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崇明鄉間風景 曬秋

崇明鄉間風景 曬秋

鄉下與「曬」有關的習俗不少。

「六月六,曬龍衣」,老人們翻箱倒櫃,把家裡的衣被、布匹等拿出來曝晒,一掃黃梅的潮溽之氣。「秋分起,曬秋忙」,則是另一番豐收的景象。晾曬在田間、地頭、庭院里的作物五顏六色,繪就了一幅色彩斑斕的曬秋雲錦圖。

秋風颯颯,各種豆子相繼成熟。豆萁從地里收到院子里,在太陽的親密接觸下,裂開了口的豆莢,渾黃滾圓的大豆不時蹦躂出來。剛摘下的赤豆莢,細長青澀,放在竹匾里,幾天曬下來,變得脆硬,一壓一揉,深紅色的赤豆脫殼而出。白扁豆也是這樣,經過陽光的洗禮,水份漸失,質地變得干硬,閃著脂玉的光澤。

一紮扎芝麻秸稈出現在屋檐上,爺爺站在高凳子上,異常小心地把秸稈取下來,用一根小竹棍輕輕地敲打秸稈周身,黑亮的芝麻從秸稈里嘩嘩地「泄」下來,細細密密地鋪滿了竹匾。爺爺從不讓別人取秸稈,他怕別人落手一重,芝麻就全灑在地上了,那不叫人心疼。

中秋前後,花生也要收成了。在田壟間把沉甸甸的花生連根拔起,抖落根上的泥土,嫩生生的的花生果初見天日。在河邊淘洗乾淨後,花生就要受陽光的烤驗了,幾天之後,它們已經乾脆利落,擲地有聲了。湊近一聞,還散發著太陽炙烤後蒸騰出來的氣息呢!

曬秋是整個秋天村裡人必不可少的工作。晾曬靠太陽,他們時時關注著天氣預報,珍惜每一個晴好天氣,每當晨曦映照,家家戶戶便開始支架曬物,飽滿的花生、鮮紅的辣椒、瑪瑙般的赤豆……,被見縫插針地晾滿了有陽光的每一個角落:房頂上、院子里、窗台上、簸箕里,一時間,赤橙黃綠青藍紫,四處點染,交織出一幅幅斑斕的雲錦,絢麗地綻放在農家的院子里。

如果說曬秋是一場盛會,那盛會的高潮便是曬稻穀。

十月將盡,晚稻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稻穀脫粒後,下一個步驟就是晾曬,必須晒乾和曬足,才能收入穀倉。剛脫完粒的一堆堆稻穀就像一座座金黃色的小山丘,它們享用著曬場最大的空間。稻穀鋪開之後,用長長木耙把它們耙均勻。許多人家都用一大塊用蛇皮袋拼成的布墊在下面,如果遇上突如其來的雨,就把墊布四個角往中間一提一趕,稻穀就會在最短時間攏在一起,以防雨淋。曬稻穀是秋天規模最大,也是最賞心悅目的畫面,在曬場上蓋滿金色,蒸騰著濃濃的稻香。讓人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曬秋接近尾聲的,不是那些種類繁多的種子,而是單一純白的棉花。

那時候,生產隊里幾乎家家都種棉花。棉花經過日晒後會從棉鈴里破綻而出,採摘便也要隨著棉花一茬又一茬,從秋日冒頭一直持續的十二月。鄉間小路上,婦女們挎著個籃子急急地往家走,裡面裝滿了一籃子或一袋子棉花。棉花是不能受雨淋的,它們馬上被攤在蘆葦做成的帘子上,放在通風向陽的地方。好多植物、穀物在晾曬時,無論體積或面積,都會變小,而棉花則例外,不斷蓬鬆變大,光亮耀眼,遠遠望去,院子里像剛剛下了一場雪,又似漂浮在秋日下的朵朵白雲。

秋日明媚的陽光下,從金燦的玉米到雪白的棉花,這雲錦一般的色彩的綿延了整個秋天,顯著農家的豐收和殷實。

一年一度的曬秋,真是鄉間獨有的詩意。

信息來源丨掌上雲煙盡瀛洲

交一個工作生活的幫手,開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條喜歡小島的理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崇明 的精彩文章:

今朝吾俚去浦東登高咯
18個科室醫生的聯合忠告,轉給你愛的人
笑瘋了 這些特立獨行的老師,承包了我學生時代的段子……

TAG:上海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