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黑龍江,一條純凈又神秘的河流

黑龍江,一條純凈又神秘的河流

黑龍江是中國與俄羅斯國的界河,又叫烏水、黑水、墨河,因水色墨綠而得名。它是中國繼長江與黃河之後的第三大河流,世界八大河流之一,保持著極好原始生態環境,兩岸植被完好,江水純凈,是現在世界上四大無污染水系之一。它穿越了中國、蒙古、俄羅斯三個國家。至今,黑龍江仍是一條純凈、神秘的河流。

不老的民間傳說,源自於闖關東的思鄉情結

這條著名的大江的得名有著由來已久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在山東中東部山區住著一戶姓李的人家,只有一個男孩。男孩結婚後出遠門,只留媳婦在家照看母親。一天,母親到溪邊洗衣服,後來不知不覺在睡著了。

自此以後,母親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在生產的前一周,有位老人告訴她,你懷孕了要生孩子了。你不能看到孩子,必須要用水瓢把臉罩住,等上49天,要不然孩子就會死去。自此後,每天夜晚,孩子才回家吃奶一次,吃飽後就不見了。

有一天,大兒媳在河邊洗衣服。一條小黑蛇,在河中總是撩水來欺負她。大兒媳拿起棒槌,順手將黑蛇的尾巴打掉了。晚上,孩子吃奶時不斷哭啼,母親在瓢下詢問。孩子說不小心磕倒了,母親一著急就把水瓢拿走了。只見一條巨大的黑龍盤繞在樑上,低頭附在她的懷裡吃奶。母親當時就被嚇得昏死過去了,這一天正好是第48天。黑龍將母親厚葬在山下湖中的一個島上,之後便去了北方。在他升天的時候,人們看見他沒有尾巴,於是大家都叫他「禿尾巴老李」。

黑龍來到北方,看到一條白凈的江,就駐紮下來,卻沒想到這裡住著一個無惡不作的白龍,當地人都欲除之而後快。黑龍來後善待老人,熱愛孩童,當地變得風調雨順,黑龍深受當地人愛戴。後來,白龍嫉妒,同黑龍大戰。當地人給黑龍吃白面饅頭和米飯,給白龍吃石灰和卵石。後來,黑龍戰勝,當地天下太平。人們為了紀念為民除害的黑龍,就把這條江的名字改稱「黑龍江」。據說,以前人們要過江,船家都要問問有沒有山東人。過江人中不管有無,都要答有,以示對黑龍的尊敬,同時也顯示了黑龍王對山東人的愛戴。

關於黑龍江與黑龍的民間傳說有很多版本,多是杜撰。關於「禿尾巴老李」的傳說,最早見於康熙年間《文登縣誌》。清代文學家袁枚在《子不語》,中也記述了這個典故。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資料記述。至於黑龍大戰白龍的事迹,應是山東人遷徙當地後,一代代口頭相傳虛擬的故事,是當時人們苦於距離的遙遠,對家鄉的一種思戀。

黑龍江水從深山一路奔流而來,被黑土染成黑色

黑龍江流經區域,因沾染土地,致水微微發黑,江水蜿蜒曲折如騰龍而得名。在古文獻中,黑龍江有黑水、弱水、烏桓河等諸多別稱,公元13世紀成書的《遼史》第一次以「黑龍江」來稱呼這條河流。這裡曾被稱為「黑水」,滿語音「薩哈連烏拉」,蒙古語則稱「哈拉穆連」,俄稱「阿穆爾河」,也都是黑水的意思。黑龍江保持著極好原始生態環境,兩岸植被完好,江水純凈,是現在世界上四大無污染水系之一。

以克魯倫河為源頭計算,黑龍江的總長度約5498公里。它發源於蒙古肯特山南側,是中國北方民族的母親河和精神圖騰,也是中俄兩國的界河,主要支流有結雅河、布列亞河、阿姆貢河與松花江、烏蘇里江。它在中國境內河長3474千米。

黑龍江從廟街注入韃靼海峽,流入太平洋。其上游從茂密的落葉松林覆蓋的大興安嶺余脈與阿馬札爾嶺松樹蔽日的山坡的山谷間流出。在西伯利亞阿爾巴濟諾附近,山嶺分開,河流踏入開闊的高原地區。中游流入結雅河—布列亞河盆地。河谷左坡與平原交融彙集,而右坡又與小興安嶺互為毗連。途中,它沿著狹窄的河谷,撕裂小興安嶺,這時水流速度和水深度激增。其下游在低矮的、河水漫溢的兩岸間奔流,進入一片浩茫的沼澤,水道將地面切割開來,上面點綴著湖泊和水塘,河床分支變多,水道變得很寬。如果遇到連日的暴雨,河水陡漲,時常將沿岸的農田覆沒。

曾是我國內河,

是中國北方各民族的搖籃,

也是中國歷史光榮與恥辱的見證者

黑龍江曾是我國內河,是中國北方各民族的歷史搖籃。這是一條粗獷、豪放而寂寞的大河,地處祖國邊陲,成為異國風物的分界線。

在上游著名的雅克薩古戰場遺址還在凝視著歷史。17世紀中葉,清政府為收復雅克薩,在這裡先後兩次與沙俄軍隊浴血奮戰,奮勇殺敵,鮮血浸染大江,給了沙俄侵略者沉重的打擊,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兩次戰爭,俄軍傷亡慘重,侵略軍頭領圖爾布青被擊斃,迫使沙皇政府「乞撤」,並大使派戈洛文,前來中國舉行邊界談判。戰爭結束,中俄簽下了《尼布楚條約》。

至今古城島還留有清兵使用過的槍炮和遺迹。當遊船駛過雅克薩時,那滔滔江水聲,似乎仍在訴說著古戰場的慘烈之狀。在結雅河的左岸的土地上,就是被沙俄強佔去的江東六十四屯地區。順江而下,前行不遠,就是書寫著一段屈辱的歷史名城愛輝。這個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古城,已經遠不是當年的風貌了,它曾是黑龍江流域最大的城市,也是黑龍江將軍最早的紮營駐地。這座城市是中華民族開發黑龍江的榮耀,同時也是寫下了中華民族近代史上的恥辱。不平等的《璦琿條約》就是在此簽訂的。

這裡每年出產魚類四千萬公斤以上,富庶的沿岸,滋養了各族兒女

黑龍江流域是富庶的。黑龍江沿岸遍布原始森林,並盛產黃金、煤炭、糧谷、黑木耳,還有珍貴的毛皮獸、大馬哈魚、鱘魚、鰉魚、東珠(珍珠)等特產,有大量的旅遊資源,具備大宗貨物的航運能力。在松花江流域,作為黑龍江的最大支流,沿岸土地肥沃。松花江流域成為東北地區的農業場,盛產大豆、玉米、高粱、小麥。此外,亞麻、棉花、菸草、甜菜等,它也是最大淡水魚場,每年供應的鯉、卿、鰉、哲羅魚等達四千萬公斤以上。

黑龍江沿岸有大量的煤炭資源,在瑗琿、遜克、嘉蔭等地煤炭被視為黑色的黃金,讓沿岸人民的生活變得富饒美麗。然而,這些地方遠離鐵路,沉重的貨物只能憑靠航運。

黑龍江沿岸有著豐富的歷史遺迹和寶貴的民俗風情等旅遊資源,以農耕為主的滿族、以游牧為生的蒙古族、以狩獵生活的鄂倫春族、以捕魚為生的赫哲族和一漁獵為主的達斡爾族,都保留著濃密的北方少數民族的民俗生活氣息,而這都源自於生生世世滋養他們的母親河——黑龍江。

(文/ 北寒 姜超 網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攝龍江 的精彩文章:

隨拍北極島木雕園
隨拍:齊齊哈爾龍沙動植物園

TAG:行攝龍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