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聆聽師道┃邊玉芳:愛的教育,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聆聽師道┃邊玉芳:愛的教育,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師小萱語

她是「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計劃的推動者;

她是家庭教育暢銷書《讀懂孩子》的作者;

她是致力於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行動者;

她是「邊家軍」備受學生愛戴的「總司令」;

她就是北師大教授、著名兒童心理學專家邊玉芳。

人物卡片

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基礎教育德育監測牽頭人和首席專家,兼任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核心專家、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分會常務理事等。近三十年來一直從事兒童青少年發展、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教育測量與發展性評價等專業領域的研究。

1

以愛之心,

講好「中國好老師」故事

「幫助老師,就是在幫助孩子」,這是邊玉芳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為了讓每個受過教育的孩子都能擁有更美好的人生,邊玉芳和她的團隊一直在行動。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光是有愛,卻不能遵循科學的教育規律,依然會造成事與願違的嚴重後果

為了真正提高廣大中小學教師的育人能力,由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在全國發起了「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計劃,作為這個計劃的首席專家和副主任之一,邊玉芳一直在努力思索如何才能通過自己的專業所學,真正幫助中小學老師提高育人能力,將「四有好老師」的要求融入到教師的日常工作中去,讓更多的孩子可以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實現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在這個公益行動計劃中,邊玉芳和她的團隊努力挖掘全國中小學教師的感人故事,經過她們的整理和提煉總結,分享給更多的教師。

「這些故事不是我們創造出來的,我們只是扮演收集者和整理者的角色,我們想要提供一個好的平台,把這些動人的、充滿智慧的真實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之所以這樣去做,一方面是為了提高教師群體的職業幸福感,在社會上營造一個尊師敬師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也是幫助教師群體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使他們可以更加恰當地去處理一些「問題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不僅要做好,還要始終堅持做好。如今這個行動計劃已經覆蓋全國三分之二的地區,並仍在繼續前進著,這也得益於眾多熱心人士的主動參與和全國各地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邊玉芳坦言,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從這些中小學教師的身上學到了很多,他們為學生做的很多看似平凡卻又溫暖的小事讓她感動。他們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所展現的教育智慧讓她欽佩,這些故事值得被挖掘,也應當分享給更多的人。

邊玉芳強調:「對我們高校老師來說,這同樣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學習過程。相比於中小學教師,高校教師雖然面對的是不同的教育對象和學生需求,需要採用的是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但教育的本質是相通的,都是為了讓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能夠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2

讀懂孩子並不難:

能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

這些年在與學校的長期接觸中,邊玉芳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很多問題從根源上來說很多是緣自家庭,要想真正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還需要引導家長科學育兒,發揮家庭教育的積極作用。

生活中,邊玉芳時常會被諮詢到有關家庭教育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她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家長們系統地了解家庭教育的規律,更科學、更好地教育孩子。作為一個研究者和學者,她認為寫書大概就是最好的方式。

邊玉芳的工作時間早已被各項科研任務佔用,要想做好這件事只能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通過與家長們的接觸,邊玉芳感受到:「要想改變家長,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很難。」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將自己所學的心理學與教育學知識結合起來,真正幫助家長們解決一些實際面臨的問題,這是邊玉芳在五年的寫作時間裡一直堅守的初衷。

經過五年時間的漫長寫作,2014年《讀懂孩子——心理學家實用教子寶典》這套家庭教育的系列叢書正式出版,很快受到家長和教師的喜愛和認可,這是邊玉芳不曾預想的。看似驚喜的背後是邊玉芳五年里不曾動搖的初心與堅守,是學生們共同參與的辛勤與付出,是與家長們不斷的討論與完善。

讓邊玉芳最開心和滿足的不是所謂的「暢銷書作家」,而是在那一刻她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所學的知識是有價值的,是被這個社會所需要的。她認為家庭教育還需要有更多的人去關注、去研究。在邊玉芳看來,北師大的教育學和心理學都是全國頂尖的,這樣獨特的學科優勢,也賦予北師大一種責任,那就是家庭教育中應當有北師大的聲音。

作為一名研究者,我們在邊玉芳身上看到了一種分析問題的理性精神;作為教育領域的一名行動者,邊玉芳還有一顆關照人心,體悟冷暖的感性心靈。邊玉芳說,做科研必然要以理性思考為基礎,但如果缺乏感性的認知,也難有堅持下去的動力,教育領域就更是如此。

3

面對科研挑戰,

勇做開拓者和引領者

熱愛和專註於科研工作的邊玉芳在工作中也會遇到很大的挑戰和難題。知識的價值不僅是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更是為了服務於國家的發展,滿足於社會的需要。

邊玉芳所在的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同時也是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承擔著國家的重大任務。通過科學的監測讓國家掌握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狀況,同時幫助國家建立一套獨立於高考之外的評價體系。邊玉芳負責的是德育監測,這在國際上沒有太多可供借鑒的成功經驗,她和團隊將要做的是一項全新的開拓性工作。說到這裡,邊玉芳坦言,這是她這麼多年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戰。

因此,邊玉芳剛開始面對德育監測任務時心裡是有猶豫的,怕的不是困難和艱苦,而是做不好怎麼辦?如果做不好,損害的將不僅僅是她個人的名譽和利益,更是關係到首次全國基礎教育德育監測的成敗,她不知將如何交代。

作為中心的一員,邊玉芳不忍心辜負領導和同事們對她的信任,她明白,這件事情,即使再難做,也總是需要有人去做的,既然如此,那就接受挑戰。事實上,正如她事先所預料的,對她來說,的確是一項史無前例的挑戰。在此過程中,她常常需要面對各種不同甚至是截然對立的觀點並作出決策。繁重的工作量讓團隊的每個人都必須投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團隊的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前期階段性的成果也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5月25日,第一次國家德育監測已經順利實施,全國有20多萬中小學生參加了測試,這對整個團隊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說到這裡,邊玉芳忍不住笑了起來,「我們團隊的人現在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說,我們連德育監測都能搞得定,還有什麼困難是我們不能克服的?

4

生活化繁為簡,

在學術人生里她活成「少女」

說到暢銷書作家,邊玉芳感慨:「其實我自己很不喜歡這個稱呼,在我看來,我的身份始終還是一個研究者,一個學者。」這是邊玉芳對待學術的單純心態。

問及這些年工作繁忙的她是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係,邊玉芳的內心有些複雜,「這些年來,我一直都覺得自己特別幸運,不論是我的大家庭(邊家軍),還是我的小家庭(三口之家),都十分支持我的工作,因為有他們的支持,我才可以心無旁騖地投入到我的每項科研工作中。」說到這裡,邊玉芳稍稍沉默了片刻,語調緩慢下來。家庭給了她太多的支持,但那個三口小家同樣也需要她的照顧。在她心裡,總覺得這些年來,自己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自己對家庭的貢獻太少了,虧欠的太多。

女兒研究生畢業去了上海工作,作為母親,邊玉芳有萬般不舍。在女兒的心裡,儘管媽媽已經不再年輕,卻還是那麼天真單純和可愛,也不太會享受生活,就連衣服和化妝品都是她買給媽媽的。已經長大的她希望媽媽的邊家軍可以讓媽媽一直這麼單純下去,幸福下去。

說到自己的邊家軍,邊玉芳的臉上不禁流露出欣慰的笑容。邊玉芳從2007年開始在北師大帶學生,到今年剛好是邊家軍成立十周年,學生們自發地從各地趕回北京共同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作為老師,邊玉芳總是感到十分滿足,「學生們還能記得這個團隊,記得我這個老師,我真的特別感恩,這說明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我這個老師多少是起到過一些作用的。

十年的時間,邊玉芳帶的碩士生已經有20個,博士生也已經有18個。對於邊玉芳和每一個學生來說,邊家軍都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在辦公室的牆上掛滿了邊家軍的合影,記錄著他們一起走過的歲月。在每個人的手裡都有著一把共同的特製鑰匙扣,這對他們而言,是一種象徵,更是一種情感的歸屬。

談及自己多年來一直從事的工作,邊玉芳說,「我一直都喜歡與學生、老師還有家長打交道,我也喜歡把自己的生活處理得很簡單。我想,無論今後我去做什麼,始終都離不開教育和心理這個領域的。如何使我們的兒童和青少年更加健康和快樂地成長,這是我一直關注的。

寄語北師大

北師大是培養學生的地方,也是培養老師的地方,它的教育學和心理學都是全國最好的,而這都是奠定美好人生的重要學科。我們的學生中未來會有人成為教師,他們應該為更多孩子的美好人生奠基。教育的本質就是讓每個受過教育的孩子都能擁有更美好的人生,我希望每個師大人都能去傳播這種理念,把這樣的精神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幫助更多的人成就幸福的人生。

更多事迹

主編的《經典心理學實驗書系》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正式獎、《中國教育報》評選的「2010影響教師的100本圖書」之最佳圖書獎、華東地區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等多個獎項;著作《讀懂孩子——心理學家實用教子寶典》系列書籍是中國教育報2014年度「教師喜愛的100本書」(TOP10圖書),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師報聯合評選的2014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之TOP1、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5年評選的「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教育實驗學》《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工具研發》分獲第四屆、第五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 二、三等獎。為中小學生和大學生編寫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讀本》等教材在全國各地廣泛使用,獲得一致好評;所承擔的多項課題成果獲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礎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獎項。曾被評為浙江大學優秀教師,2005年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到目前為止,主持教育部、科技部等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其他各類課題五十餘項,在心理、教育相關的各類中英文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餘篇。

採訪:王 娟、沈珊珊

文圖:沈珊珊、林 晗、周明婷

視頻:馬賽男

責編:王 娟

您可能

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NU思享者 的精彩文章:

理論知乎┃刷屏?圍觀?記得帶上必備小紅書

TAG:BNU思享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