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全能大儒」王守仁墨跡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王守仁《回軍上杭詩》軸,紙本,行草書,138.5×69cm,正德十二年(1517)。上海博物館藏。)
正德十二年,王陽明四十六歲。正月至贛平寇。行十家牌法,統兵大破大帽山軍,二月十九日,直搗象湖,殺詹師富、溫火燒等七千有奇。漳南數十年逋寇悉平。至四月,王陽明方駐軍上杭。故此幅的寫作時間當在一五一七年四月。時三月不雨,至四月班師,駐軍上杭,禱於行臺,得雨。詩中「溪雲曉度千峰雨」印證了這一時間。梁郡伯為地方官,與王陽明有交往。王陽明一五一五年曾有手札給他。本幅是草書,書寫輕鬆自如,喜悅之情自然流露在點畫問。筆意酣暢,字勢較為緊密,字形大小穿插,頗有輕快之節奏,顧盼照應,一氣呵成,是一件佳作。
釋文:
山城經月駐旌戈,亦復幽尋到薜蘿。南國已看回甲馬,東田初喜出農蓑。溪雲曉度千峰雨,江漲春深兩岸波。暮倚七星瞻北極,絕憐蒼翠晚來多。雨過南泉庵,梁郡伯攜酒來,即席漫書遂錄呈。守仁頓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王守仁《奉壽西岡羅老先生詩》卷,紙本,行書,27.6×258.2cm,正德十一年(1516)。浙江省博物館藏。)
正德十一年,王陽明四十五歲,九月升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等處。三月,王陽明作壽詩一首奉壽西岡羅老先生。西岡在江西吉安泰和縣,為羅欽順故鄉。羅欽順(1465-1547)字允升,號整庵,大王陽明七歲,弘治六年進士。 1510年劉瑾被誅後升南京禮部右侍郎。學術思想上與王陽明為近。從詩序的口氣看,此壽詩中的羅老先生當指羅欽順父親。
本幅用筆勁挺瀟灑,骨力峻拔,風神高遠,多有露峰,但能沉著,尚嫌不夠洒脫。
釋文:
奉壽西岡羅老先生尊丈。蚤賦歸來意灑然,螺川猶及拜詩篇。高風山斗長千里,道貌冰霜又幾年。曾與眉蘇論世美,真從程洛溯心傳。西岡自並南山壽,姑射無勞更問仙。陽明山人侍生王守仁頓首稿上,時正德丙子季春望後九日也。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王守仁《龍江留別詩》
王守仁 書法 冊頁(1507年作)
王守仁《與鄭邦瑞尺牘》(局部)紙本,行草。縱 24厘米,橫 392.8厘米。


※偶遇書法大師:我高興了才寫字
※啟功的「學書八法」
※當下,有群糟蹋書法的雜耍大師
※那些流傳於日本的中國書法墨跡
※解密書法大師忽悠人的伎倆
TAG:書畫品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