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沒有他可能早就亡國,皇帝仍要殺他,為江山他甘願赴死
明朝中期時,差一點就要亡國。當時明英宗朱祁鎮面對瓦剌人的入侵,輕信宦官之言,自己御駕親征,沒想到在土木堡被俘,瓦剌人想通過明英宗控制大明,大明朝走到了亡國的邊緣。
當時,朝廷中有人提出「南遷」的主張,但朝中一位大臣卻力排眾議,立朱祁鈺為新皇帝,這一招讓瓦刺人的陰謀落空。隨後他統一了朝廷上下認識,運籌帷幄,背水一戰,大敗瓦剌,守住北京城,使大明轉危為安。他就是于謙。
瓦刺人見無利可圖,最後放回了明英宗。只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對他不好,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鈺把明英宗迎接回來之後,就軟禁在了南宮,明英宗成了太上皇。
七年之後,明代宗病重,不能理政,石亨、徐有貞等人趁機發動武裝政變,攻破南宮,迎立被軟禁在此的太上皇帝明英宗複位,史稱「奪門之變」。
面對石亨等人的政變,當時于謙是少保、兵部尚書,總督軍務,在危急之際召集人馬鎮壓叛亂易如反掌,但于謙沒這麼做。他「以社稷安危為己任」,始終揣著一顆公心。
面對政局突變,于謙認為只要社稷安定就行,至於他「一腔熱血,意灑何地」,無所謂。正如他寫的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就是這樣的一個忠臣,在朱祁鎮奪門之變複位之後,卻第一時間被下獄,幾天後就被處死。朱祁鎮以謀逆罪殺了于謙,當時輿論嘩然,誰也不相信于謙會謀逆,老百姓集體在法場上為「於青天」申冤。
其實,朱祁鎮也知道于謙是忠於大明的忠臣,當徐有貞建議要殺于謙時,朱祁鎮說:「謙實有功。」但是徐有貞接著說:如果不殺掉于謙,我們奪門之變就沒有正當的名義。最後,為了證明自己奪回皇位是名正言順,朱祁鎮必須殺了于謙。


※雄安新區:古代雄州安州之地 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仁人志士輝耀千秋
※明朝亡國,不是崇禎朝,實則萬曆朝
※史上最懶皇帝30年不上朝,面對日本挑釁說了七個字,震撼無數國人
※大明和這個國家聯合攻打後金,這個盟友直接就投降了
※你以為古代人沒有地球概念?第一幅完整的世界地圖誕生在中國明朝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