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不要試圖「一步登天」,核心系統架構轉型還需「步步為營」

不要試圖「一步登天」,核心系統架構轉型還需「步步為營」

市場變幻莫測、渠道日趨多樣、客戶體驗要求提升、產品服務不斷創新,為了持續保持「百年老店」的優勢,銀行業必須邁出「舒適區」,接納數字技術的所帶來的影響,並不斷優化原有的業務模式。

在IBM看來,要應對這樣的挑戰,銀行需要具備五大能力,即創新能力、分析能力、數字化能力、合作能力與敏捷性,從戰略、人員、組織流程與文化、技術四個層面著手,實現自身的轉型與變革。

然而,這不僅僅是業務的事。對於金融行業而言,IT一向與業務「並駕齊驅」,因此,當業務在新形勢下不斷調整,作為核心支撐,銀行的系統架構也必須跟上業務轉型的節拍,考慮如何將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最新的技術融入到新架構中,在保證安全、穩定、合規運行的同時,隨時、隨地、隨需地滿足客戶的要求。

在本期「連線『贏』行家——行話連播」中,中國工商銀行信息科技部副總經理楊雷和IBM中國首席技術、IBM傑出工程師程靜,圍繞工商銀行的轉型實踐,與大家分享了在新的競爭格局下,銀行核心系統架構如何步步轉型,以更高的敏捷性和性能,在保持安全、穩定的基礎上,滿足業務創新的需求。

面向未來的三大業務特徵和六大架構特徵

面對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競爭對手,工商銀行這幾年在業務發展上一直抱著合作共贏、開放創新的心態,希望能建立一個金融服務的生態圈,真正為客戶提供極致的服務和體驗。楊雷認為,未來銀行的業務特徵有三——開放、高效、創新;未來的IT架構特徵有六——開放性、高容量、易擴展、成本可控、安全穩定、便捷研發。

2014年,工商銀行啟動了核心系統架構的轉型工作,通過確立集中與分布有機結合的技術架構,利用API等方式,讓客戶服務變得更加便捷,讓內部管理和風險管控也變得更加高效。

尤其是業務敏捷度幾乎已經成為用戶的「剛需」,如果銀行不能快速地對用戶的需求做出反饋,就會讓「差評率」大大提升。對此,程靜從三個角度做了剖析,她認為銀行首先要把業務與核心架構真正結合,保證穩定性的同時滿足一定的靈活性;其次,是應用系統的組件化和模塊化,通過業務建模,構建業務架構;其三,是架構的雲化和微服務化,通過微服務實現應用的基礎功能,以靈活的組合為新的產品和服務提供支持。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楊雷也表示,企業不可能把五年乃至十年後的IT規劃一下子實現,因此,要在現有架構的基礎下,把握未來技術發展趨勢,找出架構轉型的切入點,並循序漸進地調整轉型的目標、方向和路徑,持續地對架構進行迭代和優化。

技術發展將逐步完善,IT規劃需循序漸進

楊雷認為,包括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生物識別等等,技術的發展都需要是一個逐步成熟、逐步完善、逐步拓展的過程,要落地到具體的應用場景還需要企業不斷探索。

而在人工智慧方面,實際上工商銀行已經有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從基本的支付結算、風險管控,到自身的業務管理、資產估值等等,工商銀行在架構上已經融入了複雜計算框架等技術。「通過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具體應用,我們才能進一步知道IT架構轉型過程中哪些方向需要切換,哪些需要遷移,從而形成可供進一步參考的標準和指引。」楊雷表示。

事實上,在銀行轉型過程中,最首當其衝的難點就是面對高容量、高拓展性、業務高峰的高流量需求;進而是國際化業務的拓展,核心系統必須滿足流程、時效以及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監管需求。

對此,程靜表示,IBM多年來始終堅持和客戶攜手共同推進轉型的進程,對銀行系統做出評估,並針對性地提出實施策略地相關建議。與此同時,在銀行進行需求和路線圖的設計過程中,IBM也有專門的團隊能夠提供技術架構方面的諮詢和實施,幫助銀行選擇成熟的核心系統產品包,或者為其定製化開發、性能調優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從雲安全到安全雲 途隆雲10年攻防練就「抗打」本領
通用電氣選擇AWS作為首選雲提供商
OpenWorld:Oracle發力雲基礎設施市場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