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代名家:郭詡國畫作品賞析

明代名家:郭詡國畫作品賞析

郭詡(1456—約1529),明代畫家。字仁弘,號清狂道士,泰和(今屬江西)人。擅畫寫意人物,筆勢飛動,形象清古,有時信手拈來,輒有奇趣;兼工點簇花卉、草蟲,亦寫山水。同時期畫家沈周、吳偉、杜堇等,都推重其藝術造諧。傳世作品有《雜畫》、《東山攜妓圖》等。

明 郭詡 雜畫圖 冊頁 紙本 設色,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冊繪蕉石婦嬰、青蛙草蝶、青山花村、雞冠蛺蝶、竹石秋菊、草亭釣艇、蘆塘芥菜、溪山空亭等八圖,每圖自題七絕一首,闡發畫意。此選二幅花鳥作品,一為《蘆塘芥菜圖》,二為《竹石秋菊圖》。作者在花鳥的表現技法上更具創造性,純用色彩繪寫,色澤鮮潔而運筆簡練。在筆法上,勾曳點垛染靈活飛動,毫不板滯,生物的形態栩栩如生;芥菜、竹菊等畫法,也顯見他水墨寫意的嫻熟功力。

明 郭詡 東山攜妓圖 紙本 縱123.8厘米,橫49.9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是以東晉名士謝安棲隱東山的軼事為藍本。謝安,字安石,未入仕前已名重於時,朝廷屢次徵召,皆以病辭,隱居會稽之東山,放情山水,以聲色自娛,每出遊必攜妓同行。後出仕司馬,又升任宰相。在此畫面上,謝安清須飄灑,氣宇軒昂;三妓雲發高聳,緩步隨後。

明 郭詡 琵琶行圖 絹本墨筆,縱154厘米,橫46.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運用工筆白描法,端坐的白居易和抱琵琶側立的商女,均以細秀流暢的蘭葉描勾出,比例合度,情態細緻,風格清新淡雅,毫無狂態和逸筆,屬於郭詡比較工細的一路畫法。然亦透出畫家對簡逸的追求,如在情節鋪敘方面省卻了環境和陪襯人物,著意刻畫兩位主角,並突出「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時的情態,筆簡而意完。

郭詡 朱子像 立軸

鈐印:太和郭仁弘印(參見《晉唐以來書畫家鑒賞家款印譜(第二冊)245頁編號1009郭詡第二印,台北故宮博物院,1964年出版)

題識:文公先生像。後學泰和郭詡拜寫。

鑒藏印:嘉慶御覽之寶、嘉慶鑒賞、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寶笈三編、顯堂真鑒、蔣谷孫

說明:曾經浙江吳興蔣谷孫(1902-1973)收藏。

按語:郭詡,字仁弘,號清狂道士,泰和人,明早中期畫家。擅人物,筆勢飛動,信手而成。復善山水、花卉,縱放淋漓,俱有奇趣。對浙派中後期畫家影響極深。若論筆底超脫,墨瀋渾厚,則張平山輩遠不能與之比肩。

此圖繪朱熹像,寫朱文公頭戴透明方巾拱手凝視前方,廣額厚唇,目光堅定,面帶微笑,顯得安祥慈和。眉、神情極為生動。衣紋遒勁,銀鉤鐵劃,顯示出畫家非凡的功力。

郭詡自然沒見過朱熹,此圖或得之於宋、元舊稿,也可能想像為之,但出於對前輩大學者的仰慕,因此一改平素縱放肆恣的狂習,畫得凝鍊端莊,一絲不苟。不過,他筆底的雄勁力量,傲岸氣度,卻與我們目前能見到的郭詡其它作品氣息一至,不落小家之習。那疏鬆細勁的鬍鬚頭髮,畫得輕鬆利落卻根根都像從皮肉中長出。兩眼的上瞼,都有短短的一筆若不經意地划出,把對象的年齡特徵在輕鬆一揮間畫得生動傳神,刻劃入微。

畫幅右上的隸書寫「文公先生像」五字,勁硬生拙,是明代早中期隸書的特徵。右下小字落款,為「後學泰和郭詡拜寫。」字跡比習見的規正,但仍明顯帶有山谷體,特別是「泰和」二字,撇、捺舒展,與多幅郭詡落款中這二字的寫法完全一致。既然是「拜寫」前代大學者,畫法與書寫規正些是必須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郭詡的畫傳世極少,此圖曾經《石渠寶笈》著錄,是清宮舊藏,很珍貴。

明 郭詡 秤書圖 立軸 絹本設色 122.9×71.1cm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郭詡 齋居運甓 立軸

紙本水墨 縱208.7厘米 橫2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郭詡(1456―1529),字仁宏,號清狂道人,江西泰和人。擅長畫山水、人物,兼有粗筆和細筆兩種面貌,他的水墨寫意人物畫,風格豪放與吳偉齊名。精於粗筆寫意畫。此畫是他的出色代表作之一。畫面一牛一童,用筆極為精鍊,運墨更見特色,非有高深的藝術修養,實在難以達到這種境界。

郭詡,明早中期畫家,字仁弘,號清狂,江西泰和人,與吳偉、杜堇皆有聲於時,為早期浙派畫家之代表人物。擅山水、人物,粗獷灑落,不羈成法。此軸所作人物,衣紋用筆勁利如行草書,頓挫徐疾,極有韻律。與山石柳枝,皆似南宋院體筆法。清狂晚年,作畫更率意,筆愈粗簡,墨愈淋漓,復參有文人畫圓潤的筆意。以此較之,此作當其壯年力學時所作。他的畫傳世不多,識者重之。

郭詡 (款) 醉酒圖 立軸

郭詡(款) 乞巧圖 立軸

郭詡 1484年作 仿宋元山水 冊頁(八開)

《雜畫冊》明 郭詡 紙本設色

郭詡擅長畫山水、人物,兼有粗筆和細筆兩種面貌,他的水墨寫意人物畫,風格豪放與吳偉齊名。此圖冊為山水、花卉、人物集,共繪圖八幅,每幅圖各題七絕一首,以詩配畫,抒發胸中意緒。《蕉石婦嬰》圖中的人物,運用白描工筆畫法,女子的臉部用筆輕細柔和,形象端莊秀美;衣紋線條流暢,情調凝靜,風格獨具。所畫的山水,筆墨滋肆,以狂逸的氣勢取勝。在花鳥畫方面,畫家的突出的創造性的成就是採用沒骨法來繪寫花卉草蟲。

郭詡(傳) 羅漢圖 手卷

郭詡 人物圖 卷

此卷由三組畫面組成。第一組畫高螺髻的盛裝女子,手抱琵琶端坐,旁有侍女。自題詩曰:[靜爇金爐只自知,月明似過畫闌遲。琵琶已入清平調,何必鹽漿灑竹枝。]末句典出晉武帝宮女盈萬,帝不知何適,常乘羊車任其行止,宮人乃取竹葉插戶,以鹽汁灑地,以引軀車之羊,翼得承幸。此詩似反襯抱琵琶仕女的惆悵心情,實為作者借仕女以抒其孤高不平之情。卷首鈐有[亭]白文長方銀、[蘿徐亭]朱文長方印。第二組畫一女子端坐桌前,雙手合抱撫琴,侍女旁立。題詩云:[流水高山在此心,敢將幽思托瑤琴。君恩近日寬如海,錯買《長門》費百金。]下鈐[仁弘]朱文長方印。詩中引用漢陳皇后失寵,別居長門宮,奉百金請司馬相如作《長門賦》,感動漢武帝,復得見寵的典故。其用意亦類前幅。第三組畫兩老者席地坐於樹下,旁放一籃野薇草,題詩云:[古今誰不愛肥甘,千古清風此老難。尚有首陽山下草,清癯留得與人看。]署款[清狂並圖],下鈐[仁弘]朱文長方印、[蘿徐亭]朱文長方印。此圖寫周滅商之後商王室貴族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下,誓不食周粟的故事。詩亦透露出對[此老]千古清風的讚賞。此卷所選擇的主題及題詩,正是作者才高氣傲、蔑視權貴的性格流露。畫史稱郭詡之畫作[輒有奇趣]。奇在注重人物神態的刻畫,如仕女的勾描,線條簡略而人物內心情緒華現;奇在筆法的恣肆而不羈,如《採薇圖》中的古柏,用粗重的線條的側鋒闊筆勾皴,樹葉隨意點簇,不拘成法,人物衣紋用勁健方硬的折蘆描,人物臉部雖寥寥數筆,而清癯堅忍的性格已躍然紙上。其簡練粗放的畫法與南宋梁楷的減筆畫頗為相類,也許這正是他奇崛狂逸個性的映現。

虢國夫人夜遊圖 立軸 設色絹本

郭詡 丁亥(1527年)作 虎溪三笑 立軸

郭詡 人物 立軸 紙本

郭詡 五老圖 立軸

郭詡的畫題廣泛,尤擅長山水人物、花鳥牛馬。郭詡的寫意畫,細筆不落纖媚,粗筆不近狂率,神氣淌穆,耐人玩味。

他的人物畫,內容多為歷史人物故事,採用白描手法,運筆如行雲流水,不著顏色而光彩照人,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史載「天下競傳其畫,購之百金」。

如《郭詡花卉草蟲畫冊》二本(現藏上海博物館),一本為淡彩,一本為水墨,其中的《青蛙草蝶圖》,《牛背橫笛圖》,都是畫中精品。

郭詡作畫,多有題跋,詩畫結合,雋永有致,寓意純正,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如他在《漂母飯韓信圖》上題詩云:「胯下誰憐大將身,良謀未遂且安貧。獨嗟項羽重瞳目,不及江頭一婦女」。

又據謝堃《書畫所見錄》記載:郭詡畫一幅《鏡鑒圖》,上面題「此鏡千金不易酬,此鏡一覽露九州。我欲獻君置殿頭,照見天下赤子皆窮愁「的詩,表現了作者對民生疾苦的關心。

《朱文正公像》為郭詡僅存的人像畫作品,繪籹年應在明代弘治(1488-1505)年間。畫中老人慈祥溫和,栩栩如生。其面部及衣紋皆用淡墨線條勾出,唯有眼睛用濃墨,以使面部更為清潤。領邊袖沿還有頭上烏紗皆施以淺墨,與衣紋勾線形成對比,準確地表現了當時的服飾特徵,使人物的頭部與衣飾有了呼應,老人儒雅的氣質躍然紙上。淡淡的著色減弱了黑線與白紙的對比,起到了和諧有致的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luo 的精彩文章:

清朝名將年羹堯書法欣賞
古人筆下的「香山九老圖」
潘公凱:中國繪畫的最高標準是什麼?
畫家李道舉山水畫作品賞析
清代畫家袁江和袁耀的界畫山水欣賞

TAG:藝術l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