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22年前的今天,發明中文打字機,兩次獲諾獎提名的林語堂出生

122年前的今天,發明中文打字機,兩次獲諾獎提名的林語堂出生

122年前的今天,發明中文打字機,兩次獲諾獎提名的林語堂出生

122年前的今天,發明中文打字機,兩次獲諾獎提名的林語堂出生

【9個兄弟姐妹的牧師家庭】

1895年10月10日,林語堂生於中國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父親是牧師,共有9個小孩,林語堂排行第5。1912年(17歲),林語堂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英文,1916年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在清華大學英文系任教。

1919年(24歲),赴哈佛大學文學系留學,並於1921年獲比較文學碩士學位。1920年,與廖翠鳳結婚,兩人相伴一生。1921年(26歲),轉赴德國攻讀語言學,先入耶拿大學,後轉入萊比錫大學,並於1923年以《古漢語語音學》為論文獲博士學位。

122年前的今天,發明中文打字機,兩次獲諾獎提名的林語堂出生

(林語堂夫妻合影)

【以閑適為格調的幽默】

1923年(28歲),回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成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他首次將英文的「humor」譯為「幽默」。

1926年(31歲),出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同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到武漢任中華民國外交部秘書。隨後的幾年,他創辦多種文學刊物,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對之後的文學界影響深遠。

1930年代,林語堂所編著的《開明英文讀本》成為全國各校通用教材。

122年前的今天,發明中文打字機,兩次獲諾獎提名的林語堂出生

(1933年2月17日,魯迅(右一)、林語堂(右二)等人歡迎蕭伯納到訪)

【英文寫中國的暢銷書】

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撰寫《吾國與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1935年)、《生活的藝術》(1937年)、《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1939年)、《風聲鶴唳》 (1941年)等作品。

《吾國與吾民》在美國引起了巨大反響。林語堂用坦率幽默的筆調、睿智通達的語言娓娓道出了中國人的道德、精神狀態與嚮往,以及中國的社會、文藝與生活情趣。

1937年,出版的《生活的藝術》再獲成功,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達52周,且接連再版四十餘次,被翻譯為十餘種文字全球發行。《京華煙雲》、《風聲鶴唳》被《紐約時報》譽為中國的《飄》。

122年前的今天,發明中文打字機,兩次獲諾獎提名的林語堂出生

【兩次諾貝爾獎提名】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資料庫,林語堂曾於1940年、1950年被賽珍珠及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1947年,林語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後到巴黎寫小說《唐人街家庭》。1948年,返回美國從事寫作。1954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受聘擔任首任校長,但後來由於經費等問題,與南洋大學董事會意見不合,在大學開學前離職。

122年前的今天,發明中文打字機,兩次獲諾獎提名的林語堂出生

【每個人都在用的部首檢字法】

他首創了漢字筆劃、筆順、漢字偏旁部首的概念,更在此基礎上發明了「上下形檢字法」。這套系統性、普適性、操作可行性並具的全新方略,為當時中文輸入法的研究開發創造了條件,更被後來者繼承改進,而演變成如今全國通用的標準化「部首檢字法」。

他曾向另一位語言學家趙元任提議制定一套以羅馬字母來標註漢字讀音的方法。趙元任定下基本方案後,與林語堂等人,歷時兩年,創造出「國語羅馬字」的漢字注音方法。「國語羅馬字」曾被定為國家正式推行的注音方案,對現行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122年前的今天,發明中文打字機,兩次獲諾獎提名的林語堂出生

(林語堂書法:聽鳥說甚,問花笑誰)

【破產的中文打字機發明者】

林語堂傾家蕩產全心研究中文檢字法則,歷經「漢字索引制」、「漢字型大小碼索引法」、「國音新韻檢字」、「末筆檢字法」、「上下形檢字法」等。終於在1947年(52歲),發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機」,這架打字機高9英寸、寬14英寸、深18英寸,儲有7000字(常用的漢字約5000字),1952年(57歲)獲美國專利。曾授權神通電腦作為其中文電腦的輸入法,稱為「簡易輸入法」。

由於研製打字機導致破產,林語堂曾向好友賽珍珠(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借錢,卻遭到拒絕。當時,賽珍珠代理林語堂的書,拿走了高達50%的版稅。林語堂說:「我看穿了一個美國人!」

122年前的今天,發明中文打字機,兩次獲諾獎提名的林語堂出生

122年前的今天,發明中文打字機,兩次獲諾獎提名的林語堂出生

【凝聚心血的當代漢英詞典】

1966年(71歲),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80歲),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

林語堂晚年的心愿是編寫一套漢英辭典,將畢生所學凝聚其中。為此,他傾注了大量心血,雖漸年高體弱而未嘗放棄,終於在77高齡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當代漢英詞典》。

1976年3月26日(81歲),在香港逝世,葬於台北陽明山仰德大道林語堂故居後園中。

122年前的今天,發明中文打字機,兩次獲諾獎提名的林語堂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象歷史 的精彩文章:

50年前的今天,見過毛主席的英勇的游擊隊員切·格瓦拉被射殺
101年前的今天,中日混血、身世成謎的蔣介石「二太子」蔣緯國出生於東京
73年前的今天,近代史上最神秘組織黑龍會的創立人頭山滿去世
108年前的今天,為辛亥革命打下基礎的晚清四大名臣張之洞病逝
228年前今天,結束鴉片戰爭,敲開中國大門的短命總督璞鼎查出生

TAG:萬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