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普及貼:從1歲到14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太美了!
最新
10-10
老年
耳順、耳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60歲以上。
耆[ qí ]:古稱60歲的人為「耆」。
下壽:古人以60為下壽,指60歲以上。
還歷壽:61歲的壽辰。
從心之年:70歲。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
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耄[mào]:古稱八十歲至九十歲的年紀,形容年老,引申為昏亂之義。
耋[dié] :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耄耋之年、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中壽:指80歲以上。
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上壽:90歲為上壽。
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期頤:指百歲高壽。
茶壽:指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雙稀、雙慶:140歲。
中國的文字真是博大精深,
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意味深長。


※Mac電腦曝出新漏洞
※英國:五年內九成地區缺養老床位
※「超級工程」背後是經濟實力與技術創新
※美軍工企業願在印度建生產線 但須控制核心技術
※地球上的天外來客 生活地球上的外星人
TAG:中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