇。
魚叔相信,如果可以安全回去,她一定會大筆一揮,又一篇反對特種部隊的文章問世。
此時,指揮官上前解釋,我不能為了非土耳其公民而危急我部下的生命。
賽達甚至反問,你知道我是誰嗎?
指揮官嚴肅地說,我知道。但你的觀點、文章、抗議都與我們無關。
任務就是任務。
一個士兵諷刺女記者說,如果為了所有民族而戰,那我們就得把坦克開到阿爾泰山脈去。
可女主就是你們口中的聖母,心懷蒼生,想要解救所有人。
在這裡受苦受難的人,
曾經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這裡發生的不是戰爭,
而是危害人類的罪行。
總之,女記者秉著人道主義精神,堅持只要是生命,能救的就要救。
而士兵們首先關心的,當然是他們計劃的撤離伊拉克和彈藥狀況。
情況並不樂觀。
他們處於恐怖分子的腹地,必須儘快到達著陸區。
小分隊中有兩位新人,之前都差點死在戰場上,是被上級拚死救活。
一人腿部有傷,一人聽力受損。
本片是雙線敘事。
第一條線,特種兵小分隊解救被恐怖分子綁架的女記者。
第二條線,展示兩位新人不斷閃回,接受地獄式特訓的過程。
這兩位新人,其實都是老兵。
其他人不理解,都光榮退役了,為什麼還想參加特訓?
一人是半個瘸子,一人是半個聾子,你們是開玩笑嗎?
起初,招生長官嚴厲拒絕了他們。
表示不會啟用危及全隊的人,如果你們進了編製,你的朋友怎麼辦?讓他在敵後當廚子嗎?
不過,他們遇到了指揮官。
指揮官沒有開玩笑提調侃,而是嚴肅地解釋道,
部隊不關心個體,一個人倒下了,整個團隊都可能倒下。
兩人加入特訓,200個人參加訓練,最終只會選出20個人。
特訓開始前,指揮官的講話讓人印象深刻。
我們是誰?
英雄?戰士? 傳說?
我們什麼都不是,我們的目標是被遺忘,
無名之輩。
我們的名字不會刻在石頭上,人們不會歌頌我們。
如果我們出名了,那意味著我們失敗了。
我們是死神的情人。
因為我們,死神會遠離我們的人民。
如果有一天,你呼出最後一口氣。
你唯一看到的是你的血,
你唯一聽到的是沉默。
你並不孤單。
在你之前,在你之後,所有的特種部隊,
都會和你一樣死去,與你一起永生。
一人倒下,一千個人站起來。
特訓的過程,也十分殘酷。
已經累癱在地?對不起,真正的磨練剛剛開始。
哪裡不行練哪裡。
右腿受過傷?跑障礙會疼?那就專門加練。
除了加練之外,他每天都要進行電擊理療。
痛到他大聲喊叫。
除此之外,上天下水,各項魔鬼式的海陸空訓練。
在河流中,雙手將海綿舉過頭頂,一夜下來,海綿不得沾到水。
否則將被淘汰。
高空訓練。
雙手背後式跳海訓練。
拷問訓練。
此外,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片中的配樂。
魚叔最喜歡展現他們訓練過程時的那一首。
一個粗獷的男聲唱道,
邪惡的子彈刺穿他的額頭,
他的黑眼突然失去光彩,
她的手中, 只有她兒子染血的貝雷帽,
媽媽,如果我說他會回來,那是我說謊。
美麗的母親,親愛的母親,
這不容易。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也是全片的高潮,就是最後一場戰鬥。
他們得到信息,明天將有百名以上的恐怖分子襲擊他們落腳的村子,而村裡只剩下老弱病殘了。
如果特種兵們離開,那村裡的人必死無疑。
最終,他們決定留下來。
他們送走了賽達和村裡的所有兒童,將村民安置在保護所。
他們詳細制定了戰鬥計劃。
如何以少打多,如何在節約彈藥的情況下打死更多的恐怖分子。
暴風雨來臨之前,他們聚在一起,氣氛竟然有些溫馨。
幾個大老爺們輪流講述自己的初戀故事,互相開著玩笑。
時間到!
敵人進入目標範圍,他們立即各就各位。
塔樓上的特種兵遠眺,描述恐怖分子的武裝規模。
編隊類型是兩列縱隊,前後步兵陣,經典的薩達姆陣型。
預計五分鐘後到達。
最後一場戰鬥的過程,都按照特種兵以少打多的陣勢展開。
作為一個軍事題材的電影,最重要的可能就是細節。
最後一場戰鬥中,大量的細節十分到位。
這種製作上的真實,看得出花了不少心思。
想想只有不到60萬美元的費用,就覺得厲害。
雖然特種兵們都是神槍手,也並非彈無虛發。
但是每一槍打出去,都有歸處。
每一槍,種兵們的身體都會隨著後坐力而有輕微抖動,十分真實。
GIF/720K
可是,終究敵眾我寡。開始有人犧牲。
當其中一位長官被俘虜後,遠處狙擊的夥伴大喊,長官,你的兒子將會受到我的監護。
長官欣慰地笑了。
然後,拉響了身上的手榴彈。
GIF/727K
一位同伴腹部中彈。
其他人想衝過去救他。他小聲暗示不要。
他知道,自己是靶子,後面有個狙擊手等著將他們一同殲滅。
他對同伴說,用我的身體做你的盾牌。
戰鬥從狙擊到肉搏,場面十分激烈。
說實話,這部片子看第一遍的時候,魚叔也沒太大感覺。
但是,當第二遍看的時候,確實發現了不少吸引人的優點。
這部片子,值得你給他第二遍機會。
IMDb上還有一條來自土耳其的評論說得很實在:
通常土耳其電影在製作上都很low,特別是視效這一塊。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我們的電影中有爆炸啊,現代戰爭場面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尷尬。
但這部片子讓我感到驕傲。每個戰爭場面都不僅僅是專業可以形容的。
後來我才知道,每位演員都經歷過真實士兵的訓練,並且裝備都來自土耳其武裝部隊。
也許,已經看了本片的魚友,讀了這篇之後還想再看一遍《山2》,或是想多了解一些土耳其的民族和歷史。
那就足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開播沒幾集就下架的國產良心劇,看到就賺了這劇神了,第一集就完整地像一部電影一口氣刷完全季,才知道9.2的神劇有多細思極恐豆瓣9.8,這就是今年的「劇王」


※國產女性劇的鼻祖重拍,勾起了我「粉紅色」的回憶
※開播沒幾集就下架的國產良心劇,看到就賺了
※這劇神了,第一集就完整地像一部電影
※最大的失敗是,看不到對音樂的真誠
※每個成年人都該看看這部人性實驗片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