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關於「蠶豆病」,你知多少?

關於「蠶豆病」,你知多少?

最近,來自梅州的一對夫婦,由於孩子出生10個月了還坐不穩且遍體呈蠟黃色,擔心孩子是否得了什麼重病,心懷忐忑地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最終確診為蠶豆病,低溫刺激誘發病理性黃疸。

不幸的是,因為孩子病發時間過長,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導致孩子的大腦永久性損傷,造成孩子智力低下,真是讓人不勝唏噓……

關於「蠶豆病」,你知多少?

廣東是蠶豆病高發地區之一,廣東蠶豆病基因攜帶率為5%,蠶豆病基因攜帶者需終身遠離某些食物或藥物,通過G6PD基因檢測及時確診,就能及早介入預防,可以防嚴重病發導致孩童致殘致死。

今天,嘉醫生帶大家認識一下蠶豆病,學習有關蠶豆病的篩查及預防方面的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蠶豆病?

蠶豆病,也稱G6PD缺乏症(G6PD Deficiency)、蠶豆症、胡豆病、G6PD缺陷症,它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的一個類型。

患病者體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因此酶附著在紅細胞膜上,紅細胞運輸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時需要此酶進行調解。

缺乏此酶不會造成直接影響,一旦接觸到誘發因素,將會導致紅細胞破裂,形成血管內溶血。如果大面積溶血,紅細胞迅速減少,人體造成缺氧,就會致命。


蠶豆病「重男輕女」

蠶豆病有「重男輕女」的現象,發病以男童多見。

因為蠶豆病屬遺傳性疾病,致病基因反映在X染色體上,只有一條X染色體的男性更易發病。

根據遺傳規律,如果父親攜帶蠶豆病致病基因,可將此基因遺傳給女兒,但不傳給兒子,屬於「單傳」。若母親攜帶此基因,則有50%的幾率遺傳給女兒或兒子,所以它又呈隱性特點。

關於「蠶豆病」,你知多少?

蠶豆病的臨床表現

蠶豆病起病急遽,大多在進食新鮮蠶豆後1~2天內發生溶血,最短者只有2小時,最長者可相隔9天。如因吸入花粉而發病者,癥狀可在數分鐘內出現。潛伏期的長短與癥狀的輕重無關。

本病的貧血程度和癥狀大多很嚴重。癥狀有全身不適、疲倦乏力、畏寒、發熱、頭暈、頭痛、厭食、噁心、嘔吐、腹痛等。鞏膜輕度黃染,尿色如濃紅茶或甚至如醬油。一般病例癥狀持續2~6天。最重者出現面色極度蒼白,全身衰竭,脈搏微弱而速,血壓下降,神志遲鈍或煩躁不安,少尿或閉尿等急性循環衰竭和急性腎衰竭的表現。如果不及時糾正貧血、缺氧和電解質平衡失調,可以致死。

關於「蠶豆病」,你知多少?


蠶豆病患者用藥、飲食等方面禁忌需知

蠶豆病患者在無誘因不發病時,與正常人一樣,無需特殊處理,因此防治的關鍵在於預防。對於 G6PD缺乏症者來說,有部分藥物屬於用藥禁忌或慎用藥物。下面,嘉醫生給大家分享一個藥物匯總,供大家參考。

關於「蠶豆病」,你知多少?

除以上藥物以外,蠶豆病患者應避免接觸含萘的臭丸、樟腦、天那水、硝基漆等苯類化學試劑,禁食蠶豆或蠶豆加工品,避免在蠶豆開花、結果或收穫季節去蠶豆地接觸蠶豆。

凡接觸或服用蠶豆、其生加工品或以上藥物數小時數天內出現發熱、面黃、蒼白,尿呈黃褐色茶樣尿等癥狀,屬急性溶血反應,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除此之外,病毒或細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肺炎、消化道感染、傷寒、敗血症等也會誘發蠶豆病。


如何篩查、預防蠶豆病?

G6PD基因檢測是防治蠶豆病的最有效方法

蠶豆病難治癒,重在預防。父或母有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的,只需要在嬰兒出生時做一個G6PD基因檢測,及早採取預防措施,以防新生兒黃疸加重,影響小兒智力發育,並終身注意防範,可實現終身不誘發疾病。

G6PD基因檢測用於新生兒黃疸、蠶豆病、藥物性溶血、感染性溶血、非球形細胞溶血性疾病貧血等疾病的輔助診斷。因此,G6PD基因檢測是蠶豆病的重要防線。

本文由嘉醫編輯整理,部分資料源自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藥學部;圖片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