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天氣的熊本,不止幸福部長
雅滋養(YAZUYA)40年品質沉澱 將最好的產品獻給您
熊本城下
大家好,讓各位久等了。大家的長假都玩得好嗎?
今天這期推送依舊還是關於九州的熊本。
東
京暖男松浦彌太郎不僅把人生信條整理寫出一部《100個基本》,還將自己主理的書店「COW BOOKS」的店規也逐條歸納為「100個基本」。其中「第29條基本」是關於在店內保持安靜的規則,即身為書店工作人員「不在店內發出干擾客人的響聲」:「放下重物的咕咚聲也好,給貨物打包時拉寬膠帶的聲音也罷,店內不管有什麼樣的事,都絕不發出干擾客人的響聲」——似乎這也是大多數書店都會恪守的一條基本原則。守在東京的賞櫻勝地中目黑河川邊的「COW BOOKS」,論所處的周邊環境,也是一等一的閑靜之地,除了櫻花滿開時節的些許喧鬧,平日里大都屬於流浪貓能在路邊悍然午睡的地界,不用說,自是一家內外部氣氛相得益彰的優質好店。
要說位於熊本市的「長崎次郎」理應也是這樣一家相當靜謐的書店——如果不是每隔幾分鐘便有路面電車駛過的鐺鐺聲傳入店內的話。
單節路面電車緩緩駛過書店「長崎次郎」門前
車內廣告
熊本的路面電車至今還保留著那類在舊時電影中常出現的古樸模樣,就連車廂內的廣告都帶著濃重的舊日市井味道。它們在經過「長崎次郎」的門口時好像故意放慢了速度,伴隨著叮噹作響徐徐由近及遠……這種從容不迫的速度感剛好能讓人產生某種錯覺:身在鐵軌邊的書店裡,倘若閉上眼睛,只專註地聽這電車駛壓鐵軌、叮叮噹噹的聲音隨之呼嘯鑽進店來,一瞬間彷彿置身某部小津安二郎導演的電影場景里,心中那股不思議的懷舊感油然而生,輕易地就走進了久違的慢生活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緩慢路過的有軌電車所製造的情緒,或許就成了書店「長崎次郎」的背景音樂,此為後話——在遇見「長崎次郎」之前,我關於熊本的電影序幕就已經開啟了。
夕陽下的路面電車月台
食 事
「鄉村之飯」雖然名字叫「鄉村」,但它卻位居在熊本市中心最繁華熱鬧的通町筋。如簡明扼要的店名所示,提供著以熊本名物「年糕味增湯」等為主的各式鄉土料理。(店名「いなかごはん」)「這家店雖然只開了五、六年,但是在這之前一直都是便當店,所以前後加起來也有40多年了……」 店主西田女士盛上滿滿一碗年糕味增湯端到我面前,邊說著,「快請趁熱吃吧。」
「算是一家老店了呀。」 咀嚼著筋道的年糕,喝進一口味道醇厚的濃湯,我說。
「在熊本,才40年可稱不上老店呢。」 她露出謙虛的表情,微笑著說。
忙碌中的西田女士
滿滿一碗熊本名物「だご汁」年糕味增湯
從JR熊本站搭上路面電車,搖搖晃晃至多10分鐘,當車內的多數乘客都起身排隊準備下車時,便意味著抵達了小城的中心通町筋——西田女士的這家小餐館便隱居在商店街附近一棟寫字樓的二層,與一街之隔熱鬧的高中生百貨PARCO一起,守望著坐落在不遠處的城市心臟熊本城。對比周圍一眾霓虹閃爍的廣告牌,小小的看板白底黑字「鄉村之飯」顯得尤為沉靜內斂。
像這類一人獨當一面的家庭式料理店,店內必然不會太寬敞,一張四人座吧台加上五疊榻榻米,便組成了一間略顯局促的空間。然而,吧台上擺滿一盤盤各類「燒煮惣菜」:土豆燉肉、甜醬腌茄子、涼拌秋葵、煮南瓜……僅憑食材們那柔嫩的樣子在日光燈下散發著的晶瑩剔透的色澤,便把這個不大的空間溫暖了起來。被這些盤碗擋住的西田女士躲在吧台里,不時忙碌應付著酒客們,與身後酒柜上排列整齊的燒酒瓶以及四周牆上張貼的昭和式啤酒廣告一起,演繹著居酒屋該有的模樣。
落座身旁的酒客,其實一看便知都是熟客,一杯啤酒加一小碟黑乎乎不知為何物的下酒菜,搭配出只屬於自己的熟悉味道,恐怕權當作飯後來此消遣。像我這樣正兒八經來吃晚飯的遊客或許很少出現,否則西田女士也不會在聽我點完餐後現從畫著KUMAMON的米袋中挖出一碗米來,「抱歉,米飯還沒煮,可否多等一小會?」 她緊忙對我說。
「沒關係的。」 看著連米袋都有「KUMAMON部長」的加持,心想終究這裡是熊本啊。
「您不喝酒嗎?」 西田女士一邊將米放入電飯煲邊問我。
「基本不喝。」
「明白了,飯稍後就蒸好,抱歉呀。」 說著,她將一碟惣菜拼盤放到我面前。
「胡麻油浸小魚乾可是她的拿手菜,美味的很哦。」 一旁獨自飲酒的男子指著自己面前那碟黑乎乎的東西順勢對我說。
原來是這玩意,我心想,言外之意那可是搭配啤酒的最佳答案。
畫著KUMAMON部長的米袋
可當西田女士將剛煮好的飯端給我時,大概米飯的香氣對於一個居酒屋來說算是久違的味道吧,總之一碗白飯竟然一時間變得炙手可熱起來,「那個,若飯還有剩餘的話,也給我來一碗好了。」 男子說著,「頭一回用米飯就著這盤小魚乾,看起來應該也很好吃啊。」
「您經常來這家店嗎?」 我問他。
「嗯,從三年前第一次來之後就成為這裡的常客了,」 男子點頭十分認可地說道。
「客人您要是也喜歡,下次來熊本也要再來啊。」 西田女士在一旁微笑著對我說,「對了,城那邊今晚好像還有活動呢,您不去看看嗎?」
「哦對啊,那邊從白天開始就很熱鬧,不錯嘛。」 男子幫腔道。
我搖了搖頭,給他們留下一點遺憾的空白。
西田女士所說的城便是「熊本城」。
城
提到它的時候,我能看出她臉上曾閃現過一絲耐人尋味的表情,那也許是身為熊本人的一種本能的自豪感。我並非對她所說的活動感興趣(其實就是夏祭的夜市),但我卻很輕易地感到了在每個熊本人的心中一定都有一小隅地方是留給城的。現在想來,那何嘗不是呢,畢竟這裡才剛經歷了一場大規模的地震不過一年的時間(指2016年熊本地震),城櫓的輪廓雖在一定程度上受了損失,然而大概對於熊本人來說,它早已成了一種恆久的精神象徵。說到這裡,就連那位跑步愛好者村上春樹在地震發生前一年去熊本旅行的時候,也特意圍著佔地廣闊的熊本城跑上了幾圈:
「在城的周圍跑步,是相當愉快的事。熊本城非常美,而且是個保存得令人感覺溫暖的城。給我的印象是,市民全都很珍惜城。城在地勢上和精神上,自古以來直到現在,都成為熊本這個城市的中心,簡直像心臟一樣,看來人們似乎把城的存在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了。身為旅行者,我也希望這裡永遠保持現狀,不要失去「城下町」優閑的時間性之類的東西。」
——《從漱石到熊本熊》村上春樹
放學後的少年經過正在修復中的城牆外
城牆外沿每幾百米設專人值守
將每一塊因地震散落的城牆基石編號
修復中的熊本城大天守
公元1588年,加藤清正作為豐臣秀吉的代官第二次出征九州肥後,平定了暴動,由此成為初代熊本藩主,並在隨後的七年間修築熊本城。至今的漫長光陰中,雖發生了諸如明治維新期間平定鹿兒島士族反叛的西南戰爭,城內部分小櫓群受到了一定破壞,但作為象徵的主城大天守卻一直難攻不落。然而,新世紀的一場地震卻在一夜間改變了這個持續了400餘年的狀態。但是,地殼的震動僅作用了城的外在,內在的時間性看起來並未受影響,如村上所言,那份優閑的氣場始終瀰漫在所謂「城下町」的街巷裡,也洋溢在每個人心中。
以加藤清正為名的加藤神社坐鎮於熊本城內中央
神社境內一棵百年古樹
據說有「在熊本城的周圍,不可以建比城石牆高的建築」之規則,因此從城市的大多開闊地點都能望得見城——這算是一件令人賞心悅目的事情,無論是生活於此的熊本人、亦或是初來乍到的旅行者。登記入住酒店,前台的服務生也會心領神會地盡量將能望見城的房間留給客人;電車也在城的注目下迎來送往,儘管熊本的路面電車分AB兩線運轉,然而從一個叫做辛島町的地方開始,兩條路線便合併一起,跨過流經城市的白川,駛向城東。在市中心的通町筋前後幾站的範圍里是眺望城的最佳方位,雖然這周圍充滿了數不清的店鋪,然而每當躲過霓虹燈的遮擋而視野稍變寬闊,被腳手架包裹的天守閣便高高地浮現在遠方,瞬間就能於一片喧囂中喚起人們心中那份安穩的意識感。
面向熊本城繪有部長頭像的大樓
熊本信用金庫大樓大概算幾個為數不多的眺望天守閣的最佳方位之一。或許也是基於此,一整面朝向城方向的建築立面都讓給了KUMAMON部長。今天的「部長」早已成了島國全境最忙碌的大使,無處不在的身影甚至讓人忽略了它本來只是為熊本服務的。然而來到了「部長」的大本營,便體會到了這份「職責」:上至兼任車站長,下到西田女士居酒屋中的米袋子,可謂「忙碌」。
部長的身影無處不在
日暮之時,被夕陽的餘韻勾勒的天守閣倒映在大樓立面時,恰巧也顯現在了「部長」的臉上,此時,無聲的對話便宣告著一種融洽的循環。
當然,望不見城的地方也同樣把城下町所謂優閑的時間性融入了日常。
長 崎 次 郎
從JR熊本站搭上路面電車B線,在辛島町換乘A線去往上熊本站方向,剛一經過洗馬橋,便到達了新町。四下一片氣氛濃郁的棕色調下町街景,一座建於大正時代的二層小樓屹立於軌道旁的街邊:圓拱形的窗廊詮釋著與身邊果蔬店的木造町屋在結構上的不同,狹長的屋頂琉璃瓦呈現著少見的墨綠色光澤,與下面的紅磚組合在一起散發著與眾不同的情趣,便是書店「長崎次郎」。
市電新町站
如之前所說,西田女士對自己的小店絕非是謙虛。在熊本,幾十年的光景對於一家店來說並不足掛齒,像「長崎次郎」這樣走過了一個世紀,才敢提資歷這件事。當長崎家的次男、次郎在1872年以配發教科書的名義在此開辦書店的時候,可能並不會料到在往後的歲月里不斷有多位文人造訪。百年間,從明治文豪森鷗外,到夏目漱石,再到村上春樹,不僅都在這裡留下了足跡,自然還有筆跡。
書店牆上掛著明治文豪森鷗外的來訪記錄
漫畫家江口壽史在店內牆角的簽名
就說年代最近的村上吧。這位「不在書以外的地方簽名」的小說家,也講過「在難以拒絕的場合,就在角落裡用小字簡單地寫個名字敷衍了事」(出自《大蘿蔔和難挑的鱷梨》),他在熊本地震後光顧了「長崎次郎」,不僅破例為書店簽了名,還寫下「加油」的字樣,掛在了店內一角。
村上春樹在地震後來書店,簽名並寫下「加油」
書店二樓的喫茶室
「村上先生來了可不止一次喲。」 說這句話的男人叫長崎圭作。伴隨著窗外一陣電車駛過的聲音,他將一杯冰咖啡放到我面前,順便把名片遞給了我。男人是「長崎次郎喫茶室」的店長。我從名字便可推斷出他大概就是長崎家的後代。當然,這家喫茶室隸屬於書店「長崎次郎」,開在這座古老建築的二樓。
「一共光顧過兩次,都是和友人談事情。」 長崎先生說著,指給我牆架上擺著的村上小說,我這才發現書旁邊立著一個極普通的便簽本,上面留有村上的字跡。
「本來,只是想要個簽名而已,沒想到村上先生還寫下了『多謝款待』,實在是意外啊。」 他笑著講。
從喫茶室望向窗外的電車風景
然而讓我覺得有意思的事情,是長崎先生把寫有村上春樹簽名的便簽本以及他的小說放到了擺著一排《夏目漱石全集》的隔板下,從書皮的斑駁狀態便可看出那是價值不菲的古本,到底是古書店的喫茶室啊,我心想。村上曾在地震前來熊的旅行中提過特意去到夏目漱石的熊本故居參觀的事情,可見他對這位文豪的偏愛。不知是否巧合,喫茶室的這種陳列組合方式,也在無意中產生某種難以言表的趣味感。
村上春樹的「多謝款待」簽名
年代久遠的《夏目漱石全集》
在操作區忙碌的長崎先生
對於我來說,亦或是身在這間書店、喫茶室的所有人,更高級的趣味感則來自於窗外的電車聲。這是從長崎先生的話語中體會到的——
「每天都看著電車來去的身影,很早以前到現在一直就是這個樣子。」 他說,「與那些播放音樂什麼的書店比,可能這裡會顯得沒個性,但是,這不就是每天都會去的書店該有的樣子嗎?」
當日店內來客寥寥,作為店主的長崎先生才會有片刻閑暇時間對我這個外國遊客說這上番話,也歸功於他所講,才讓我看到了熊本的城下町該有的樣子。
— 終 —
走下路面電車通町筋站,在綠燈過馬路時匆匆拍向遠方被腳手架包裹的熊本城,卻在無意中記錄下經過鏡頭前的路人青年搞怪的樣子,當時並沒有察覺到。
Tips
關於熊本城
關於復興熊本城的海報隨處可見
熊本城內的大部分建築目前雖然處在修復階段,不能進入遊覽,但是熊本市政府給遊客重新規划了參觀路線,環繞城一圈,每個小城櫓設置說明牌,並有專人把守講解,使遊客對熊本城的歷史以及復興計劃有較為全面清晰的了解,也不失為一種獨特的體驗方式。
城內的加藤神社,以及周邊縣立美術館、博物館,以及櫻之馬場商店街正常開放。
長崎次郎書店
長崎次郎喫茶室
書店內設小型「次郎畫廊」,展示著當地藝術家的作品
長崎次郎書店.喫茶室
www.nagasaki-jiro.jp
熊本市中央區新町4丁目1番19號
營業時間:10:30-19:00
喫茶室營業時間:11:26-19:00
熊本市電B線新町站下車即到
いなかごはん西田
いなかごはん 鄉村之飯
熊本市中央區手取本町3-14 小山ビル2F
營業時間:17:30 — 最後一位客人離店
熊本市電通町筋站步行5分鐘
熊本路面電車
熊本路面電車是遊逛熊本市內的主要交通工具,基本覆蓋了城市的主要地區。
分A、B兩線運轉,單程票價170円。
最後推薦
MEMPHIS
MEMPHIS是一家集合了歐洲與日本本土設計師品牌的買手店,位於通町筋站旁邊的上通商店街內。比起店內的商品,吸引我的莫不說是商店的建築本身:挑高的空間,清水混凝土的立面,講究的燈光布局,高感度的視覺效果放到東京也屬於吸引眼球的存在。店內男女裝分開販售,被挑選呈現的服裝設計感強,卻又不誇張,適合日常穿搭。
購物之餘與店員閑聊,並順便稱讚其店建築,誰知店員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哦,客人您的眼光很獨到嘛,這家店的建築是委託安藤忠雄先生設計的。」
原來如此!
MEMPHIS
熊本市中央區上通町8-21 PARK SIDE AP 1-2
熊本市電通町筋站往上通商店街步行10分鐘
文 | 攝 | 木南
本文授權自微信公眾號:木南的日旅集
~淺草寺一百簽?簡體中文版~
感興趣的小夥伴快快來看吧!


※50款超人氣日本零食,你吃過幾個?
※這才是你想不到的大阪
※當北京房價超過東京,愛買房的中國人出手了
※日本的酒文化——搞懂日本清酒!
※日本物價真的那麼貴嗎?看看100人民幣在日本可以買些啥?
TAG:tokyos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