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從衰落到重新崛起:怒鳥開發商ROVIO的逆襲之路

從衰落到重新崛起:怒鳥開發商ROVIO的逆襲之路

這幾年遊戲領域有幾家公司一直飽受全球各大媒體批判,例如任天堂和育碧,這兩家公司最近都大大改善了自身的業績和形象,批判之聲少了很多。

類似的情況還有本文的主角ROVIO,這家公司在手游剛剛興起時曾引領時代潮流,在最巔峰的時候,旗下產品《憤怒的小鳥》幾乎是無人不知,玩家群體涵蓋政客商人以及白領藍領等諸多階層。

然而好景不長,就像其他很多靠手游崛起的公司一樣,在迎來短暫的巔峰之後ROVIO也不免陷入了低谷,業績不斷下滑,並且出現了人才流失和決策失誤等諸多問題,飽受外界批判。

就在各方都以為ROVIO就此沉寂的時候,這家公司去年業績開始回升,財報不斷出現利好,就在最近,這家公司打算進行IPO(首次公開招股)上市,再度引發了各界的關注和解讀。

那麼,ROVIO為何一度從巔峰跌落呢?這家公司也是如何逆襲的?這種逆襲是否可以持續呢?ROVIO的經歷對我們有何啟示呢?

從弄潮者到衰落

在過去這幾年,對於ROVIO的批判聲一直就沒有停歇過,表面上來看是因為這家公司的遊戲排名和利潤均不斷下降,尤其是在2014年,公司利潤下滑一度達52%之多。

ROVIO淪落至此,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緣故。

第一個是最嚴重的,即「怒鳥依賴症」。

在怒鳥初代成功後,ROVIO推出了太多這個IP衍生的作品,截止到2014年年底就多達十幾款,但是大多數玩法換湯不換藥,有些作品則直接模仿經典作品,例如《憤怒的小鳥》賽車版之於《超級馬里奧賽車》。

這些產品出來後成績普遍不太好,雖然那幾年ROVIO也代理髮行了一些遊戲,但是重視程度遠不如怒鳥,過度依賴怒鳥IP導致了該公司業績的不穩定。

第二,ROVIO那幾年似乎急於建立一個龐大的娛樂帝國,所以擴張過快,導致一些決策頻繁失誤,不免顧此失彼。

例如該公司將大量的精力以及未來的主要方向投放到線下出版物和教育上,卻不肯涉及在線出版物與教育;開設線下零售店打算進軍潮流品牌概念,不但沒能成功(曾經ROVIO內部計劃2年內在中國開設600家零售店,現在已經全部關閉),還將線上銷售部分交給代理商,結果喪失了電商渠道;出版憤怒小鳥動畫片卻執意只在自己平台發行,讓人想不到還有哪家內容製作商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再加上遲遲沒有上市的打算……一系列保守的做法釀成惡果:負責遊戲開發、運營、廣告的高管紛紛跳槽。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ROVIO畢竟是一家年輕的公司,缺乏風險預見和經驗,現在回頭去看,這些似乎是ROVIO必須要交的學費。

逆襲的法寶在於更加穩健

在經歷了幾年的財報低迷情況之後,ROVIO財報去年開始出現了回暖的跡象,在今年更是不斷捷報頻傳。

8月中旬的時候,ROVIO公布了2017第二季度財報,當季收入達到8620萬歐元(摺合人民幣6.76億元)同比幾乎翻倍,收入最主要的增長動力來自於核心遊戲業務,包括《Battle Bay》以及《憤怒的小鳥進化》和《憤怒的小鳥大電影》,Rovio稱其兩個不同業務都出現了增長。遊戲收入同比增長65%至6130萬歐元,主要得益於月付費用戶增長了30%,平均每月付費用戶帶來的收入也同比增長了51%。Rovio品牌授權業務也同比增長了242.6%,達到了2490萬美元,意味著除了遊戲之外,周邊產品以及品牌合作仍有增長潛力。

ROVIO在今年5月初公布的201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當季收入6630萬歐元,同比增長94.4%,環比增長1.2%。稅前利潤為520萬歐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30萬歐元。遊戲部門當季收入5660萬歐元,而去年同期只有2970萬歐元。稅前利潤也從去年同期的5700萬歐元提升至8800萬歐元。

而在2016年,這家公司更是取得了營收同比增長34%的好成績,擺脫了此前數年的陰霾。

在這些成績的背後,是ROVIO一系列變革舉措所帶來的。

第一個是精簡業務。

今年3月的時候,ROVIO把自己的電視動畫工作室賣給了Kaiken Entertainment,還包括圖書發行業務以及一些未公布名字的「非怒鳥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ROVIO是在收入出現同比增長37%、扭虧為盈之後選擇賣掉了電視動畫工作室。這意味著他們開始更加專註於遊戲領域,尤其是和《憤怒的小鳥》IP相關的業務。隨著手游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此舉或許是為了「輕裝上陣」,專註於盈利能力較強的核心業務。

此次賣給Kaiken Entertainment的是位於溫哥華的動畫工作室,主要是從事電視動畫製作,ROVIO還確認,兩家公司將會繼續在《憤怒的小鳥》項目上進行合作。此外,Kaiken還是怒鳥圖書的全球總代理,自2016年2月份該公司還未改名(此前是Kaiken Publishing)的時候就已經簽署。

此次交易意味著ROVIO將從圖書發行更多地轉向電影、直播視頻和應用領域,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此前的CEO Mikael Hed在三月份加入了Kaiken擔任執行主席,而Kaiken Publishing原CEO Laura Nevanlinna將擔任系列與品牌拓展主管。實際上,整個Kaiken的管理團隊都是由前ROVIO員工組成,比如製作人Ulla Junell和Joonas Rissanen將分別擔任動畫主管和創意總監。

第二個是靠電影發力。

今年3月的時候,媒體紛紛報道,在連續多年的利潤下降、裁員,以及剝離業務之後,ROVIO營收2016年同比增長34%,至1.9億歐元(約合2.01億美元)。運營利潤為1750萬歐元,而2015年為運營虧損2100萬歐元。遊戲部門在2016年的收入從2015年的1.19億美元增長至1.68億美元,同比增長率達40%,稅前利潤達3133萬美元,而前年的稅前利潤僅為423萬美元,同比增長了640%。

外界普遍認為,《憤怒的小鳥》電影推動了遊戲銷售,並幫助該公司成功應對了任天堂《精靈寶可夢Go》等新對手的挑戰。

在去年上映的《憤怒的小鳥》動畫電影獲得了普遍好評,據Box Office Mojo的統計,這部動畫電影全球票房達到了3.5億美元,而其製作預算為7300萬美元,按照傳統票房計算方式,ROVIO已經從動畫電影中盈利。

這部動畫電影被普遍認為是最成功的手游改編電影。且ROVIO牢牢的把這部電影掌控權握在自己手裡,這或許是該電影大受歡迎的關鍵。

ROVIO的遊戲部門執行副總裁Wilhelm Taht說:「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為好萊塢提供了豐富的題材,而且是非常健康的(具備)知識產權的形象。」他認為,《憤怒的小鳥》是廣受歡迎的全球性品牌,而且是一部喜劇片,不一定要講述太多道理,很多內容是開放的,給大家留有想像空間。相比之下,有些遊戲可能吸引了一小批忠實粉絲,但是不像「憤怒的小鳥」這樣家喻戶曉,這一特點為電影賣座奠定了基礎。

實際上除了票房收入之外,這部動畫電影也再度提升了《憤怒的小鳥》這個IP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就像去年《精靈寶可夢GO》帶動了3DS上那些精靈寶可夢系列遊戲的銷量一樣,《憤怒的小鳥》大電影的成功對遊戲和衍生周邊玩偶等業務可能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ROVIO已經在籌劃這部動畫電影的續集,定檔2019年上映,而那個時候正好是系列初代發行十周年的時候。

看起來電影業務未來會成為ROVIO非常重要的一塊。

第三個是更多的怒鳥之外的品牌。

這些年ROVIO過度依賴怒鳥IP,推出了太多衍生之作,可謂是飽受詬病,儘管此前ROVIO也推出過一些怒鳥之外的遊戲,例如《小小盜賊》等,但是不受重視,然而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Rovio在2017年推出的第一款新遊戲《激戰海灣》出乎許多人的意料。這是一款實時5對5競技的新IP遊戲,沒有採用任何《憤怒的小鳥》元素。這款產品在不同階段的研發周期接近四年之久。在研發團隊當中,有兩名開發人員曾參與初代《憤怒的小鳥》開發。這也是他們繼《憤怒的小鳥》之後製作的第二款遊戲。

據路透社今年1月的報道,ROVIO正打算通過在倫敦開設一家工作室來設計全新遊戲,這次專註的焦點不再是「憤怒的小鳥」品牌,而是全新的多人遊戲。但是ROVIO遊戲部主管Wihelm Taht表示,「MMO遊戲在移動市場增長迅速,還沒有完全飽和。我們不是要尋找一個利基市場,而是一款能被廣泛接受的遊戲。」

第四個是聚焦在線運營和更多的測試時間。

在這個年代,遊戲發行後並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後續的運營也越來越重要。在這幾年,ROVIO更多的傾聽了玩家們的反饋和意見,不斷改善旗下遊戲的運營情況,多少挽回了一些玩家的心。

而且ROVIO似乎也從同樣出自芬蘭的著名手游公司supercell那裡吸取到了一些經驗,和以往迫不及待一年之內發布很多款遊戲並且素質良莠不齊所不同的是,ROVIO測試一款遊戲到面向市場推出的時間周期變得更長了。「我們意識到,如果進入市場的遊戲數量越多,你就越難以讓精簡團隊靈活地運營遊戲。」ROVIO的一位負責人曾經這麼對媒體說。他們甚至在去年和今年都停掉了幾款開發中的遊戲,因為數據表現不夠理想。

逆襲能否持續?

縱觀ROVIO這些年跌宕起伏的過山車一般的生涯,不免令人產生一個疑問,即ROVIO未來是否可以穩定業績,不再出現之前那種滑坡的情況?

綜合各方面來看,答案或許是肯定的,畢竟ROVIO現在交了如此大的一筆學費,逐漸成長了起來,很有可能成為一家成熟穩健的公司。如果ROVIO長期堅持這些年有效的改進措施而不動搖,尤其是開發更多怒鳥之外的IP,並且在電影動畫領域有更多作為,那麼前幾年那種尷尬狀態應該是不會再出現的。

ROVIO的經歷,或許也對很多公司有一些啟示。不要過度依賴於某一個IP,也不要急於在多個領域擴張,而是應該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找准自身問題,然後慢慢一個一個去解決。相信每一家成為巨頭的公司都走過不少彎路,最後能夠屹立而不倒,必然也靠的是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毅力,當然,這需要智慧和耐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產業圈 的精彩文章:

白狼傳奇是這樣煉成的!寫在《巫師》系列10周年之際
任天堂加大Switch產量:一個月生產200萬台!
厚積之繭,羽化成蝶——TGS2017特稿
9月遊戲企鵝號報告:3篇文章閱讀100W,解說NO.1總播放量1000W
絕地求生銷量突破1300萬 藍洞市值已達306億元

TAG:遊戲產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