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證明香蕉+棗=屎的清華博士,還做過哪些奇葩實驗?
江湖傳說,同時吃下香蕉和棗,
會感覺好像吃了一口屎?
來自清華大學的博士@畢導 對此產生懷疑,
本著高等學府嚴謹的科研精神,
他用科學的三步分析法開始了實驗(作死)。
第一步首先要證實這種說法的真實性,
香蕉配棗真的有那麼大的殺傷力嗎?
畢導先刷牙3分鐘,
然後開始一口香蕉一口棗,
隱約的發現有些84消毒水的淡淡腥味。
然而事情正在起變化。
靈光一閃的畢導對著室友用力地哈了口氣,
室友在極短的時間內彷彿領悟到了什麼,
並一臉驚恐地奪門而出,
表示今晚不回宿舍睡覺了。
證實了香蕉配棗的殺傷力真實存在後,
畢導開始用「正交試驗法」做進一步研究,
方法是嘗試改變香蕉與棗的生熟、品種,
以及服用的比例,
以此向世人揭示最噁心的吃法。
首先是香蕉和棗的生熟與品種測試,
他嘗試了半熟的硬香蕉與熟透的軟香蕉,
搭配的分別是軟紅棗與脆冬棗。
當嘗試到熟香蕉與脆冬棗的組合後,
他收回了自己是「不吃屎的唯物主義者」這話。
擦嘴後的畢導繼續開始第二項測試,
研究吃香蕉與棗的順序對噁心程度的影響。
事實證明一口香蕉一口棗最刺激,
而先吃棗後吃香蕉的味道就會淡很多。
最後一項測試,
是香蕉與棗按什麼比例搭配才最噁心,
畢導選取了覆蓋性很全面的五種方案。
當試過3:3這一組後畢導已經快支撐不住,
而當吃到4:2,即香蕉與棗的比例為2:1時,
他頓悟了。
畢導表示自己受到了無上智慧的啟迪,
那一瞬間他彷彿看見了人生的走馬燈。
測試完畢,作為博士的畢導仍要刨根問底,
他猜測是棗中的酸和香蕉中的某些物質,
發生了一些不可言喻的化學反應,
造就了這一道驚天的黑暗料理。
於是他取來幾種不同的酸溶液,
將其分別融入加工後的香蕉果肉,
但這樣的操作反而讓香蕉的香氣更濃了。
謎底暫未揭開,
我們接下來會對畢導的後續研究保持關注。
這位不懼食屎的科學達人畢導,真名畢嘯天,
25歲的他正在清華大學化工系研讀博士。
如此一個學霸,卻整天想搞些大新聞,
沉迷於各種古怪的科研,不能自拔。
比如他開發過一套科學吃瓜大法,
試圖教會你在吃瓜的時候,
如何完美避開所有瓜籽。
於是畢導建立了「原子的西瓜模型」,
在他看來,瓜籽均勻分布在正電荷的瓜瓢中,
就像電子分布在原子中那樣。
而這一刀讓畢導意識到,
所謂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於是畢導進一步對西瓜進行斷層分析,
精準的將瓜定位為兩種。
吃「守衛瓜」時只需要剝去表面的瓜籽即可。
而「愛心瓜」的心機就比較重,
畢導又將其分為三層。
第一層和第三層都可以大口吞。
而面對全都是籽的第二層時,
為了遵守自己不吃瓜籽的原則,
畢導毅然決然的,
將這部分瓜扔進了垃圾桶。
夏天吃瓜,冬天也有冬天的科研課題。
對此,畢導研究出一套科學保暖大法。
他客觀地將人看作一個恆溫37℃,
且半徑為20cm,高175cm的圓柱體,
而衣服就是包裹在外面的另一層圓筒。
(體型這部分講究求同存異)
然後他用「柱坐標下圓筒壁的徑向熱流量方程」,
計算不同的穿衣方式分別能保存多少熱量。
通過計算他發現,
秋衣外穿能將熱量聚合在身體周圍。
劃重點:這才是穿秋衣秋褲的正確姿勢。
他還通過類似的方程計算髮現:
秋褲穿的越多,你就越暖和。
另一個每年冬天備受關注的話題就是霧霾,
為了呼吸到更好的空氣,
畢導用空氣質量探測器分析了清華各場館,
發現圖書館的空氣質量最為上乘。
所以最終結論就是:
人多的地方空氣質量會好些。
大家記得在冬天穿好秋褲相約圖書館吧。
而如果想達到更好的驅霾效果,
畢導認為還可以像這樣把風扇粘貼在帽子上:
然後,霧霾退散,超完美。
而最能體現畢導探索精神的科學發明,
還要屬下面這個自動洗襪機。
他首先找了個腳模,用來穿上自己的襪子。
然後對自行車腳踏板系統進行了改造。
最終完成了基於搓衣板的
滑塊式動感單車半自動洗襪裝置。
而接下來這個可能是廣大網友最關注的話題:
怎樣搶紅包能搶的最多?
畢導用軟體給自己發了5萬個紅包,
用模擬數據研究出了搶紅包的終極攻略。
根據數據顯示的規律,
畢導發現求穩的話可以先搶,
這樣搶到的紅包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
而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歐皇屬性,
後下手才可以讓你搶到超級大紅包。
不過這樣的風險不是一般的大,
也有很大可能會血本無歸。
此外,畢導的科研課題還包括:
用科學手段研究星座究竟靠不靠譜?
如何直接聽出搖色子點數?
影視劇中的明星都犯了哪些知名的化學錯誤?
↓知曉更多新奇實驗,請猛戳左下角「了解更多」。


※建立自己的海陸空戰隊,就從今天開始
※這些世界上手速最快的人,讓我以為自己眼睛花了
※「連起來繞地球一圈」是多長?關於地球你了解的可能還不夠
※舉頭望明月低頭玩手機,5款APP幫你玩轉中秋
TAG:狂丸 |